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民国美女,你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风华绝代的黑白老照片,还是影视剧里风姿绰约的名媛贵妇?
上世纪二十年代,一种叫做“月份牌”的日历年画,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滩兴起。
传统年画除了神像就是民间故事,月份牌作为一种风靡上海的新型年画却不同,光鲜亮丽的时尚女郎,以及当时的上层社会生活,是它的常见题材。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画上美女,那就是——香艳。她们身着华丽服饰,体态丰腴,摇曳生姿,巧笑倩兮。
人人都喜欢美女,月份牌一经上市,就受到各个阶层的热烈追捧。
画着民国美女的月份牌,无疑是当时大上海别样风情的一个剪影。
自然地,也有一批画家,因画月份牌而涌现出来,声名鹊起,人称“月份谢”的谢之光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个。
1899年出生的谢之光,家境并不宽裕,14岁,全家跟随父亲从浙江老家迁往上海,开了一家小煤炭店来维持生计。
但谢之光自小喜爱绘画,天赋甚高。来到上海后,他有幸师从周暮桥——中国月份牌画家第一人,学习国画、油画。
17岁,他考入上海专科美术学院,开始系统学习西洋画,受到张聿光、刘海粟等名家赏识,画技突飞猛进。
虽然谢之光早年就具有职业画家潜质,但画家的开始往往与清贫相伴,背负着一家人的生计重担。谢之光在毕业后放弃了纯粹的画画,而是投身香烟广告业,进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从事广告设计。
广告画师,是个让正统画家不屑一顾的行业,但是谢之光可以放下身段并暗下决心,既然要做一行,就做到极致。他将西洋画的透视原理与色彩浓淡过渡等技法运用进传统题材,使画面如彩色照片般鲜艳逼真,大受市场欢迎。
彼时月份牌因商家的大规模使用,已成为广告画的代名词,谢之光给南洋兄弟烟草创作的月份牌,使其公司的卷烟销量得以迅猛增长,在当时社会引起了极大反响。各品牌烟草公司慕名而来,邀请谢之光绘制月份牌。
一时间,卷烟在十里洋场销路大开,日化、电器、橡胶等行业也纷纷排着队,拜求谢之光的一张广告画。
当时,谢之光一张广告画能卖出500大洋的天价,其兄弟姐妹全靠他一人供养。
年仅二十多岁,谢之光就在上海滩广告界名声大振,独特的“月份牌流派”,自他的老师周暮桥开创。机缘巧合下,由他接过老师衣钵,将月份牌画在上海滩发扬光大。
谢之光一生画过许多美女和明星,其中有一位叫方慧珍的上海名妓,是他画过最多的女子。
他们因月份牌而结识时,谢之光已娶了一位银楼老板的女儿做夫人,并育有一儿一女。但夫人潘锦云酷爱打牌跳舞和谢之光有着完全不同的志趣爱好。认识方慧珍后,两人常常相对独处就是一天,渐生情愫,两心相悦。
谢夫人发现了这段恋情后大闹一场,竟表现出了与当时女子截然不同的果敢决绝。她果断选择离婚,远赴澳门,后来嫁给了一个富商。谢之光和方慧珍也冲破了世俗偏见,结为连理。
方慧珍正值芳华,但是嫁入谢家后,便深居不出,将两个孩子视如己出。
此后的人生无论是怎样的境遇,她都做到了始终对他不离不弃,谢之光病逝后,方慧珍抱着丈夫的遗像不吃不喝。三周后,她也追随他的脚步离开了人世。
“月份谢”不只画月份牌,他早年便“没钱时画广告,有钱时画国画”,笔法采中西之长,别具一格,尤擅仕女画。
新中国成立后,谢之光在民国时期积累的声望使他成为中国画院首批画师。
然而年代变了,他再也不画上海滩那些香艳的月份牌美女,而是将画笔转向工人、农民、社会建设,这些更符合时代发展的场面。
谢家也不复旧上海时的锦衣玉食,一家人仅靠谢之光每月50元的工资过活,晚年的谢之光罹患肺癌,度过了人生贫病交加的一段时光,但在清苦的生活中,他却愈来愈超然物外,不再让钱财来左右自己的生活。
他兴之所至,洒脱落笔,夫人想吃鸡蛋却没有钱买,他就拿着画去换,但对于喜爱他画作的普通人,他又可以慷慨相赠,分文不取,于是每天到他家来索画的人甚至在门口排起了长队。直到病逝前一个月,他还坚持作画送人。1976年9月,谢之光与世长辞,女儿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他枕头下的200元钱,这是谢之光为自己仅存的一点丧葬费用。
晚年的谢老,虽然得以在时代的变迁中保全自己和家庭,但是他也深知属于自己的时代过去了,一切超然,只是对人生境遇不可知的妥协与接纳。
只是他不知道,时至今日,海内外拍卖市场上,他的作品,仍然是藏家竞相追逐的对象,他的名字,依然被一代一代的后生提及。文化部和文物部门规定的各时期代表作品不准出境者的画家名单中,谢之光亦赫然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