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2022 年纺织服装品牌建设工作思路
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起点,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纺织全行业“十四五”迎来良好开局,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效。2021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建设工作坚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指导方向,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有关部委的指导支持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落实《纺织行业“十四五”发展纲要》提出的品牌建设工作任务,以消费品牌、制造品牌、区域品牌三大板块为工作重点,更加注重提升工作的深度化、落地化与开拓创新,开展一系列行业品牌建设工作。
一、深化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系统开展品牌竞争力评价提升,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实施产业竞争力调查和评价工程。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落实相关任务工程,从企业品牌、区域品牌、创意园区三大领域着手,系统化开展竞争力评价提升工作,基于行业品牌发展特点与需求,在三大领域通过多维度开展深度数据资料调查,科学系统评估竞争力水平,出具一对一的评价提升研究报告,提出适配性、针对性强的发展方向建议,点线面结合,推动品牌竞争力水平提升。
在企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提升方面,通过完善制定“纺织服装品牌价值评价体系”,开展货币化品牌价值、品牌强度评价,遴选确定“中国纺织服装品牌竞争力优势企业”,配套推出个性化服务,研究编制《××企业品牌价值评价研究报告 》。2021年已遴选确定 55家品牌价值超过 50亿元的“2021中国纺织服装品牌竞争力优势企业”,评价结果在 510中国品牌日官方活动“2021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纺织服装行业品牌建设分论坛”正式发布;同时,为波司登、影儿、三枪等企业出具了本企业《2021 年品牌价值评价研究报告》。同时受工信部委托,在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平台工作框架下,组织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系统与纺织服装品牌企业代表,组织产融合作对接会,发挥品牌价值的作用,加快推进产融对接合作。
在区域品牌竞争力评价提升方面,深化区域品牌试点工作,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合作,制定完成“纺织服装区域品牌竞争力评价体系”,组织区域品牌试点地区、产业集群地区积极参与评价工作,已编制完成濮院、叠石桥、青山湖针纺等区域品牌建设水平研究报告。下一步计划基于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体系标尺作用,以研究编写一对一的《××区域品牌竞争力评价提升研究报告》为重要抓手,助推区域品牌把脉竞争力水平,明确提升方向,同时配套系列区域品牌竞争力提升措施,保障区域品牌建设工作科学、高效开展。
在创意园区竞争力评价提升方面,深化试点示范园区创建工作,基于“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园区(平台)竞争力评价体系”,以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的 53家“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园区”为重点范围,组织开展竞争力测评及针对性提升工作,以研究编写一对一的《××纺织服装创意园区竞争力测评结果报告》、《××纺织服装创意园区竞争力评价提升研究报告》为重要抓手,助力创意园区准确把脉竞争力水平,明确提升方向。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组织开展品牌创建培育活动,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保护发展中华老字号,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率先在化妆品、服装、家纺、电子产品等消费品领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为落实相关任务工程,开展系列品牌培育工作。
遴选“重点跟踪培育纺织服装品牌企业”。自 2012年起,受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委托,每两年组织开展“重点跟踪培育纺织服装品牌企业”遴选工作,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重点培育品牌范围,2020年确定了 80 家重点品牌企业,2022 年拟进一步动态调整重点培育名单;同时,连续十年编制发布《××年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发展告》,基于品牌数据调查与典型案例剖析,系统梳理中国纺织服装品牌面临的新环境、新态势、新做法、新方向,指导行业品牌建设。
举办中国品牌日纺织行业专场活动。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的指导支持下,自 2019年起,围绕专题论坛、消费体验区、特色活动等,每年举办 510中国品牌日纺织行业专场活动,2021年举办“2021中国品牌发展国际论坛--纺织服装行业品牌建设分论坛”,邀请优势品牌进行主题分享,展现行业品牌发展新面貌,诠释品牌建设新内涵,彰显中华传统文化新活力,对于拉动自主品牌消费、坚定文化自信发挥积极作用。截至活动开始一周内,累计点击阅读量 372.97 万次。2022年,将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形式,组织开展一系列链接品牌与消费端的直播展销和品牌推介活动,借助线上线下专业化平台,向全社会集中展示行业品牌建设新成果、新面貌,促进自主品牌消费,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
举办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大会。自 2012年起,每年举办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建设工作会议,2018年更名为“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大会”。2021年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大会拟定于 2022年3月份在浙江海宁举办,以“品牌引领 价值创造--通往共同富裕的中国品牌发展之路”为主题,发布年度品牌发展报告、行业品牌建设重要成果,邀请国家有关部委领导、专家学者、业内优秀品牌、跨界品牌,从“科技、文化、绿色、品牌价值”等四个专题领域组织主题演讲。大会将不断创新内容形式,引入更多跨界品牌,关注时尚消费与当代生活方式,启迪思维,创新做法。
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当代中华礼仪服饰设计推广,以服饰为载体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设计制作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装服饰”。
为贯彻落实相关重点任务,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挖掘和推广中华丰富的服饰文化,通过五大版块,从了解中华服饰文化、认识礼仪服饰文化到构建文化自信、自觉,以六大礼仪场景着装为契机,梳理“新中装”的知识脉络和应用图谱,总结实践路径、凝聚产业智慧,编撰完成《当代中华礼仪服饰白皮书》,为助力新时期文化赋能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具有实用性和功能性的参照样本。《白皮书》已于 2021中国服装大会首次公开发布。
2022年,拟加强《白皮书》的宣传推介,扩大行业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研究实施应用的工作方案,举办数字沉浸体验展等,有效推进研究成果产业化与社会化应用。同时,贯彻落实《纺织行业“十四五”指导意见》,实施“国潮品牌培育工程”,培育一批中国文化特色明显的“国潮”品牌,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开展潮流消费方式研究,在中国品牌日、时装周、博览会、时尚节等行业活动设立国潮专区,推进国潮品牌社会认知的同时,促进自主品牌消费。
四、关注新消费需求,基于青年时尚生活趋势研究,引导提升年轻化、时尚化供给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能力。适应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消费需求,推动生产模式和产业组织方式创新,持续扩大优质消费品、中高端产品供给和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供给”。
为贯彻落实相关目标任务,聚焦青年时尚生活方式与消费趋势,主动感知新生代时尚消费者的新时尚观念,从年轻消费群的视角去探索感受以中国当代青年为目标人群的时尚创意、时尚设计、时尚品牌,与太平鸟合创“中国当代青年时尚研究中心”,联合青年志研究团队合作推出《当代中国青年时尚生活趋势白皮书》,从中汲取新鲜力量,启发主动生发更敏锐和多样审美,深刻挖掘时尚服饰的全新定义,赋能我国时尚服装行业向年轻化转型。《白皮书》于 2021中国品牌日纺织行业专场活动、北京时装周、青年说沙龙(上海站)、青年说沙龙(宁波站)等活动多次对外发布。
2022年,拟加强对青年生活与时尚消费的关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着力推动《白皮书》的进一步落地应用,通过举办青年说沙龙、市集、商业论坛等多样化活动,为品牌创新发展提供更有实操价值的方向指导;同时,加强对消费市场的关注,与专业化渠道平台合作,开展终端品牌消费数据分析研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品牌竞争力评价工作;联合时尚产业空间、商业渠道,通过组织举办品牌发布推介、时尚好物等品牌市集活动,推进自主品牌消费。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