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商务西装”广泛地见于经济类媒体和报端,而且成为男装企业开发产品和引导消费的卖点。然而国际着装惯例中,并没有“商务西装”这一称谓。也许有人认为“Business Suit”就是“商务西装”的意思,也仅仅是从“Business Suit”的字面意思直译而来。《现在汉语服装词》中把它解
释为“办公套装,日常穿着的服装,普通服装”,由此可见“商务西装”的解释就显得概念模糊并且具有误导的嫌疑。其实他的语境是“可用于商务的西装”,这其中有确切的内涵,核心的内容就是在商务中正确使用Suir、Blazer和Jacket。
按照“THE DRESS CODE”国际着装规则,Suit(西服套装)是指上下同质同色搭配的西装,无条件搭配的特点,在西装中更加正式(但不是正式礼服)。既可以适用于公式化场合,比如婚礼仪式、葬礼仪式,又可以出席公务、商务正式场合,公务、商务的常规场合(主要指日常办
公)。可以说Suit(西服套装)完全可以用于商务,但不能叫“商务西装”,否则在国际社交中就可能误导商务以外不能使用。
Jacket(休闲西装)是具有更为自由搭配方式和个性表达的西装,上深下浅、上浅下深的着装搭配都可以,更多的时候是不系领带。他的社交取向往往用于公务、商务的非正式场合,同样也可以用在公务、商务的休闲场合,如提供商务伙伴的度假、出行、旅游等。也完全没有,因为商
务而产生“商务西装”的意思。
对于西装这一舶来品,我们往往注重形式,却忽视了背后的文化制度——“THE DRESS COAD”。而这一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场合(TPO)穿着不同服装的番制,已经成为一种发达社会文明与秩序的标签。
我们加入WTO、成功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等,国际化和高层次的社交活动也越来越多。“穿正装”的提示频繁地出现在请柬中,但没人知道它真正的含义,“穿正装”被普遍认为就是穿西装。
1、请柬上出现“Suit”表明场合为“较正式”,如果说时间是晚上,较为正式和隆重的场合,那么你就可以穿着黑色套装或深蓝色的西服套装,白色衬衫、细条纹领带、黑色袜子和皮鞋。
2、如果是非正式场合,有一定的娱乐成分在里面,请柬中会注有“jacket”提示,可以选择藏蓝色的布雷泽西装和休闲西装,可不系领带,这两种类型属于一种社交级别主观判断的理性表达。但绝不是穿夹克、牛仔裤之类的服装赴会,不管你个人的职位和职业背景如何都是如此。
3、如果是正式场合,请柬会有明确提示,绝不是“正装”的表达。而是它塔士多礼服、董事套装、燕尾服、晨礼服等这些确切的惯例而规范的表达语,给与会者正确而可靠的着装指引。当然知情的情况下或非主宾,也可以选择全天候的准礼服黑色套装和深蓝色西服套装。
4、社交场合,比如打高尔夫球、赛马。着装的选择就转向户外服系统。Polo、斯特嘉姆、利发儿、巴布尔等属于户外服的经典,他们在运动场和下任可以表达出“正装”的味道,这种味道与其说是“正装”,不如说是休闲的品味和考究,这是“THE DRESS CODE”钦定的。这就需要有足够的
服装修养与智慧,因为这种场合不会发送请柬来特意提示着装要求,即使有也会用“Outdoor”(户外服)这种既笼统又专属化的语言。可见,“穿正装”犯的是想当然和缺乏国际社交规则的错误。
无论是“商务西装”还是“穿正装”,都是误读“西装”产生的后果,那么西装真正的知识生态是怎样的?
根据“THE DRESS CODE”规则,西装包含了Suit(西服套装)、Blazer(运动西装)和Jacket(休闲西装)三种形式,只要把握这三种服装的着装规则,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应对各种社交场合,可为社交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三剑客”。
Blazer(运动西装)几乎成为每一届奥运会入场式服装的首选,是因为它有深厚的体育文化背景。在成功者的衣橱中也是必备的,是因为它具有纯正的不列颠血统,更重要的是它美好的传奇故事、标志品味的名贵符号(讲究的搭配、表现贵族的金属纽扣等)和能从正式礼服到最休闲化的
搭配空间,是这种西装得天独厚的选择。
Jacket(休闲西装)伴随着现代人包括商务、公务的休闲娱乐时间的增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主要是它具有自由的搭配方式和充分自我表达的创作空间。由此可见西装“三剑客”的修炼,几乎成为中产阶层普修的功课,和进入成功社交场的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