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完全没有品牌概念,到对LOGO盲目追捧,再到如今个性化选择,中国用近20年完成了欧洲百年的时尚历程,并仍在不断演变着属于中国的时尚。而设计师品牌的迅速崛起,让原本对于“时尚”的“焦虑”变得平和,人们也在逐步接受设计理念、品牌文化带来的洗礼!
那么,在设计师品牌群起的背后,究竟是谁带动了消费升级?
混圈子 有爱豆一切都不是问题
与影视剧联手是独立设计师品牌借势突围的路径之一,通过时装剧、网络剧植入,推广品牌。这得益于消费升级的大势和90后新兴消费力量的崛起,设计师品牌迎来发展机遇。设计师品牌最需要的就是平台的推广,让明星穿着自己品牌的衣服出席活动、录制节目,同样是产生“爆款”的好方式。在服装行业,升级意味着从“淘宝款”到“明星款”到“粉丝经济”的蝶变。
找买手 有实力一切皆有可能
买手制集合店的出现,为独立设计师品牌进入市场提供了渠道,然而买手店的发展并非前景一片光明,坎坷与挑战仍然存在。不久前,传奇买手店Colette宣布年底关店的消息炸翻了时尚圈,现今的概念店、买手店或多或少都受到了Colette的影响。因此,当下多品牌集合形式的买手店成为专业市场孵化成长型品牌的新方向,靠原有的供应链、商品资源以及地段优势让更多的原创设计师品牌得以崭露头角。
去界限 有资源一切都顺其自然
消费升级时代,各个平台正不断提升在时尚行业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全方位地向消费者和社会渗透,在时尚行业全产业链的进程中保持高速前进,通过不断在前端引导消费潮流,有效实现了国内外诸多品牌与消费者的连接。京东在优化时尚形象的道路上不断进行着自我更新,天猫经过几年的沉淀,正沿着时尚化的道路主推设计师品牌及设计师本人的知名度。
慢慢来 有调性一切都来得及
作为设计师品牌,个人的品牌创建绝不是一时的哗众取宠,而是个性、形象、知识、专业、能量的综合,是一种形象,也是一种承诺,要对世界有自己的态度,对事物有独特见解。坚持,成为了胜利者共同的标签属性。沉下心来,慢慢做自己。服装品牌要深知过于大众并非好事,设计师品牌更应该专注在细分领域深耕,同样可以获得利润。
在交大与同行共织服装大网,共谋行业良性竞争。
无论推动设计师品牌发展的是一只手还是一张网,未来,服装品牌间的竞争将是品位和个性的较量。而《上海交通大学时尚产业总裁班》就是难道的一次与同行交流、互动的机会,推进品牌发展,让行业行到良性竞争,共推中国本土设计师品牌!
时尚产业总裁班火热招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