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久不见!本期【闲话服装圈】姗姗来迟,实在是因为最近行业活动太多,咱们的编辑和记者们各个都在外面跑,感觉自打疫情发生后,已经很久没有这种线下活动成堆举办的时刻了,这真是一个好迹象,说明咱们的服装行业活力不减。
上周三,开云集团发布声明宣布,于2018年加入Bottega Veneta担任创意总监的英国设计师Daniel Lee将离职。受此消息影响,开云集团周三收盘股价大跌2.5%至664.8欧元,市值为825亿欧元。有业内人士预计,开云集团所有者Pinault家族的财富因此一日蒸发7亿欧元。为什么会关注到这条新闻呢?因为这种因为设计师离职而影响集团股价波动的事情,在中国品牌身上太少见了!一方面觉得有些庆幸,毕竟品牌成败系于一人之手,还是挺危险的,对吧?但反过来一想,为啥中国品牌不会出这样的事情呢?我们中国有哪个品牌什么时候因为“更换”设计师而“股价”波动了?至少可以证明这个品牌一直在用“创意”驱动“增长”,同时,可以证明消费者喜欢品牌的“价值主张”,我们很缺乏这样的“品牌”和“企业”。这绝对不是高端品牌的“专利”,因为,“性价比”也意味着“创意”、“品质”和“价格”。“设计师”什么时候能够成为增长的理由?成为品牌魅力的组成成分?投资人信心的参照指标?那就说明,我们这个产业正在由“制造业”向“创意产业”升级迭代了,并且,成为大国重器的“标配”与时代共舞。身处被称为“世界服装工厂”的中国,我们一直依赖的是制造优势,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用创意、设计和原创的力量驱动消费是大品牌才需要考虑的事情。但是,如今中国的制造优势正在逐渐淡化,人工成本上涨,原材料成本上涨,如果仅仅依靠低附加值的制造加工,还能支撑多久呢?没有创意的品牌,仅仅依靠“大数据”和“复制”,其结果就是“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最后就是我们最擅长的“价格战”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倒挺希望中国能出现一个设计师可以影响股价的品牌。这至少说明,我们已经将创意、原创摆在很重要的位置,不仅仅是品牌方面,从消费者的角度,也更愿意为创意买单,而不单单是追求性价比。
文章来源:CFW服装经理人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