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机关成功查获三起特大网络销售假冒知名品牌服饰案,现场查扣各类假冒品牌服装31000多件,涉案货值总计470多万元。在这3万多件服装中,有大量品牌羽绒服,包括加拿大鹅、北面等,售价也不便宜。
宁波案件的查办现场(受访者供图)
加拿大鹅事件之后,人们对于羽绒服的关注度高了起来。很多人困惑,相对于一般的羽绒服而言,动辄大几千元的羽绒服,究竟是功能性更强还是品牌营销的结果?消费者如何选择羽绒服?对于国产羽绒服品牌来说,市场空间有多大?
浙江宁波查获特大网络售假案,主要涉及羽绒服
今年10月,宁波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接到群众举报,反映辖区内有3家网店疑销售假冒品牌的服饰,包括2家微店和1家抖音小店。通过大量外围摸排,执法人员初步掌握了3家网店的实际经营场所、仓库及主要涉案人员情况,并提前在电商平台上,对网店销售产品品牌标注细节、销售数量、价格等信息进行了线上电子取证。
宁波案件的查办现场(受访者供图)
宁波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队市场交易稽查处处长周炎冲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场查获的假冒服饰主要涉及羽绒服、T恤衫等,所涉品牌主要有北面、阿迪、博柏利、加拿大鹅等知名潮牌。据我们初步统计,这些服饰涉案货值达470余万元。从我们现场查获的假冒服饰来看,以羽绒服为主,占查获服饰的百分之八九十,这些服饰的网上售价以三四百块钱一件为主,同款服饰正品价格达到了几千甚至上万元。”
上述案件已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现已移送属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品牌决定价格?购买羽绒服应考虑哪些因素
实际上,网上还有更多所谓的羽绒服渠道货。一家店铺图片显示,加拿大鹅黑标男士羽绒服售价1590元,女式羽绒服售价1390元;某微商给记者发来“顶级高端羽绒服”图集,里面有国际知名羽绒服的各类畅销型号,售价229元,该店主告诉记者:很多都已经断码,购买要看好尺寸。
许多消费者困惑,为何一些羽绒服假货在市面上仍然很受欢迎?甚至售价比很多国内品牌专柜售卖的羽绒服还要贵?羽绒的好坏究竟应该参考哪些因素?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许福军解释,首先在含绒种类上,鹅绒要比鸭绒更好;此外,如果使用同种类的羽绒,具体的蓬松度和充绒量也很重要。
“填充到羽绒服里成本的高低,跟绒的质量很相关。鹅绒的绒朵比较大,蓬松感、回弹、手感都比较好,在同样充绒量的情况下,它的保暖性会更好。另外,经过洗涤,它回弹差了以后,保暖性也会受影响,也就是说它的蓬松度其实是比较重要的。目前我们对蓬松度有要求测试,但对保暖性没有一个直接的测量。欧洲现在有些国家已经直接对羽绒服的保暖性进行测量,就是测热阻、测保暖性。”许福军说。
此外,缝制技术及面料使用上,能不能降低漏绒的发生,羽绒清洁处理做得好不好,对于羽绒服的品质来说,也都是重要指标。许福军说:“两三百块钱的羽绒服和高品质的羽绒服相比,确实会存在差异。比方说这个羽绒和羽毛,还有绒朵,是不太一样的。鹅和鸭腹部的一些绒毛,一朵一朵的,像蒲公英花一样,叫绒朵。绒朵的蓬松度会比较高,保暖性好,属于品质比较高的羽绒。分拣过程当中一些羽毛丝、碎毛,品质会差一些,所以有些比较廉价的羽绒服,可能是用差一点的羽毛而不是用绒朵来填充的。”
品牌定位决定品牌价格
在许福军看来,国外高档羽绒服价格昂贵仍被市场追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设计。他说:“国内很多品牌的羽绒服质量是很好的,完全满足我们国家的标准。但是为什么没有卖到上万元呢?一个是他们聚焦在保暖等功能上,设计上可能不够完美,包括外观设计、时尚设计,还有营销,可能都没有在高端角度去定位,所以它的品牌溢价率就没有国外的那么高。”
这一点,服装行业战略专家、可持续时尚数字创新中心创始人杨大筠也很认同,他表示:“实际上,加拿大鹅的羽绒服,只是用于日常穿着,并非专业装备。专业登山和专业户外的(羽绒服)价格昂贵,是因为它后面的技术、功能,还有对产品的要求比较高,受众群体相对来说比较少。日常消费的传统羽绒服,它的价格是由品牌的定位决定的。如果定位的是少数高端人群,它的价格就会比较高;如果定位只是大众消费的,它的价格相对来说就会比较低。”
品牌认同的本质是文化认同
专家认为,近些年来,因为市场发展、成本影响,服装行业售价的上涨十分正常,人们对于价格的接受程度也在放宽,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者,除了品质本身,也更加追求品牌的符号价值。中国服装协会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国强介绍:“这两年我们在硬件方面、加工方面都上去了,恰恰在走服装产业或者时尚产业的社会性文化价值这一块,我们有不足。现在的年轻人更多的是追求一种文化的享受和感觉,不是价格的需要。品牌认同的本质是文化认同,第一是有产品本身的文化性,第二是企业本身有自己的价值观。”
这两年来,国内的羽绒服企业也在进行着品牌文化道路的探索。在专家们看来,中国每年生产的可用作羽绒制品的羽毛绒,占世界产量的2/3,中国羽绒服企业也不缺技术。在政策层面,我国在今年发布了新的《羽绒服装》国标,将进一步提高对羽绒服的品质要求。
许福军分析:“这个标准2022年4月份正式实施,有几点明显的变化,第一个就是羽绒服‘绒’的定义,原来是含绒量,现在叫绒子含量,提高了含绒量的要求。还有一个防钻绒,现在是成衣转箱法,以前是简单摩擦法,就是搓一搓;现在有点类似于(放进滚筒)洗衣机,再去看它的毛有没有钻绒,相当于提高了我们羽绒服标准的门槛。”
品牌内在价值建设需日积月累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羽绒服市场预计将达1621亿元,接下来,如何在已有优势下打好企业文化牌,对中国的羽绒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杨大筠说:“在中国,大众消费市场,本土品牌永远都具有竞争力,何况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出口和制造国。实际上羽绒服在中国90%的市场份额,应该都是由本土企业制造和满足的。一些高端奢侈品牌、进口品牌的羽绒服,在中国总体用户市场的总份额里面占比不会特别高。中国品牌成长历史比较短,而强调品牌更多的价值诉求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我们跟国际上那些头部品牌,在高端和奢侈品市场中的竞争还有一定差距,肯定需要时间。内容和内在价值的建设,本身就不可以超越时间,需要日积月累。”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