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月11日,《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桐乡市委组织部文章《围绕农业产业集聚人才》一文,全文如下:
说起养猪场,大家的印象中总会与“脏乱臭”分不开。而位于浙江桐乡的华腾牧业有限公司,依靠人才科技赋能,走出了一条零排放、无激素的科学养猪新路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院士合作,建成省级农业科技研发中心,拥有多项企业标准和33项专利。
华腾的成功,是桐乡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化农业创业创新,引育乡村振兴人才的缩影。近年来,桐乡围绕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实际集聚人才,为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
搭建平台集聚人才。建立由桐乡籍院士朱永官领衔的中科院长三角健康农业研究院,建成浙江省首个农业领域博士后工作站,联合复旦大学成立乡村振兴青年工作站。全市已建成崇福农创园、农业经济开发区、运河农业园区、高桥农业科技示范区等4大农业核心平台。如崇福农创园,5年内累计引进创业创新项目孵化项目46个,吸引青年大学生130余人,孵化成熟外迁项目4个。做强做优农业创业创新大赛,鼓励支持人才和创新成果就地转化。连续三年高规格举办农业经济洽谈会,举办“乌镇杯”全球创业创新大赛现代农业专场,累计招引重大项目160个,总投资131亿元,项目落地率超86%。
完善服务激发活力。联合浙江省农科院建立高端人才共育引入机制,设立乡村产业发展和创业创新人才主题基金。构建“一站式、全链条”的农村双创管理服务体系,与中国农科院、浙江农林大学开展数字农业合作,打造“田保姆”“田易贷”“田易保”等为农场景应用。建设线下服务阵地,在桐乡市现代农业创新服务中心专门开辟1000多平方米空间,为农创客提供创业沙龙、电商直播培训、专家技术指导等服务,推动农创客扎根桐乡土地。
2
4月7日,《组织人事报》刊发桐乡市委组织部文章《党群联动筑防线 全民参与固屏障》一文,全文如下:

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浙江桐乡市严格落实“包保”责任,领导带头、党员出列、干部争先,带动广大群众全民参与,齐心协力,筑牢疫情防控“红色防线”。
桐乡市预先做好应急储备,组建260支、1300人的应急响应突击队,由科级干部领导担任队长,实行24小时快速反应。配强“外防输入”防控力量,在全市7个高速出口,两个省际通道设立交通卡口,每天调度48名机关党员干部,与镇街干部一起全天候值守。抽调35名机关党员干部组建高铁站防控综合组,及时将中高风险地区来桐返桐人员信息,传递给镇街道和快编转运组,快速安排车辆闭环转运,由镇(街道)落实硬隔离措施,实现快速高效、全程闭环、无缝对接。
健全完善市领导、市直单位常态化走访联系包联镇街、村社、网格工作体系,桐乡市编定“包镇街联村社入网格”安排表,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控网。市领导全员签订“包保”责任书,下沉镇街包联督导;市级部门(单位)集结90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党员先锋队,全部下沉至网格,形成硬核防疫队伍。11个镇(街道)党委守土尽责,统筹下沉干部、镇村干部、微网格长、党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编队分组、定人定责,全面开展“扫街”“扫楼”“扫企”“扫户”工作,全方位排查风险隐患。
完善“桐行通”系统,桐乡市在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的场所码,市民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一屏读取健康码、行程码状态,提升“双码”查验、通行效率。市防控办实时收集扫码人员信息,建立疫情防控信息动态数据库,远程掌握全市各区域出入口通行人员情况,以“精密智管”夯实线上“防护墙”。目前“桐行通”场所码覆盖1.87万个区域,注册用户139万,日均扫码近50万次。
审核:范李萍、黄松涛
主编:李晔青
编辑:卢仁杰 美编:卢仁杰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组织人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