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郭瑞萍:不想学经济学的设计师不是好老师

发布时间:2021-12-03  阅读数:9758

郭瑞萍:不想学经济学的设计师不是好老师

图片

隆福寺顶楼

2021年9月17日,北京时装周「凌龙X度兮 秋分有度 草木蓝衫」秋冬时装发布会。


隆福寺顶楼,向远眺望,一侧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另一侧是古色古香的朝堂殿宇,位于中间的隆福寺就像一扇大门,隔绝了现代与古代,也串联起今时与往日。度兮发布会选址在此,恰迎合了此次的主题“秋分”,阴阳各半,皆有分别。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 度兮 秋冬时装发布会



01

度兮:自然酝酿的一个实验品


发布会后,我们在度兮的工作室见到了郭瑞萍老师。要是在大街上遇到她,绝不会想到她竟然是一名设计师——灰T恤黑裤子,内联升的元口黑色老布鞋,还背着帆布包。


郭老师说,度兮的出现经历了时间的酝酿,在几次行业研讨会中多次涉及到关于“度”的讨论,这和郭老师长久以来的理念不谋而合,2014年,在工作室的头脑风暴中又提到了“度”,加之学校鼓励教师去参加北京时装周和中国国际时装周,一下子点燃了郭老师的品牌之梦。


度兮的出现给了郭老师实验的机会。“我们做的所有的科研、项目,自主性非常大,我想我是这里面最幸福的一方,我们所有和行业合作完的项目,都是别人追逐的目标。作为一个设计师没有任何人要求我要怎么做,给了我极大的自由度,这种幸福不是做品牌能带来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滑动可查看      二十四节气系列·白鹭为霜


在刚刚过去的北京时装周发布会上,度兮沿用了“24节气”的概念,以秋分为主题,蓝染作为制作工艺。秋分在24节气里叫“阴阳各半”,蓝染又是蓝和白的一种交融,纯蓝和纯白就是阴阳。因为有界定才有了尺度,有了尺度,就好像音乐有了节奏。美是因为节奏而产生的感受。秋分与蓝染共同界定了尺度,产生了韵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滑动可查看     “秋分有度,草木蓝衫”部分效果图


蓝染主要有红蓝黄绿四种色彩,问及为何使用蓝色时,郭老师透露这和她本人的喜好有关,“做人要清清白白,蓝白是特别纯净的。按我们整个构想来讲,又有阴阳的寓意,所以不想再加入更多的颜色。”


郭老师坚持着她的环保节约理念:“我们没有接过任何一个不可再生的项目。”


这次使用蓝染工艺,也是郭老师的一次实验,蓝染作为古代技艺相较于现代工艺更加环保节约,和郭老师合作的浙江新澳股份有限公司,一开始本不打算推出蓝染纱线,因为日晒牢度不够,很多客人接受不了布料晒太阳会掉色,郭老师却愿意使用这样的纱线去制作自己品牌的服装,她说,这恰恰是植物染的特色,“这其实是审美的问题,为什么不变是好的,变不是好的,我觉得变也是一种美感。真正的蓝染它是天然有香气的,蝴蝶都会扑到染面料上,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吗?”


郭老师的设计非常注重品质,总是采用最好的材料与工艺,一些高定服饰看起来昂贵,刨去所有的人工、成本等并不赚钱,不过郭老师依然很满足,因为她可以在度兮做她想要的设计,“我不用迎合市场,因为它是个实验品,没有完全按商业的逻辑去做。”


采用最好的材料和工艺不仅是为了她的设计理念,更多的是希望消费者能够因为品质和价格去珍惜。她认为现在人们虽能轻而易举地买到一件便宜耐穿的服装,却也失去了对衣物的留恋。


02

中国气质与中国符号

「言外之意,话外之音」

时尚圈有个现象,只要国外品牌运用东方元素,几乎每次都能夺得热搜。在外国人眼中,龙、凤、牡丹、大红大绿就等于中国风,在国际舞台甚至国内,这似乎已成为思维定势,涉及中国符号便称其为中国风。


度兮的设计也是中国风,但很少涉及到龙凤、牡丹、盘扣等很常见的中国符号,简约而含蓄,然而大众却依然能感到度兮是有中国气质的。郭老师说,“即使没有明显的中国元素,大家也是能感受到其中韵味的,有句北京的老话‘听话听音儿’,意思就是要听言外之意,话外之音。”设计也是如此,直白的符号反而会失去中国特有的含蓄美感,度兮则希望运用简约留白的设计,缓缓道出服饰的“言外之意”。使消费者体会到服装的中国美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滑动可查看    “度兮”品牌服


