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易课堂】第十五期——古代女子服装演变史 云想衣裳花想容

发布时间:2022-03-15  阅读数:5712

【易课堂】第十五期——古代女子服装演变史 云想衣裳花想容


汉代深衣

汉代深衣根据衣裾绕襟与否可分为直裾和曲裾两种。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后背在绕至前襟,然后腰部缚以大带,可遮住三角祍片的未梢。在汉代不仅男士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女子的曲裾深衣,长可曳地,衣襟旋转而下。下摆一般呈喇叭状,在今天看来也有着别样的风韵。


图片

图片

魏晋风度

魏晋服装日趋宽博,从上至下都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魏晋时期妇女服装风格表现为“上俭下丰”,上一短小,下裙宽大。上身穿衫、袄、褥,下身穿裙子,如晋代傅玄《艳歌行》所说“白素为下裙,月霞为上襦”。

魏晋时期,女子衣着上衣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俊俏潇洒。顾恺之《女史箴图》《洛河神赋》正体现了这种风格,人物衣裙修长飘逸,雍容华贵。


图片

图片

秋隋唐襦裙

唐代开始,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特别是波状的连续纹样与花草相结合后,就是唐代盛行的缠枝图案。

图片

唐代画家周昉《簪花仕女图》

隋唐时期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长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又有从宫廷传开的“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衣长及腰,用小带子当胸结住。因为领口宽大 ,穿时袒露上胸,又有披帛,以薄纱罗制作的长巾披搭肩上,更显风姿卓越。

唐代尚体态丰满,宋代女装一改晚唐宽大拖沓风,讲求瘦长,以显露身材苗条。一般贵族和官僚妇女,衣着虽不及唐代华丽,却配色大胆,已经打破唐代以青、碧、红、蓝为主色的习惯

图片

图片

宋代旋袄


宋代时装的传统款式,以旋袄最有代表性,流传也最广泛。其款式与唐代齐膝短大衣的胡服相近,其特色一是直领,镶一道花边叫“领抹”;二是对襟,无纽常敞,露出腰腹围;三是小袖,袖口在手腕处缩紧。这幅宋人所绘的《瑶台步月图》正是体现了这种衣着的风格。

图片


图片
《瑶台步月图》
图片


元朝服饰

元代蒙古妇女和汉族妇女的服装有很大的不同。蒙古妇女的服装是一种宽大的长袍,很男人的服装没有多大区别,这跟草原气候寒冷 和早晚温差有密切的关系。此外,蒙古贵族妇女十分流行戴冠帽。

元朝汉族妇女的衣服,大体和宋相似,没有多少变化。北方的团衫、南方的大衣,都是全身的长衣,一般是成年妇女所穿。长衣之外,往往再加上一件半臂即半袖子的上衣,有的则加披肩。

图片

图片

明代水田衣

明代女子的服装,只要有衫、袄、霞帔、褙子及裙子等。基本样式大多仿自唐宋,恢复了汉族的习惯。总体来说,服装风格修长窈窕,变化丰富。

明崇祯末年开始,民间女子兴起“水田衣”,即用多色零碎质料拼接而成的裙式,样式格外新颖。初时有多块均匀的长方形面料拼接缝制,后台用大小不一的各种形状的织棉面料制成。

图片

图片

清朝女装

清朝女装,汉、满足发展情况不一,满族女子梳“二把头”着“旗装”。至于后世流传的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后期,才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并且样式较之前更紧身一些。

汉族女子沿袭了明式服装,用的“褙子”改名为“披风”带有衣袖,一般为直领、对襟、大袖。内穿一件“袄子”,一般为大襟、小袖、圆领、晚清女子穿着多为上袄下裙或上袄下裤。

图片

图片

明国旗袍

明国女装大多是“上袄下裙”的传统形式,但衣长剪短,同时带有圆摆,袖口扩大为“倒大袖”即衣服的袖口比袖笼大,这是明国时期女装时尚的重要标志,有人称这将女性柔美发挥的淋漓精致。

明国后期,女式旗袍受西方服装的影响,改良了剪裁,由直线平面变成了曲线立体的剪裁,还有了省道、落肩甚至拉链等,身段更容易被勾勒的挺拔而妩媚。海派旗袍便是当时的典型。

图片

图片

基于产业互联的大背景,平台互推是企业公众号协作共赢的快捷方式,《易裁剪》公众号有广泛的服装客户群体,对于相关企业和服务平台是非常好的宣传窗口。我们秉持开放发展、协作共赢的理念,诚邀您一起提供更好的产品、技术、模式,服务于广大客户朋友们。


文章来源:易裁剪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