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新九天丝绸物语(1)——丝绸历史(下)

发布时间:2018-01-30  阅读数:11228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蒙古时代 对欧亚大陆的征服和大汗治下的和平 便利元代的文化具有多种文化融合、碰撞的特点 元代丝绸也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的蒙古时代,对欧亚大陆的征服和大汗治下的和平、便利元代的文化具有多种文化融合、碰撞的特点,元代丝绸也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元初丝绸生产遭遇战争的破坏,但产区仍有一定规模,以中书省所辖的“腹里”地区和江浙行省所在的长江下游为最盛。历史上第一部官方编纂的农书《农桑辑要》也在全国发行,元代中期以后产区格局有较大变化,北方地区的丝绸生产衰落,江南地区变得更为重要,其原因一方面是气候变冷使北方不宜于蚕桑生产,另一方面是棉花的种植也使得蚕桑业趋向集中。



由于蒙古贵族对贵重工艺品的特殊爱好,元代设置了大量官营作坊,集中了全国乃至回回地区的大批优秀工匠,征调蚕丝原料,进行空前规模的大生产,庞大的官营织造体系是元代丝绸生产的重要特色,对民间丝绸生产有一定抑制作用,江南地区的丝绸生产在元末明初出现了雇佣生模式,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明代是推翻元朝统治而建立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在建国之初,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重农崇俭,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蚕桑丝绸业的产区范围有所缩减,但形成了以江南为中心的区域性密集生产,其中苏、杭、松、嘉、湖为五大丝绸重镇。明代中期以后,社会风气渐趋奢靡,在商品经济与专业分工经营条件下,江南地区的丝绸工商业获得了极大繁荣。




明代官营织造业规模较大,除在南京与北京设立中央染织机构外,还分别在丝绸产区的苏州、杭州,及全国二十多处地方设立地方织染局,供应宫廷和政府每年所需的段匹,生产方式有“局织”和外发“领织”两种,局织是轮班徭役制,领织为民间机户,工匠的人身依附关系较元代有所松弛。



16世纪,葡萄牙人开辟了欧洲与中国之间的直航贸易,明代实行海禁,对外贸易为政府控制下的朝贡贸易,丝绸产品以朝廷赐赏的形式流入周边国家和地区。明中期以后,海禁渐开,中国生丝与丝绸大量销往日本和经由澳门地区销往欧洲。



清初丝绸业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康熙朝起,由于天下安定朝廷采用了鼓励措施,丝绸生产获得较快发展,清代丝绸业在地域上进一步向环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集中,特别是江南地区在规模和水平上成为全国丝绸业的中心



清代官营织造体系废除了明代的匠籍制度,原料也以采买为主,总体规模比明代有所缩减,重要的有江宁织造局、苏州织造局和杭州织造局,合称“江南三织造”,负责供应宫廷和官府需要的各类丝织品,民间丝织业生产规模有所扩大,专业性分工和地区性分工更加明显,涌现出一批繁荣的丝绸专业城镇,产品种类繁多、内销市场繁荣。



在对外贸易方面,清初厉行海禁,康熙时期一度放宽,但后来又加强了对对外贸易的限制,关闭了除广州以外的其他口岸实行一口通商,粤海关是广州口岸对外贸易的惟一管理机构。尽管如此,中国对日本的生丝出口和对欧洲各国的生丝与丝织品出口仍然达到了相当规模。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