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两会声音 | 陈丽芬:优化海运集装箱运输能力、加强产业链安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发布时间:2022-03-11  阅读数:11645

两会声音 | 陈丽芬:优化海运集装箱运输能力、加强产业链安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


图片

全国人大代表

江苏阳光集团党委书记

陈丽芬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给国际海运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将颠覆未来航运的走向。集装箱空箱供应出现全球性短缺,各大航运公司舱位不足,中欧航线的订舱提前期在两周左右,而中美航线更是出现了舱位售罄的紧张局面。空箱供应和运力不足直接导致集装箱运费快速上涨,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和波罗的海货柜运价指数(FBX)均明显上扬。例如,中国运往美国的集装箱价格从常规的2000~3000美元,一路上涨至18000美元(甚至超过20000美元),运价涨了6~8倍。

在新冠疫情持续演变的当下,蝴蝶效应也逐渐显现,集装箱市场的问题重重也将造成其他产业出现新的问题。

从外贸企业看,外贸中小企业利润或将承压。在极端情况下,海运价格暴涨、集装箱运输能力下降,出口货品的订单报价可能低于运费的价格,出口运费负担超过货值,并高于营业收入利润,企业因此只能停止接单。

从上下游看,航运产业链中造船、造箱、航运、港口未来态势分化。集装箱制造行业有可能出现产能过剩问题,港口业的防疫支出增加、作业效率降低的问题始终存在,经营风险相对较高。

疫情反复、出口需求超预期变化、政策调整超预期、国外市场的受限导致众多企业将目光锁定在国内市场,然而,国内市场的潜力是有限的,如何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这必然会引起众多企业之间的“内卷”, 非理性竞争的加剧带来资源内耗死循环的问题,极其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

为优化海运集装箱运输能力、加强产业链安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1

优化进出口模式,规范海运市场秩序。



全球疫情的蔓延导致集装箱码头操作人员不足,使得港口集装箱周转效率下降。考虑到现阶段中美贸易进出口不平衡的特点,建议在集装箱承运的初始阶段,港口或者货运代理就为船公司匹配好到港卸货之后的订单。这样就可以使集装箱船在进口码头卸货之后立即前往附近的出口码头装货,从而提高港口的集装箱吞吐效率,降低船公司甩单的几率。

与此同时,也建议由国家层面,进一步对国际海运规范市场秩序,重点加强对国际班轮运输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和价格联盟行为监管,依法维护当事各方的合法权益。

建议2

支持集装箱产业智能化改造。



建议工业和信息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加大集装箱产业的智能化改造扶持力度,推动智能集装箱的发展。首通过设备的升级换代、工艺的改进优化、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大胆使用,科技创新深度赋能,促进产业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培育我国集装箱产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建议3

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平台。



建议建议工业和信息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及各个港口航运管理单位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平台,集中整合运输渠道、运输工具、集装箱周转情况等资源,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航运、贸易、集装箱等上下游透明平台,实现流程优化,方便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企业进行信息查询。

建议4

创新集装箱管理模式。



建议各港口航运管理单位以数字化、信息化赋能优化管理模式,以大数据应用创新为手段,进一步增加行政事务办理的“数智”场景,不断提升集装箱流转效率。创新管理措施,多方协调,简化行政许可流程,实现“异地还箱”“异地提箱”等场景应用。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报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