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雩仲平
12月27日至29日,第二届中国(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博览会在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盛大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纺织服装业大咖云集一地、盛聚一堂,共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大计。近两年,于都先后召开了首届中国 (赣州)纺织服装博览会、两次中国服装论坛高端制造与设计协同创新峰会等行业盛会,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潮流涌动,不断向四面八方传递着振奋人心的信号: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在于都蓬勃发展、蔚然崛起!
相应的,中国服装优质制造创新示范基地、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十大特色产业集群、全国纺织服装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联盟核心园区等一系列“国”字号桂冠也花落于都。品牌服装、智造基地、高端制造、中国峰会、时尚之都……闪亮的名片背后,似乎都在向世界宣告,于都——这片红色热土,在“新长征·再出发”的振兴路上,正不断奏响着新时代服装产业集群发展的最强音!
时光荏苒,初心依旧!走得再远,也不能忘了来时的路。无论是回望过去,还是展望未来,面对纺织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迅猛崛起,我们都会由衷的感慨:于都纺织服装产业的集群发展,是一曲凝聚艰辛和困苦的长歌,是一册书写拼搏进取、创新发展的时代新卷,更是一部敢于追逐梦想、让梦想照进现实的奋斗史。
它是老区百姓自我转型求发展、为梦想苦谋突破的一个真实写照。勤劳的百姓最可敬!作为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的于都,曾经一度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偏远南部小县。朴实而辛勤的于都人一直以“三锤三匠”这几门手艺走南闯北。随着改革的进程和时代的发展,逐步以弹棉花为基础形成了纺织服装业这个传统行业。而据县志记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有16个合作社四五百人专门从事服装缝纫业。小打小闹成就不了大事业!老手艺如何成功转型成为脱贫致富、振兴发展的新动力?为了谋求发展,2000年以来,敢于求突破的于都人,凭借在沿海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返乡创业,初步形成了的服装产业发展基础。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带动效应,于都更是有将近30万人在县内外从事纺织服装产业。由此,从弹棉花到缝纫作坊,从作坊小打小闹到纺织服装业遍布城乡,从服装企业零散经营到产业转型集群发展,于都人民开始走出了一份踏实,走出了一份从容,走向了一片开阔天地!
它是于都每一届当政者深谋远虑、久久为功的雄心伟业。贫困县如何走上振兴路?小作坊如何一跃形成产业集群?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它凝聚着历届县委、县政府呕心沥血的深谋远虑,彰显着历届县委、县政府的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久久为功的担当作为。2017年起,于都县委、县政府就瞄准靶心,依据产业有基础、就业有需求、政策有优势、发展有后劲等优势,将纺织服装产业定位首位产业,提出“规划引领、建强平台、招大引强、培育龙头、补齐链条”的工作思路,并聘请中国服装协会专家团队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从顶层设计、长远规划上形成全社会关心首位产业、重视首位产业、参与首位产业的广泛共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各项资源集中到发展首位产业中来。近年来,尤其是县第二十次党代会以来,于都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针对纺织服装产业主动出击、精准招商;深入行业、出好政策;查缺补漏、建好平台等,有效实现靶心所向、重力聚焦。让于都纺织服装产业平地起波澜,形成蔚然起飞之势。针对“十四五”时期规划,于都还将以时尚设计研发为引领,以两化融合的现代制造体系为基础,以具有持续创新发展能力的制造品牌为主体,建设全国“技术最好、成本最低、速度最快、在途最短”的先进服装制造业基地,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奋力挺起赣州纺织服装产业带于都核心区“脊梁”!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如今的于都纺织业,在“新长征·再出发”的伟大号令指引下,更将蓄势起航,破浪前行!

来源:于都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段观连
编辑:段瑶
审核:段冬梅 黄海涛 卢平
总监:张东杨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