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许多地方在发展中涌现出了一批特色乡镇,河南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生活富裕为根本”的发展理念,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探索,让这些特色乡镇成为助力中原出彩的生力军。今天,让我们走进邓州市穰东镇,了解这个从地摊上成长起来的“中国裤业名镇”。裁剪、缝纫、包装、从一块布料到成品的男裤大概需要20多道的工序,用时大概需要40分钟。从无到有,再到加工产值和销售收入每年超过50亿元的服装产业,穰东镇用了将近40年的时间,年产男裤超2000万条。20世纪80年代初穰东镇自发形成服装市场,地摊和马路市场渐成规模。到了90年代末,服装经销商迅速发展到2500家,“南有义乌、北有穰东”,穰东服装的盛名曾叫响全国。据穰东镇服装商户巴光志回忆说,最早的时候,生产出来的衣服,两个树之间挂个绳子,把衣服搭上面,就可以批发出去了,市场上每天都是人山人海,挤拥不动。可是,好景不长。由于当时穰东生产经营的主要是中低档服装,质量差没品牌,再加上穰东只是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一个小镇,市场辐射力差,穰东服装产业在20世纪初出现断崖式滑坡,近80%的商户倒闭停产。没主导品牌领导,道路越走越窄,整个市场一片冷清萧条,几百件上千件衣服都在家里压着,卖不出去,都感觉生意没有做头了。邓州市穰东镇原党委书记万洪志讲到,穰东镇服装产业发展有一条自己独特的路子,就是靠市场来拉动加工,然后带动千家万户,复苏服装产业最主要的一步,就是把服装市场做强做大。穰东镇启动了五一街、北京路等6个老市场升级改造,开始建设中国穰东国际商贸城、中原服装商贸城等现代化市场,全国唯一一个镇级的海宁皮草城也落户穰东。同时,当地政府从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对服装企业进行扶持,免费培训技术人才,培育经济能人和企业家,力促市场上档升级。一系列密集举措落地后,穰东服装市场逐渐重现磁力效应,吸纳商户3100多户,从业人员1万多人。邓州市还通过举办中国穰东纺织服装博览会、中国穰东纺织服装产业论坛,不断增强服装产业影响力。从“冒牌”“贴牌”逐渐转向打造自有品牌,金利达、磊傲、玉玺、梦诗雅等62个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在穰东出现,从购料、裁剪、加工到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形成专业化和规模化。实现了华丽“蝶变”的穰东,不再将低价位作为竞争核心,为进一步追求质量、品牌、价值,穰东把眼光瞄准“裤业”发展。扶持男女裤生产加工企业积极抢占裤装品类市场。穰东皮裤和中山装的电商销售一度名列全国首位。
穰东把服装产业和乡村振兴相结合,走以产兴城的道路,吸引农民进入服装行业就业。目前穰东镇服装加工企业达200多家,从业人员3万人,形成了户有个体加工点、村有卫星加工厂、镇有现代化服装厂的格局,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各国,还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联合授予“中国裤业名镇”称号。今年11月,邓州市与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高起点打造邓州裤业集群,推动服装产业迈向新高度。
- END -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