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训课程安排紧凑充实、内容丰富,学员们不仅尝试突破传统设计理念与思维模式的束缚,并通过案例学习获取灵感方法,她们纷纷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能参与首期培训的感想。
学员感言
(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笔画排序)
感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非遗办,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国际品牌博柏利,凯里市以及台江县领导们给我这次机会参加博柏利“手艺设计师”培训公益项目,我将努力推动我们地区女性在非遗传承、女性创业领域的创新和探索。
如何将苗绣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相结合,一直是困扰我的一大难题。通过这次培训,让我看到了原来苗绣元素还可以这样运用,打开了我的思维。我会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产中去,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在刘薇老师的指导下,更深入了解了传统刺绣与现在生活的结合,与同学们在一起的时间虽然短暂,但通过交流让我看大了很多自身不具备的特长,以后要更加的努力,不止把苗绣穿在身上,也要把它带到生活中来,让更多人了解我们苗族刺绣。
这次培训对我个人而言是一次突破。因为在多年的银饰设计工作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禁锢了我的思想。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在创新设计上有了新的感悟和认识,非常感谢项目的发起方,能参与这次培训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光阴如梭,时光飞逝。回顾这几天的学习,常言有总结才有进步,虽然短短的几天,我还是收获了很多。感谢老师传授的设计思路,分享各种干货以及经典案例。经过这次的培训,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有很大的学习空间。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增加了现代设计的理念和成果转换思维,对于我来说,这是精神与经济的双丰收。我立志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将苗族传统文化这项事业发扬光大,带领村里更多的妇女姐妹们受益,让非遗之美走向世界。
感谢各位老师,通过这次学习让我们绣娘老百姓受益匪浅,开阔了眼界,增强了视野,我将会把所学用到工作中,创造更大效益,带动更多妇女共同致富,过上美好生活。
刘微老师和团队把民族文化元素、苗绣工艺与时尚因子相结合,让民族文化“活”了起来,让苗绣变得高贵典雅起来,这让我的设计思维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今后我将努力锻造自我,提升自我,使自己能在苗绣领域有所作为!
通过此次培训 ,让我深知一个民族、一个个体要适应和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办法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提高,把新思维、新理念巧妙地融合到传统手艺上,赋予它新的含义及生命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力量!
苗族的纺织非遗技艺有很多,但苗绣最具有代表性,也是能够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一项传统文化艺术。苗绣是我国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是2006年入选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行业统计国家级纺织非遗代表性项目共237项,其中贵州省占30项,是全国纺织非遗资源最多、最丰富的省份,项目选择首期走进苗族,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意义,也是中国纺联非遗办继开展苗绣产业专项调研、中国纺织非遗苗绣推广大使评选、第五届中国纺织非遗大会之后针对“发展苗绣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的又一次实践行动。
学员们感言令人备受感动,主办方将在首期培训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不断提升,使此项目达到预期效果。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