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十四五”新阶段,纺织工业发展面临诸多复杂的内外因素,在“双循环”和“高质量发展的语境下,为行业转型升级提出更高要求。棉纺织作为中国纺织工业产业链上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行业,近年来行业转型发展成效显著,期间离不开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对行业持续的引导、监测和专业服务。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聚集了全国棉纺织、色织、牛仔布等大型骨干生产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会员企业生产的纱、布、色织布(含牛仔布)工业产值占全国棉纺织工业总产值约70%。为及时跟踪棉纺织企业运行状况,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专业部门每月对企业、集群经营状况进行及时沟通、汇总、分析形成行业专业报告。其中“月度分析报告”涉及260余户棉纺织企业及全国约15个产业集群数据,纺纱产能合计占全国棉纺织行业的比重约60%,具有行业代表性。“行业景气报告”主要核心数据是行业景气指数,该指数采集全国近500家次棉纺织企业参考国家制造业PMI等指数制定方式,通过对多个主要指标加权计算得出,当指数高于50,表示棉纺织行业本月景气程度好于上月,低于50则表示本月景气程度不及上月。“市场大调查”则是对全国主要棉纺织相关市场进行全面大调研所形成的当月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每半月一次)。三大报告具有权威性、专业性的决策参考价值,《中国纺织》官微将开始持续定期进行合作刊载,以馈读者。
【本月综述】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棉行协)跟踪数据显示,2022年4月,市场需求低迷,购销乏力,国内棉花期货价格震荡走高,现货价格回落,棉纱、棉布价格下跌,设备利用率下降。
与3月相比,4月棉纺织企业原料采购、消耗及库存下降;纱、布产量及销售量下降,库存增加。
4月,跟踪企业原料采购环比下降3.13%,原料中原棉采购量环比下降3.17%,其中进口棉采购量环比下降39.14%;非棉纤维采购量环比下降3.07%。4月,ICE棉花期货仍处于上升通道,郑棉期货跟涨,但下游需求低迷,国内棉花现货价格走弱,棉纺织企业因开机不足,减少对原料的采购。
从原料价格看,4月,外棉价格继续上涨,国内棉花价格回落,内外棉价差倒挂幅度加深,企业进口棉采购积极性大幅降低。4月30日,郑棉期货主力合约21770元/吨,环比上涨15元/吨;国内标准级棉花现货价格22180元/吨,环比下跌370元/吨;cotlook A指数166.05美分/磅,环比上涨9.5美分/磅,折1%关税价格26870元/吨,环比上涨2550元/吨,内外棉价差倒挂4710元/吨。粘胶短纤价格上涨,4月30日价格为14300元/吨,环比上涨1000元/吨;直纺涤纶短纤价格相对平稳,4月30日价格为7850元/吨,环比上涨80元/吨。跟踪数据显示,棉纺织企业原料消耗量环比下降1.39%,其中,原棉消耗量环比下降1.77%,非棉纤维消耗量环比下降0.79%。截至4月底,原料库存环比下降5.77%,1-4月累计同比下降25.12%。其中,原棉库存环比下降4.94%,1-4月累计同比下降27.57%;非棉纤维库存环比下降8.14%,1-4月累计同比下降16.86%。原料价格高位波动,纺织企业受资金紧张及避险情绪上升等因素影响,原料随用随买。
跟踪数据显示,纱产量环比下降3.56%,1-4月累计同比下降0.33%;布产量环比下降2.51%,1-4月累计同比增长4.44%。
截至4月底,跟踪企业纺纱设备利用率93.35%,环比下降1.0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2.10个百分点;织造设备利用率91.85%,环比下降0.8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17个百分点。其中,纺纱设备利用率高于85%的企业占比79%,环比下降7个百分点;织造设备利用率高于85%的企业占比72%,环比下降9个百分点。在疫情冲击叠加下游消费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订单稀少,纺织企业减停产增加。
跟踪数据显示,4月纱、布销售量环比分别下降4.64%和8.41%,库存环比分别增长8.15%和4.59%。市场购销冷清,纺织企业库存不断累积,疫情封锁防控对企业生产及发货存在一定影响,纱、布价格与原料价格持续背离,呈下跌态势。4月30日,32支纯棉普梳纱价格28220元/吨,环比下跌565元/吨;30支纯粘胶纱价格18220元/吨,环比上涨360元/吨;32支纯涤纶纱价格12550元/吨,环比下跌400元/吨;全棉坯布32*32 130*70 2/1 47"斜纹价格6.06元/米,环比下跌0.14元/米。

根据对集群情况的跟踪调查,4月集群生产运行情况与行业基本一致,设备利用率下降。
一、设备利用情况
跟踪数据显示,4月集群内开工企业数量同比下降3.6%,从业人员数量同比下降22.0%,其中规上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同比下降19.9%。集群企业设备利用率平均在66%左右,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其中规上企业在67%左右。跟踪集群纺纱产能同比增加6.6%,织布产能同比增加3.9%。产量方面,集群企业各类纱线产量1-4月累计同比下降8.1%,其中规上企业累计同比下降10.3%;布产量累计同比下降0.6%,规上企业累计同比增幅与集群企业一致。原料价格高企,纱、布价格未涨反降,棉纺织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剧增,持续亏损。目前疫情对企业原料采购及产品销售仍造成一定影响,企业通过降低开机控制库存。随着上海的逐步解封,市场期待下游需求尽快恢复,短期看市场仍维持弱势行情。本报告数据均来源于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涉及260余户棉纺织企业及全国约15个产业集群数据,纺纱产能合计占全国棉纺织行业的比重约75%,具有行业代表性。
【本月综述】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棉行协)跟踪重点企业数据显示,2022年4月市场购销缓慢,与3月相比,营业收入增速下降,营业成本比重上升,出口交货值占比提升,利润下降,亏损企业增加。跟踪数据显示,2022年1-4月棉纺织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同比增长9.2%,增速较1-3月下降2.9个百分点。
1-4月棉纺织企业营业成本累计同比增长8.31%,增速较1-3月下降2.0个百分点;营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91.8%,较1-3月增加0.7个百分点。1-4月集群企业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累计同比由正转负,分别下降3.4%和 5.2%。跟踪数据显示,1-4月棉纺织企业出口交货值累计同比增长9.1%,较1-3月下降2.5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为10.7%,较1-3月增加0.1个百分点。
1-4月集群企业出口交货值累计同比下降6.8%,降幅较1-3月扩大1.4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为5.9%,较1-3月增加0.5个百分点。跟踪数据显示,1-4月棉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增速较1-3月下降5.0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为13.9%,较1-3月下降1.1个百分点。
1-4月棉纺织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9.6%,降幅较1-3月扩大3.6个百分点;利润率3.4%,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较1-3月提高0.2个百分点。
1-4月棉纺织行业亏损企业数同比增长62.9%,较1-3月增加38.4个百分点;亏损面28.93%,较1-3月收窄2.1个百分点,同比扩大11.2个百分点。
1-4月集群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增速较1-3月下降0.5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2.3%,降幅较1-3月扩大17.3个百分点,降幅明显高于跟踪重点企业。总的来看,通胀大幅飙升、股市下跌,全球经济增速及前景明显下滑,市场消费预期不足,动力下降,终端服装库存增加。国际棉价暴涨,东南亚部分纺织企业利润降至十年来最低水平,生产陷入困境。 近期国内棉花价格大幅低于国际棉价,加之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国内纺织产品出口。本报告数据均来源于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涉及260余户棉纺织企业及全国约15个产业集群数据,纺纱产能合计占全国棉纺织行业的比重约75%,具有行业代表性。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