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身衣多以运动衣、健身服和泳衣的形式出现,面料的性能直接影响着连身衣的使用性能,一件性能优良的骨衣,除了要求合理的结构设计外,还要有性能优越的面、辅料。因而,在纸样设计时要根据面料弹力相应减小纸样围度尺寸。
连身衣的基本纸样也可以从标准女装基本纸样中变化过来,下面是连身衣原型的套取方法:
-
标准女装基本纸样的前后片,腰围线对齐,摆放于同一水平线上。将胸省转移到腋下;
-
腰围线向下20cm画出管围线,胸围线向上6cm画出上胸围参考线,胸围线向下10cm画出上胸阔线参考线;
-
将标准女装基本纸样的松量在侧缝处减掉,并按照臀围净尺寸画出新的侧缝线,并修正前片腋下省;
-
前领口的制作
将前领口开深至上胸围线,领宽加宽3.5cm。以圆顺的曲线完成前领口,胸阔线处领宽7cm;
-
前袖窿的制作
在前肩线上取6cm为连身衣肩宽,胸阔线上内进25cm,以圆顺曲线连接肩点、胸竞点、腋下点完成前袖窿曲线;
-
前片底裆的制作
臀围线向下12cm作底裆线,底裆宽3cm;
-
前片下摆围的制作
将侧缝线臀围处向上3cm取侧缝底点,取臀围线到底裆线的中线为前下阔线,前下阔为55cm取前阔外点。以圆顺的曲线连接侧缝底点、前阔外点、底裆外点,完成前片下摆围曲线
-
前片腰省的制作
将前片胸点下作腰省,省竞2.5cm,下省尖点位于围线上8cm处
-
后领口的制作
将后领口开深至胸围线,领宽加宽35cm。以圆顺的曲线完成后领囗,背阔线处领宽7cm;
-
后袖麈的制作
在后肩线上取6cm为连身衣后肩宽,背阔线上内进45cm,以圆顺曲线连接肩点、背宽点、腋下点完成后袖窿曲线;
-
后片底裆的制作
臀围线向下14cm作底裆线,底裆宽3cm;
-
后片下摆围的制作
将后片侧缝线围处向上3cm取侧缝底点,取臀围线到底裆线的中线为后下阔线,后下阔为13cm取后阔外点。以圆顺的曲线连接侧缝底点、后阔外点、底裆外点,完成后片下摆围曲线
-
后片腰省的制作
将后片胸围线中点垂线处作腰省,省竞25cm。上省尖点位于胸围线上,下省尖点位于臀围线上5cm处。至此连身衣原型完成。连身衣的基本纸样
由于连身衣的制作还要考虑面料弹力,有罩杯的还要考虑罩杯的造型、钢圈的形状以及下胸围的合体度,因此,在这里我们抛开女装基本纸样,将连身衣看作是骨衣和内裤的组合。此外还要在尺寸和结构上加以修正。
(综合面料的舒适拉伸率和工艺弹力回缩率)
-
下胸围尺寸:下胸围净尺寸为75cm,实取62cm;
-
腰围尺寸:腰围净尺寸为70cm,实取58cm
-
围尺寸:围净尺寸为90cm,实际取72cm;
-
下胸围至腰围尺寸:10cm
-
腰围到謦围尺寸20cm
-
前裆宽尺寸:7cm
-
后裆宽尺寸:13cm
-
底裆长尺寸:13.5cm
-
作侧缝线
摆正原型前后片,按基本纸样所需的尺寸修正侧缝线,注意对胸省的处理。胸省的大小与原型相同
-
作上围线
参照上胸围线完成衣身上围线注意前后片接缝处要圆顺。有罩杯造型的则要在前片下胸围线上将钢圈摆正,按骨衣的做法画出下杯缘曲线;
-
作底裆
①前片底裆:臀围线向下12cm作前底裆线,底裆竞3cm;
②后片底裆:臀围线向下14cm作后底裆线,底裆宽3cm;
-
作下摆围线
①前片下摆围:将前片侧缝线腰围处向下8cm取侧缝底点,臀围线上取5.5cm为前下阔线。以园顺的曲线连接侧缝底点、前阔外点、底裆外点,完成前片下摆围曲线
②后片下摆围:将后片侧缝线腰围处向下8cm取侧缝底点,智围线上取11.5cm为后下阔线。以园顺的曲线连接侧缝底点、后阔外点、底裆外点,完成后片下摆围曲线
连身衣基本纸样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后片上,尤其是“U字形的后片,要作特别处理。
这类连身衣面料弹力要么很大,胸省可以忽略不计;要么在胸省可作锁褶处理。有肩带设计时注意肩芾造型的变化
这类连身衣要特别注意肩带的处理,为防止肩带下滑,将前后肩带纸样分别向前后中倾斜。
-End-
文章来源:易裁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