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数智化正迎来需求爆发的黄金时期,但在很多领域,它们已经是红海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在海比研究院发布的《2022中国企业数智服务市场趋势洞察报告》中,曹叔做了些总结。试图从企业数智市场的红海市场中,找到蓝海市场,找到未来市场。
1、未来10年,中国数智化市场将迎来“新时代”。
新时代的数智市场有两大特征。一方面,“新时代”的数智需求全方位爆发。不仅是大中型主动释放大量数智化需求,小微企业也开始主动融入数智化,采购各种数智化产品和服务。这是因为数智化的发展迎来了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全方位就绪:出台支持数智化的各种政策、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期、数智技术进入普惠时代、主流劳动者普遍接受和熟悉数智化工具。这相当于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开始,美国掀起了十年的信息化大浪潮。
另一方面,新时代的数智产品将有两套技术体系并存。一是信创技术体系,一是国外技术体系。海比研究院预计,信创技术体系2022年将迎来主流厂商与产品适配基本完成,闭环生态逐步形成;2025年,信创体系基本能支撑业务的发展。
2、2022年中国企业数智服务市场规模预计达到4万亿元,增长率降为10%左右。
海比研究院数据表明,2021年中国企业数智服务市场依旧保持高增长趋势,总体市场规模达到3.6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19.3%。
2022年中国经济下滑趋势明显,各方普遍预计GDP增长率将降到4%~5%之间。在经历了2020、2021年两年的疫情打击之后,数智化建设将不再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的重点工作。它们的建设投资将受到企业总体预算减少的影响。
但从总体来看,2020-2025年仍然是企业数智服务市场增长的黄金时期,其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0%。
(注:企业数智服务市场不包括PC、服务器等传统硬件市场,但包括IaaS等云化的基础设施服务。)
3、基于SaaS的新物种正成为2022年中国企业数智服务市场中的重要力量。
从中国企业数智服务产品细分市场来看,占据最大的是应用层,达到60.5%;安全层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但当前支出比最少,占比仅有3.8%。
基于SaaS提供业务服务的新物种越来越多,设备管理、租赁服务、人力资源、财务等服务领域陆续出现。2021年,新物种在应用层占比突破10%,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元,成为企业服务市场的重要力量。
4、企业数智服务的市场的细分机构正在发生较大变化。
最大的变化来自于行业细分市场份额的变化。通信、政府、制造、金融和零售为数智服务支出前五大行业,占据近59%份额。相对于3~5年前的细分市场格局,如今的格局有了明显的变化:金融市场占比在下降,零售市场则在快速增加。根据海比研究院数据,能源、医疗、跨行业综合型、专业服务登上厂商与用户认知的数智化发展潜力行业“红榜”,软件、互联网、电信、媒体登上潜力行业“黑榜”。
从区域分布来看,2021企业数智化服务收入最高的省份前五分别是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和上海,同时他们也是中国最富(人均GDP)的五个省份;但2022年增速最快的五个省份均是经济较落后的省份。华东地区聚集了江浙沪三位实力强劲的“选手”,一骑绝尘,与其他区域拉开差距;但2022年增速最快的区域是西北地区,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增速低于整体水平(20%)。
从企业规模分布来看,大型企业是中国企业数智服务市场的主要贡献者,贡献率为43.7%,其次是中型企业,最后是小微企业。
5、供需两端对平台层产品关注度空前,产品重要性凸显
从供给侧来看,61.7%的厂商认为平台层产品更重要。随着技术的成熟以及企业应用的深化,当前能够提供平台层产品的厂商随之增多。
从需求侧来看, 56.9%的用户认为平台层产品更重要,反映出企业级用户对平台层产品的需求度较高。企业用户迫切需要平台的支撑来集成企业使用的系统,实现企业内部数据打通,平台对于用户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总体而言,海比研究院认为,得平台者得天下。2022年,平台将会成为企业数智服务发展的重中之重。但如何实现差异化竞争将是平台厂商的难点。
6、2022年,企业数智服务市场有六大重点领域,及十大重点市场。
综合现在的市场规模、未来增长率,以及在企业数智化中的重要程度,海比研究院认为,2022年中国企业数智服务市场有六大重点市场值得关注,即云化产品、智能物联、信创、安全、低代码无代码、垂直行业应用等。他们的市场规模分别达到:3077亿元、12966亿元、3052亿元、811亿元、43亿元。
从具体的细分产品和解决方案市场规模来看,海比研究院根据调查数据,遴选出了2022的十大重点产品市场:云网络、云服务器、云存储、数据采集、数据集成、物联网管理平台、区块链平台、供应链管理、数据安全、研发管理。
7、2022年,云管理平台等产品已成为企业数智服务领域的红海市场。
海比研究院认为,云服务器、云管理平台;数据可视化、CRM、项目管理、仓储管理、安全管理等七类产品已成为企业数智服务领域的红海市场。