这种中国特有的美感,外国人也一样可以感受到。2017年,郭瑞萍受邀参加美国肯恩大学的亚洲文化三方探讨论坛,主题是服装文化,在演讲前她也抱有疑虑:大家习惯了有中国符号的就是中国风格,那老外能体会到这种隐约含蓄的风格吗?但后来她发现,人的感受是相通的。活动中,郭老师将带来的20套衣服分给学生们试穿,走了场小秀,学生反映穿上身后非常喜欢。后来的“京东尚纽约”活动去了纽约,那里的反应也非常不错。几次海外活动给了郭老师信心,也让她坚定并不是只有中国符号才能代表中国风格。


面对现在的国潮热,郭老师认为,国潮其实就是在西方设计体系下的中国符号的叠加。国潮的很多服装,把中国符号拿走之后,剩下的全是西方的东西,可能是街头的、朋克的、摇滚的、波普的,包括透露出来的气质,都让人觉得国潮应当搭配的音乐得是hip hop,归根到底仍然是西方体系的产物。


“中国符号”与“中国气质”,二者从来不是矛盾的关系,郭老师更看重的是气质与气韵的表达。她认为中国气质是抽离物质之后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这才是整个民族要传承的文化,而不仅仅是物质与具象的呈现。


中国风在当下的发展中,需要把握好中国与西方、现代与传统的尺度,也应在中国气质与中国符号之间加以权衡。

图片

03

经济学的新视角

郭老师的经历可谓丰富多彩,当过军人,做过生产管理,当过高校教师,做过销售...这些经历给她的设计带来了不一样的思考。她曾经在企业当车间主任,车间的工作大大降低了她作为一个设计者的骄傲,“当时我们公司是做羊绒的,我管的车间1月产1万件,但如果把消耗降1%,就能多产出100件。你想想100件羊绒衫这值多少钱?要多少好的设计才能赚回这些钱来?”这些管理和销售经历不仅给她的设计带来新的视角,也让她在之后的设计中更好地节约成本。


郭老师本科学的是服装设计,研究生却是读了经济学硕士。谈及此,郭老师说,经济学学位并没有为度兮的市场化带来什么影响,反而让她可以去换一个角度看设计。“我们看世界都是盲人摸象,人类觉得我们好像认识了很多东西,但都是带着‘我本位’去观察这个世界,我们都觉得自己的职业很重要,经济学让我的视野更开阔了。”


04

教师是第一职业

图片

郭老师和学生合影


“老师是我的第一职业,它带来的满足感和做品牌不一样。我原来在行业里就单纯做市场设计,那个时候停下来想的有点少,但是到学校之后,我就可以有时间思考。”郭老师说,认为老师和设计者之间是互相促进的良性关系,设计者的经历让她的课堂与社会同步,也为学生们带来了许多实践性的内容,郭老师的学生在研究生期间至少能做2~3个完整的项目,而这样的方式比纯讲理论要生动的多。


作为一名教授,郭老师更注重的是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一所大学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独立思考而非简单的教授技能。她认为,在这个行业,基本技能是必备的,但更重要的是面对问题如何分析和解决。一名设计师在审美上应该有自己的见解,未来的设计才可能有自己的风格。


有几年度兮出镜率高的时候,好多朋友劝郭老师好好运营,郭老师却非常冷静地拒绝了,她明白在这个行业做品牌绝不是一件易事,且自认能力、精力不足,做不到二者兼顾,她笑道“而且一旦面临选择,我还是会当老师,怎么舒服怎么来,开心最重要。”


图片

郭瑞萍

北京服装学院艺术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针织服装设计研发中心主任。

1998年毕业于天津工业大学服装设计专业,2003年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获经济学硕士。


2014年创办度兮,同年获得国际羊毛局“2014澳大利亚美丽诺中国羊毛大奖羊毛技术创新奖—针织服饰”,获得2014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北京市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荣誉证书、纪念证书、优秀证书。

2016年荣获第22届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

2017年7月获中国匠人荣耀分享“中国名片”称号。

2017年11月“度兮·二十四节气·郭瑞萍时装发布会”获第四届中国创新传播大赛“场景营销银奖”、“最佳小预算奖”

“郭瑞萍·度兮·二十四节气系列服装”荣登2017中国设计权力榜DESIGN POWER 100

“度兮·白鹭为霜”非遗服饰设计荣获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传统工艺设计奖荣誉提名奖

2019年10月,“度兮·白鹭为霜”非遗服饰入围佛罗伦萨国际设计双年展



文 | 彭雨婷

视频 | 陈晓戈

指导老师 |  董妍

特别鸣谢 | 刘诗红老师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