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国之重器当自强】康平纳: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看“未来工厂”什么样?

发布时间:2022-05-07  阅读数:10404

【国之重器当自强】康平纳: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看“未来工厂”什么样?



国之重器当自强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作为大国重器的关键核心技术,是化缘要不来、花钱买不来、市场换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
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是我国纺织产业未来的发展重点和方向,纺机“十四五”指导性意见指出,要增强行业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聚焦六大重点工程,推进十个细分领域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区域协同的产业布局,持续推动纺织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纺织行业尤其是纺织机械行业要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工作放在首要工作来抓,既要把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作为今后发展的明晰的、主攻方向,又要率先发力,尽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推进纺织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为此,本刊公众号推出“国之重器当自强”系列报道,旨在讲好纺机行业的技术创新故事,进一步凸显纺织装备在行业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所肩负的巨大支撑作用。

图片


随着人工智能、设备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VR 等技术手段的革新,工业制造将越来越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机器正逐步代替人工应用在生产领域,制造的概念也将被重新定义。未来工厂究竟是什么样子?康平纳给出了答案。


利用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利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跨界融合,康平纳推出了全国纺织行业首个康平纳智能染色工厂,塑造了我国纺织染整行业智能制造自主民族品牌,开创了中国纺织染整行业智能制造的新里程。


染色合格率98% 减少用工80%康平纳智能染整系列设备技术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市场的垄断。其中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是我国纺织印染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制造的重大突破。荣获2014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纺织机械史上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整个工厂被分成智能染色区、机器人作业区、中央控制室等板块,通过构建智能化生产系统、网络化分布生产设施,只需要技术人员启动既定生产程序,就能实现生产过程全智能化。康平纳董事长陈队范表示,以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为技术基础创建的全球首个筒子纱智能染色工厂,是国内淘汰印染落后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首选。


陈队范谈到,筒子纱智能染色工厂与《印染行业规范条件(2017 版)》明确指标相比,吨纱节水70%、综合能耗降低45%,拥有自主知识产权66 项,其中发明专利27 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图片



坚持科技创新 巩固基础产业


未来中国将是轻奢侈品的重要市场,高品质服装如高品质的毛粗纺服装作为轻奢侈品服装的重要载体必将迎来新的市场机遇,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度越来越强。


毛纺作为康平纳基础产业,多年来坚持科技创新。康平纳高档毛纺面料被评为山东知名品牌,以新产品叠出、高品质时尚而闻名行业,高档毛纺面料更是被评为山东知名品牌,年均推出新产品600 多个。


范介绍,依托建设的50 家智能染色工厂,康平纳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大的适用于色织、针织等高端纺织品市场的优质色纱供应商。康平纳高档毛粗纺面料作为品牌服装的首选面料,针对市场总量而言,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公司已推出面料产品十二大系列上千个新品种,毛纺产品品质达到国际优等品标准,历年被评为行业精品奖、优质产品奖,自2008 年起,康平纳毛纺连续被列入中国毛纺、毛针织行业竞争力10 强。2020 年,康平纳还入选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引领国内毛粗纺休闲面料最新潮流。


图片



创建1+N 智能印染管理新模式


康平纳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创新基础上,立足于筒子纱染色全流程智能化关键生产设备研制,通过实现筒子纱染色过程中关键装备的智能化技术提升,确保我国筒子纱印染装备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图片


为解决区域性智能染色共享工厂集中管控、色纱生产行业上下游互联互通问题,打破共享生产模式中的信息孤岛,发挥共享工厂最大共享效应,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智能技术,开发分布式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多层次统一生产管控系统、设备远程运维管理系统、工艺与配方智能分析管理系统等,实现区域性智能染色共享工厂的数据汇集、信息共享、资源优化,创建智能管理云平台。实现对个区域性智能染色工厂的协调创新、集中管控,保障区域性智能染色共享工厂的高效安全运行,提高运行效率。


通过智慧印染系统与云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康平纳真正实现了共享工厂共享效应,既降低共享工厂的综合运营成本,又降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销售和购置成本,创建色纱染色智能管理新模式,实现了筒子纱染色行业上下游产业的资源共享、协同制造,同时可推广应用到布匹、坯布、散纤维染色等行业,提升印染行业的人工智能运用能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印染行业的融合发展,带动行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图片



加大科研投入 吸引技术人才


谈到公司的研发团队和创新机制,陈队范说,公司重视人才引进、培养和人才梯队建设,通过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东华大学、山东大学、青岛大学等合作单位共建研发平台,引进培养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技术带头人在技术研究与开发方面的引领、集聚作用,引进专业人才。中心实行传、帮、带模式,鼓励有能力的科研人员到合作单位培训学习,或出国交流,对年轻人培养不遗余力,建设出一支学术思想活跃、学科知识面广、科技攻关能力强、专业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高层次科研队伍。


图片


科技创新,以人为本,陈队范表示,公司积极探索技术创新激励机制,采用股权、晋升、奖金、利润提成等各种要素参与分配的新的激励方式和方法,在分配方式上给予技术人员倾斜。加大成果转化奖励,研发人员按比例提取成果销售利润,实现成果长期收益。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