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聚焦】越南解封,外贸订单重启“东南飞”?企业这样回应

发布时间:2021-12-20  阅读数:10449

【聚焦】越南解封,外贸订单重启“东南飞”?企业这样回应

虽然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产能恢复,但外国大客户在这两年的疫情中感受到了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性,有些订单已经不愿意回到东南亚了。


图片


随着越南于10月解除了严格的防疫封锁措施,当地的出口呈现出一波明显的反弹,也让全球海运再次掀起疯狂。


中国一站式国际物流服务平台“运去哪”CEO周诗豪表示,根据后台数据,这波暴涨背后的物流路径有不少是从中国到越南,再从越南加工后出口到其他国家。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力成本高企、人民币升值等原因,外贸订单“东南飞”成为一种趋势。但在疫情下,大批量订单回流中国,成为中国外贸两位数增长的动力之一,也让全球看到了中国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


那么,随着东南亚国家产能的复苏,疫情下“订单回流”的趋势结束了吗?外贸订单是否将重启“东南飞”模式?在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的背景下,全球产业链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企业“下单”思路变了

“我们注意到东南亚国家产能逐渐恢复正常了,有些订单他们的确又可以做了,但我们近期的订单还在不停地谈,今年公司的业绩已经超额完成了。”安徽省服装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经理孟卓指出,虽然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产能恢复,但外国大客户在这两年的疫情中感受到了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性,有些订单已经不愿意回到东南亚了,“即使有些回流中国的订单会流回东南亚,但不会是全部,仍然会有一部分继续留在中国”。


图片


孟卓举例说,有一家日本客户,前几年也把原先在中国的订单搬到了东南亚,但现在他们的想法是,“能在中国做的尽量在中国做”。


在孟卓看来,中国供应链最大的优势就是稳定,这对于企业而言是极为重要的。虽然东南亚国家在关税上有优势,并且不存在“用工荒”,但综合效率和风险而言,整体的成本并不比中国便宜。与此同时,疫情下外国客商在东南亚“吃过的亏”不愿意再吃了,而对中国产业链增强的信任将会长期存在。


海运费的暴涨和货物交期的延长,也让订单“东南飞”变得不再容易。


“现在全球的海运都很麻烦,不仅紧张而且还很贵,运输慢、通关等环节效率低,让整个周期更长。”孟卓说,“要把原材料从中国运到东南亚,再从东南亚出口到其他国家,如果原材料进不去,或者产品出不去,交期就会延误,可能还要动用空运,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


事实上,孟卓所在的服装公司几年前也在东南亚建立了工厂,并把部分订单放在了东南亚生产。然而,如今他们也和外国客商的考虑一样,“能放在中国生产就放在中国生产”,除了国际物流,还有人员流动的障碍,都让他们减少了订单“东南飞”的动力。
图片



供应链布局更注重这些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MBA导师洪榕表示,新冠病毒变异并不是第一次了,在疫情的变化中,全球产业链的分工和布局已经有了新的考量,“过去不同国家的采购商可能只考虑价格问题,哪里便宜就到哪里下单,而在疫情的影响下,大家以后会更多考虑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同时,以前为了节省成本的低库存模式也会有所调整。


图片


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在过去的一年里始终对外贸的增势持乐观态度。在他看来,中国在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和复商复市方面,是“一招领先、招招领先”,订单回流之外,东南亚和印度等地还将从中国进口当地本身有生产能力的产品。而全球市场一旦培育起来了就会不断扩大,要想让中国商品退出来是罕见的,“中国商品在国外市场已经有了很深的根基,而且中国的产品正在不断升级。外贸出口将出现品牌增多、高新技术产品增多,以及整体服务质量提升的趋势”。


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在11月24日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1~10月,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已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9.5%。


虽然短期订单转移与长期产能替代并不能简单挂钩,但疫情下中国制造业对于出口订单的黏性的确在增强。对于一些在我国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一系列“稳外贸”政策和企业的转型升级,也让订单更长期地留在了中国,并延长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中国段”。


海关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17.39万亿元,增长3.2%,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9.9%,比去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55万亿元,增长6.1%;进口7.84万亿元,下降0.2%。加工贸易进出口6.89万亿元,下降4.8%。


魏建国认为,随着明年RCEP正式实施,还有CPTTP和更多FTA的签订,以及一系列外贸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实施,中国的外贸还将继续保持强劲,并在未来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里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其中,RCEP的实施将让中国出口原材料或半成品到越南加工的每一道关税降低,从而让中国的产品更好地出口到欧美市场,增加效益的同时也提升中国出口的竞争力。


魏建国强调,虽然外贸将继续强势,但不能盲目满足现状,而是要抓住接下来一年到一年半的窗口期,加大高水平、高质量、高科技产品以及服务贸易的进出口,继续发挥民企和外商企业的作用,发展和巩固新市场,进一步加强营商环境。
图片



图片
延伸阅读

东南亚各国最新市场动态



越南 | 外资对越南市场仍然有信心但不无担忧


据《越南经济》报道,尽管越南疫情形势较复杂,欧美等国企业仍然对越南市场有信心,但越南相关政策及政策的实施让人担忧。
 
当前形势下,外资企业的担忧主要包括:一是担心供应链再次中断;二是越南对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F0)和密接者(F1)的政策缺乏一贯性;三是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入境越南手续复杂;四是工人缺口较大。越南美国商会表示,57%的美资企业面临工人短缺困难,主要原因是解封后大量工人回乡且无计划返回;五是物流运输面临较大困难,河内、胡志明市等城市可用于建设物流分配中心的土地已很少;六是药品注册手续繁琐,外国药品企业申请批文或办理批文延期面临法律方面障碍。
 

