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未来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

发布时间:2022-06-16  阅读数:10328

未来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


❑ 导 读


数字化浪潮下,各行业均在加速变革,园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更需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


图片
全文共计3190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近日,华为结合超过500家客户智慧园区的实践经验,发布了《未来智慧园区白皮书2022》。白皮书描绘了智慧园区“三阶四级”演进路径,阐述了以 ICT 能力重新定义园区网络、园区中枢和园区生态,提出了智慧园区“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方法论。

智慧园区发展趋势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社会新需求的驱动下,智慧园区也一直在发展和演进着,我们从智慧化程度的视角,把智慧园区的发展总结为“三阶四级”。智慧园区1.0“初始级”的特征是智能化基础设施基本构建,实现基于垂直系统打通的单点智能,如基于人脸识别的闸机通行、基于摄像头的安防监控等,它们可以基于单系统提供相应的智慧化功能服务,目前我国大多数园区还处在智慧园区1.0阶段。

图片

园区1.0向园区2.0跃迁的本质是从传统垂直系统架构向基于数字平台的分层架构演进的过程,数字平台是园区“发展级”的先决条件;而“发展级”向“成熟级”的发展过程是依托数字平台,不断积累数据、使用数据、完善服务的过程,当平台能力、数据积累和应用发展到高级阶段,AI融入园区的方方面面后,智慧园区将再次迎来质变,发展到智慧园区3.0阶段,智慧园区将进入全新的阶段,实现园区全要素聚合和全场景智慧,成为一个基于数据自动决策、自主学习、自我进化的有机生命体,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全新的服务体验,为社会带来新的价值。

智慧园区的发展与演进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随着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应用与深度融合,智慧零碳园区、全场景智慧园区、全生命周期生态共建等成为园区发展新趋势。

  • 智慧零碳园区:智慧零碳园区是建立在数字化全面赋能的智慧园区基础上,在园区规划、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中系统性融入碳中和的理念,以数字化技术赋能节能、减排、碳监测、碳交易、碳核算等碳中和措施,推动园区“源、网、荷、储”云化统一管理和调度,促进园区低碳化发展、能源绿色化转型、资源循环化利用、设施集聚化共享,实现园区内部碳排放与吸收自我平衡,生产、生态、生活深度整合的新型智慧园区。

  • 全场景智慧园区:全场景智慧是智慧园区发展的新阶段,智慧园区的全场景智慧,不是一时一地的局部创新与智能,而是随时随地的全流程联动;不是单兵突进的孤立应用,而是融合贯通的聚合服务,体现在数据融合、场景联动、敏捷创新等方方面面,让智慧可以呈现在园区的每个角落,实现对园区全域的精准分析、系统预测、协同指挥、科学治理和场景化服务;全场景智慧实现的核心支撑离不开智慧大脑、智慧应用、智慧平台、智能联接等层面的协同。

  • 全生命周期生态共建园区:传统园区建设要经历项目规划、建设、运维/运营等多个阶段,并且已经形成了不同参与主体较成熟建设流程。智慧园区从建设理念和内容上有别于传统园区,智慧园区在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很多环节的衔接与管理方式尚在摸索和完善过程中,包括运作机制、盈利机制、协同机制、价值评价等方面尚未形成成熟体系。在众多利益相关方参与,对园区智慧建设经验和技术能力越来越高的要求下,覆盖全生命周期、多方联动的生态化共建变得尤为重要。

智慧园区顶层设计


园区的智慧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是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将复杂对象简单化、具体化、程式化的过程,涉及多层面的技术融合、服务联合、管理联动及实施协作,顶层设计的核心价值是从园区实际情况和业务发展需求出发,帮助园区所有者梳理和明确项目建设的三个核心问题,即“在哪里、去哪里和怎么去”,通过顶层设计实现智慧园区统筹布局“一盘棋”,自上而下推进智慧园区的建设和后续运营工作,最终实现智慧园区的“珠峰之旅”。

白皮书总结出智慧园区顶层设计“三步走”的方法:
  • 第一步,洞察与现状分析,通过内外部现状及趋势的深度分析,识别园区智慧化建设过程中的实际痛点和需求,确定总体目标和愿景。
  • 第二步,园区智慧化蓝图架构设计,并通过关键场景设计和用户旅程串联,细化解剖蓝图设计中涵盖的智慧化功能点。

  • 第三步,实施路径规划,分析约束条件和落地建设的资源需求,将蓝图总架构逐项、逐层分解,形成重点项目清单及投资匡算,确保实施规划与总体目标、场景设计内容保持一致。

智慧园区建设


实现智慧园区建设的主要障碍不再是技术,而是思维和方法。在建设智慧园区的过程中,要从工程项目建设的视角,转向数字化转型的维度去思考、去筹备及建设。工程建设更多关注建设的内容、成本、周期;数字化转型则更多关注建设的目标和业务价值。

智慧园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园区业务能力,将分散在各系统的数据孤岛进一步整合,将已有的信息化成果逐渐统一到一个平台,实现业务统筹管理及业务应用的快速开发及部署。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仍是智慧园区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智慧园区业态丰富,需求多样,各种技术应用层出不穷,对于园区建设者,如何在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使数字技术能平滑演进支持业务的发展,成为每个建设者思考的重要问题。

在智慧园区的建设中要坚持“主干稳定,末端灵活”的原则。以联接和平台为主干,以应用和弱电智能化系统为末端。应用的开发需要基于主干的平台提供算力及数据,弱电智能化系统需要基于主干的联接与平台进行数据的融合。

智慧园区建设内容以业务为导向,通过ICT技术重新定义园区网络、重新定义园区中枢、重新定义园区生态,推进园区数字化和智慧化进程。

智慧园区运营


运营是瞄准业务目标,围绕业务流程开展的持续性、周期性的业务管理活动。

智慧园区的运营是园区全生命周期的落地阶段,是园区服务提供、价值创造和智慧化赋能的实现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园区运营方需要围绕业务场景,依托融合共享的园区大数据,开展持续运营,才能更好地使能智慧园区价值显性化,实现建设目标。同时,通过运营的积累,持续迭代演进,创新业务场景,进而实现新的运营模式,使能智慧园区价值最大化。

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我们可以把智慧园区相关的运营工作,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

  • 业务运营:以园区核心业务为对象的运营,如产业园区的产业招商、产业发展;会展中心的展位招商、展馆布展;制造园区的日常产品供应、生产制造管理等活动。业务运营是以服务核心业务为目标。

  • 园区运营:以园区安防、设施管理、能效管理等场景为对象的日常运营活动。通过智慧园区相关场景的运营,营造绿色、安全、智慧的园区环境,支撑园区相关主营业务的顺利开展。

  • 设备运维:以5G、网络、数字平台等ICT基础设施为运营对象的运维管理活动,如保障日常办公网络的稳定运行等。通过设备设施日常运维,保障园区ICT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

具体内容如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转载自:数据观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