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Vogue Business
工厂关闭,运输停滞,交付延期,库存堆积 … 自上海 “封城” 以来,本土时装产业开始真切体会到了困扰全球各行各业许久的供应链难题。
当大量实体店被迫暂停营业,原本可以依赖线上销售、电商同步的思路继续推动 2022 秋冬系列的一众品牌,突然也因供应体系的瞬间崩塌,遭到了线上线下的双重打击。

做时装如今堪比 “打游击”?
我们采访过的时尚品牌,无一不把供应链列为了当下最大的挑战。
初创男装品牌 Smelix 的品牌经理 Chris 坦言,因为此次疫情导致的供应链问题,让品牌新系列的后续进程受到严重影响。“无论在哪里,物流不通就导致了服装无法交付的问题。今年的首个 Campaign 被迫取消,广告大片和素材的拍摄也取消了,素材缺乏进而导致没有办法很好的把新品推出市场。另外一个联名胶囊系列,目前也处于停滞状态,卡到了产品打版这一步。”
设计师 Calvin Luo 也意识到这次疫情所带来的 “蝴蝶效应”,目前来看,在上海地区的大仓及电商仓无法发货是最大的问题。“现在只有等,等什么时候解封,等物流恢复。其实这一个月也在做货,所以也不是这么有危机感,等后面解封了赶一赶、加加班还是能解决。但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物流,货出不去是最伤人的。” 他说道。

图片来源:Calvin Luo
今年 1 月参加了线下 showroom 的 Soft Mountains,目前上海大部分的货品都因物流中断,对发货造成了很大影响,但由于在上海以外的仓库依然能发出去一部分的货品,设计师目前还算能保持 “谨慎乐观”,也认为在危中潜藏机会。
Ontimeshow 旗下的 Roomroom 作为平台方,也明显感受到了供需两侧的生存环境都在被不断挤压。负责人 Roger Miao 指出,买手作为需求方,早在新一轮的疫情冲击前,就因为季节、货期、市场节奏变化等等原因面临不小的库存压力,再加上疫情爆发对终端转化的雪山加霜,让一部分专注线下体验经营的渠道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直接的结果就是一部分渠道在新一季采购预算缩减,品牌选择面收窄,关注重心向高转化率品牌、品类浓缩。” Roger 说道。“除了商业氛围上的不确定性之外,对于品牌,疫情封禁让前置的开发周期被迫延长,同时压后和拉长的线上订货日程对大货生产也带来更多挑战。因此,供需两侧在这一季都面临不小的挑战。”

图片来源:Roomroom ©️Momonary

从上海到全球,
供应链成了行业困局
供应链问题实际上不限于中国,而是一个全球范围的普遍性问题。相较于刚刚深陷泥沼的中国长三角地区,欧美市场在过去三年间,由于疫情、英国脱欧以及近月来的乌俄战争等因素的全面夹击下,一直断断续续地承受着供应链之殇。许多国际大品牌如 Nike、Adidas 等也蒙受阴影,对其产能和盈利能力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有些品牌甚至不得不调低全年营收预期。
但无论如何,通常而言,具有影响力和规模的大品牌在供应链问题上仍然有较强的抗打击能力。而对于中小型公司来说,这些问题则容易像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后走到积重难返的地步,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图片来源:Ninamounah
荷兰独立设计师品牌 Ninamounah 的品牌总监Robin Burggraaf 表示,供应链问题从 2020 年 3 月左右伴随着全球的封城封国而来,工厂随时随地会因为疫情严重而关门。物流体系也承受莫大的压力,因为所有品牌都会因为惊慌失措而作出加紧运输所有产品的决定,导致港口爆满,服务跟不上,该品牌的创意总监 Ninamounah Langestraat 补充道。有几次,品牌不得不给运输人员额外的费用,让他们帮忙在港口或者库房中寻找丢失的产品。

解决之道在何方?
面对原材料短缺、工厂关闭、运输成本增加以及奢侈品零售商的新需求,独立设计师品牌不得不加倍努力,试图按时按量交出产品,从而跟上时装发布和销售的周期。但与此同时,品牌也应积极寻找在技术、运营等层面上有效的解决方案,虽然在这方面,体量较小的设计师品牌有着其天然的劣势。
时尚生态圈平台 Bond on Bund 就提出了一套适合独立设计师品牌的 “高韧性” 供应链体系,从而让品牌面对预期之外的突发情况供应链能 “转得动、产得出、送得到”。

图片来源:VCG
Bond on Bund 的项目代表 Sissi Chu 解释道,“高韧性” 供应链需要本身有强大的抗冲击能力,运转高效,并对外部环境(政策、局势、趋势等)高度关注和敏感,拥有强大的非结构性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这一套体系要兼顾短期和长期的持续利益,具备多级供应链网络的强势掌控力,正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及创业学副教授郭薇在参加 Bond on Bund 过往活动时所说,“这不一定是效率最高或成本控制最好的供应链管理方式,但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却是能保证不崩溃、不瘫痪的最优选。”
从多个目的地采购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也将有助于品牌降低风险,但这同样对运营成本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一些独立品牌开始效仿奢侈品品牌的商业模式。纽约品牌 Partow 发现,虽然较大的奢侈品集团也有同样的采购和制造问题,但他们更能应对供应链困境,因为他们拥有庞大的单一品牌零售网络和完善的 DTC 网站,c从而可以相对灵活地调整产品交付时间表,以及推迟季末销售的时间。

图片来源:Partow
因此对于中小型品牌来说,学会控制自己的零售渠道成为了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Partow 于 2020 年推出电商渠道,去年电商销售额增长了 400%。品牌也减少了与一些供应商的订单,同时与更有灵活度的合作伙伴加深关系。
Ninamounah 则于 2021 年 11 月推出了 DTC 零售服务,这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销售情况。“如果你晚了两个月才向零售商发货,那已经是季中促销了。然后,一个月后就是季末销售。” 在权衡利弊后,品牌必须承担营销和收购成本以推动直销。

图片来源:Ninamounah
瑞士信贷银行的奢侈品行业分析师 Ling Xie 表示,供应链通胀总体上对奢侈品利润率非常不利,但奢侈品可以通过提高价格来将该风险转嫁给消费者。她补充说,如果通胀持续上升,强大的定价能力可以让奢侈品品牌在未来采取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定价的行动。
香奈儿、路易威登、古驰等重量级品牌就从去年开始纷纷提价,以应对供应链问题。专家们一致认为,对于独立品牌而言,如果没有确立鲜明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主导地位,就不可能有提高价格的空间。
Partow 还指出,其实供应链问题受苦的不仅仅是品牌。“与我们合作的所有供应商和供货商都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多米诺效应。当你与意大利工厂的老板交谈时,很多人面对现状也都非常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