欧盟驻越南大使乔治·阿里贝蒂表示,越南要从欧盟吸收更多投资,需要对与投资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标准进行较大调整,因为许多规定已过时。法律规定要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符。税收及其他管理机制不能对国外企业与国内企业区别对待。



柬埔寨 新投资法生效 经济走向多元化发展


近日,柬埔寨新投资法已获得国王签署正式生效。新投资法制定透明化法律框架保障国内外投资,以鼓励投资和实现工业多元化发展目标。


图片


为了向投资者提供更大的便利,新投资法规定CDC批复合格投资项目(QIP)时间将缩短至20个工作日。政府也决定强化“单一窗口”机制,缩短申办时间。此外,政府也决定改革监督和检查机制,以减轻投资者依法合规的负担。


新投资法予以的税务奖掖计划将分为三类,即基本奖掖、额外奖掖和特别奖掖。在基本奖掖下,合格投资项目投资者可选择享有3至9年的“免税假期”(其时限将视不同行业而定);或选择在9年优惠期限内,以特别折旧率分摊资本拆旧费用,以及部分支出享有最高至200%税务回扣。


一般合格投资项目也将享有额外奖掖,包括进口建筑材料和设备、生产机械和生产原材料,将可豁免缴交关税、特别税和增值税,实际免税优惠视项目种类而定。



泰国 | 提前完成边贸出口目标 预计明年出口涨幅6-8%


据泰国中华网报道,泰国副总理兼商业部长朱霖透露,2021前10个月泰国与缅甸、老挝、越南、中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7国边贸贸易总值合计为14243.45亿铢,涨幅31.72%。泰国出口8604.36亿铢,涨幅37.41%,进口5639.09亿铢,涨幅28.89%。泰国前10月边贸顺差额为2965.27亿铢。


仅从目前的边贸交易额看,泰国已经提前完成了2021年初设定的年涨幅6%的目标,年出口总值则有望接近或达到1万亿铢的水平。


从目前口岸恢复进度看,全泰97个边贸口岸恢复贸易交易活动的有46个,近期将新增开9个,随后会推动柬埔寨口岸的恢复工作。据泰国船舶出口商公会预计2022年泰国出口涨幅料在6-8%之间。朱霖表示,商业部将会加快与中国和老挝方面谈判,帮助泰国出口企业充分利用好中老铁路通车带来的红利。此外,泰国政府近期还提出了一系列吸引外国投资的措施,作为重塑国家经济格局一部分。  



新加坡 | 经济师调高今明年增长预测


据报道,经济师近期调高对新加坡今年和明年的经济预测,预计今年全年增长6.9%,明年则扩张4%。经济师的预测和新加坡贸工部上月底发布的预测相差不远;官方预测今年将增长约7%,明年预计放缓至3%到5%。


此外,与去年相比,新加坡本地企业现如今表现得也更为乐观,近半数预计商业和经济环境在未来12个月将改善;近八成企业有信心在未来12个月持续商业运作。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发布的2021/2022年全国商业调查显示,这一年来商业情绪有所改善,更多公司的营运见到复苏迹象。



马来西亚 | 今年前9个月外资净流入已超过300亿马币


图片

据《南洋商报》报道,马来西亚财政部长东姑扎夫鲁透露,2021年第三季,马来西亚的商业活动和消费信心增加,净外来直接投资额增加了128亿马币,今年首9个月的外资净流入已超过300亿马币。他表示,马来西亚在今年首9个月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3%,去年则萎缩了6.4%。


他表示,尽管今年第三季的GDP下滑,但各种关键经济指标显示,马来西亚经济将在今年第四季至明年初涌现强劲的复苏势头。他指出,马来西亚已走上复苏轨道,超过90%的经济领域已重新开放,且恢复了大部分社交活动。财政部预计2021年马来西亚经济的增长率介于3%至4%,明年的增长率则介于5.5%至6.5%。


此外,马来西亚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高级政务部长阿兹敏阿里日前表示,他将于下周在国会内提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批准程序,预料将在本月内完成。



印度尼西亚 | 外汇储备升至1459亿美元


印尼央行公布最新数据称,2021年11月底印尼外汇储备从10月底的1455亿美元回升至1459亿美元。上述外汇储备足以支付印尼8.3个月的进口所需外汇。


菲律宾 | 央行预计今年GDP增速超过5%


菲律宾央行预计,四季度菲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将至少达7%,全年经济增长率可能达到5%以上,超过发展预算协调委员会(DBCC)为2021年设定的4%—5%的增长目标。
 
菲二、三季度的GDP增速分别为12%和7.1%,提示菲摆脱了疫情以来持续长达五个季度的衰退。前三个季度,菲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4.9%。菲央行称,菲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将持续三年,预计2022年GDP增长7%—9%,2023年和2024年恢复到6%—7%的正常水平。
 
与此同时,新加坡星展银行和日本投资银行近日分别发布报告,预测2022年下半年菲国内产出将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缅甸 | 本财年缅甸对外贸易减少2.63亿美元


据缅甸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2022过渡财年(2021年10月至2022年3月),缅甸的对外贸易额下降至1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了2.63亿美元。根据缅甸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本过渡财年第一个月,缅甸的出口额6.97亿美元,进口额相对较低,为7.04亿美元。而2020-2021财年同期,国际贸易额超过16.6亿美元。


来源/浙江贸促综合整理自第一财经网、新浪财经、商务部网站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