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领带(Cravat)作为西服搭配中最能体现细节和品味的配饰,不但可以满足正式场合中的社交礼仪需求,也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个人气质。
在视觉表现力方面,领带又时常可以成为整套装扮中的点睛之笔,也往往决定着西服整体效果的协调性。
“领带”的发展历程
关于领带的起源一直众说纷纭,其中较为普遍的一种说法是,17世纪的克罗地亚人把“领带”这一概念带入了法国。

在战场上,领口的标识可以帮助士兵们快速分清敌我,统一的制式盔甲花费极高,“领带”这种简单方便的标识很容易就推广开来。
收紧的领口也可以起到防风效果。还有一种说法是,脖颈处的遮挡可以让士兵在面对刺来的长矛时减轻心理上的畏惧。
此外领巾布可以用在战场上擦拭武器盔甲,如今领带常见的条纹型图案,也是源于领巾擦刀时留下来的血痕。

法国路易十四继位后的继续推广,让“领带”这个国王所钟情的配饰很自然地在贵族间流传起来,在脖子上围一块白布成为了法国贵族们的时尚。领带的法语名为“cravate”,这个词也是从”croate”(克罗地亚人)衍生出来的。现在的德语、法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等语言中,“克罗地亚”一词仍有着“领带”的含意。
经过时间的打磨,领带慢慢演化成为男性在正式场合的重要服装配饰。克罗地亚政府也在 2008 年将每年的 10 月 18 日定为“领带日”,并在当天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
18、19世纪,欧洲各国服饰中的领部装饰

1850年左右,西服作为运动服被采用,发展至1870年,领带成为了一种与西装搭配的不可缺少的装饰物。
根据一些服饰专家的分析,领带正好像胸衣、裙子一样展现了人们的性别特征,象征着两种富有理性的责任感,也体现了一个严肃守法的精神世界,而这恰恰是当时男性们所追求的。这个时期的领带形状为带状,通常斜裁,内夹衬布,长宽时有变化,颜色以黑色为主。

领带的常见系法
01
四手结
Four in hand knot
四手结是最容易操作的打结方式。细长的领带结,适合宽度较窄的领带和大部分的衬衫领子。
02
双环结
The Double Knot
双环结适用于细领带,营造出的淡淡时尚感,非常适用于年轻的上班族。该领结的特色在于第一圈会稍露出于第二圈之外。

03
温莎结
The Windsor Knot
因温莎公爵而得名的领带结,是最正统的领带系法,也是难度系数较高的一种打法。打出的结成正三角形,饱满有力,适合搭配宽领衬衫和脸比较圆的人,用于出席正式场合。这种打结方法不适用于面料过厚的领带。
04
Old Bertie结
这种打结方法保留了不对称性,相对温莎结来说没有那么正式,可以形成饱满而个性的结。


领带的主要分类
按照使用场所分类
领带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个系列
01
行政系列
适用于办公场合,图案以圆点、斜纹、格子为主,质料讲究,以优雅大方见长。
02
晚装系列

03
休闲系列


04
新潮系列
来源|Tigerhood 《领带的历史小课堂》、iCourt法秀、搜狗百科、法律人那些事、蝉事、YOHO潮流志、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