这些细分产品不仅已有众多厂商进入市场,且厂商的参与密度已超出相应市场的饱和度。海比研究院调查数据表明,这些产品厂商的渗透率都达到10%以上,其中云管理平台等产品的渗透率甚至接近20%。
8、数据防泄漏等八类产品是2022年企业数智服务领域的蓝海市场。
海比研究院认为,云存储、业务中台、ERP、供应链管理、身份与访问安全、数据防泄漏,通讯网络安全、加解密等七类产品是2022年中国企业数智服务领域的蓝海市场。
调查数据表明,总体而言,这些细分产品厂商的参与密度要大大小于相应市场的饱和度。它们大多数产品的厂商渗透率在5%左右。
值得关注的是,ERP虽然已被很多业界人士认为是“过气”产品,但其需求量仍然较大,且有实力有品牌的厂商渗透率较低,2022年仍然是重要的“现金牛”产品。
9、CEM等七类产品是企业数智服务领域的未来市场。
海比研究院认为,排产/程软件系统(APS)、产品生命周期(PLM)、隐私计算、AI平台、CEM、设计软件等七类产品是中国企业数智服务的未来市场。他们将在未来五年迎来需求爆发。
这些产品对企业非常重要,目前用户的关注度与需求度并非很高,同时厂商的关注度和渗透率也较低。但他们未来市场潜力较大,2022年是厂商战略布局相关产品的合适时机。
10、开源成为企业数智服务厂商的重要技术来源
海比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高达83.5%的厂商采用开源技术构建自己的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和解决方案。53.3%的厂商采用自主研发与开源技术相结合,甚至有30.2%的厂商是以开源为主。
积极融入开源生态是2022年企业数智厂商的重要战略。一方面,厂商将更加重视利用开源力量,打造以开源生态为基础的研发模式;另一方面,数智化大厂开始从战略上思考和开放自己产品的源代码,为开源社区做出更大贡献。
海比研究院认为,对于绝大多数国内数智企业而言,开源是一个全新的战略。2022年,开源生态总体将呈现一定程度的“形象工程“,中国开源生态、开源社区的成功构建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11、当前公有云部署占比仅为11.9%,2022年混合云部署仍将占主流。
海比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当前企业用户数智化产品主要采用混合云部署,占比达到46.0%,头部企业、大型企业更倾向于采用更为安全可控的私有部署方式;受成本限制和不同数据对安全需求等级不同的影响,混合云是一种更可行的部署方式。
当前纯公有云部署占比仅为11.9%,隐私、合规和安全等方面的原因可能会降低企业采用公有云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部署方式仍然占20.0%,产品上云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12、2022年,企业数智化产品和服务的采购决策越来越向业务部门倾斜
海比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当前在各类企业的数智化采购决策中,业务部门的决策权比重更高,62.5%的大型企业、60.0%的中型企业、73.9%的小微企业采购决策者为企业董事长、总裁、CEO、分管领导、业务部门、项目经理等业务相关角色。
尽管业务部门缺少IT基因,但随着像携程差旅、51社保、百度搜索、云账房等数智服务领域新物种的出现,其简便易用性可显著提升业务人员决策上的参与程度,改变了由IT相关部门进行采购决策的传统。
13、兼容性、技术不成熟是2022年数智化要解决的两大问题
海比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32.3%的大型企业、35.5%的中型企业、41.5%的小微企业均认为兼容性是当前国内企业数智服务存在的最大问题。并且,企业规模越小,这种认知的占比越高。
技术不成熟是用户认为国内数智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存在的第二大问题。此外,大型企业用户认为应用范围过窄、性能不能满足要求也是较大的问题。
海比研究院建议,2022年数智化产品和服务厂商要重点解决兼容性差、尤其是信创产品兼容性的问题。
14、元宇宙、双碳带来发展新机遇,但落地还需时日
实现每个阶段的双碳目标是各级政府、大型企业的强制性约束目标。它的达成将会带来众多数智化发展的新机遇。在能源、交通、制造、农业、建筑等行业,拥有众多的新需求。同时,海比研究院认为,围绕双碳目标的新要求,会催生以数智技术为支撑的、能源领域的双碳运营服务新物种。
元宇宙是物联网、互联网、混合现实、虚拟仿真与数字孪生以及交互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应用,是对交互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对未来场景的描绘。初期,游戏、娱乐和社交领域将是元宇宙早期爆发的重要阵地;伴随着技术成熟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企业服务将成为元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比研究院认为,元宇宙最终是成为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将为ToB产业孕育出新需求、新场景和新业务。企业级的元宇宙应用场景将在生产制造、商务办公、设计开发、职业培训、数字营销、智慧城市等领域先行诞生。
文章来源:产业互联网大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