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疫情防控”“高质量发展”“双循环”“双碳目标”等语境下,纺织行业、企业克服重重外力影响,实现了“十四五”阶段的良好开局。
进入2022年,内外环境变化更加剧烈,国内疫情发生频次增多,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行压力巨大;外部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以“稳”字当头,如何“行稳”?短期我们要打好组合拳,长期我们要拿出杀手锏,而这些都需要“创新”,需要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战术、创新的模式、创新的管理,而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创新的精神。
6月27日,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五届一次理事会五届一次常务理事会上公布了“2021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名单,授予王兰喜等20位同志“2021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荣誉称号。
百年变局,唯创新不破;时代考验,显使命担当。本刊公众号特别推出2021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系列报道——创新者说,走近这些肩负使命的创新者们,分享他们的创新秘笈,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苏州震纶棉纺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各类高品质再生纤维纱线的现代化企业,旗下三家全资子公司和一家合资公司,拥有员工2500 余人,总产能达170 万锭,年销售额超100 亿元,位居全球再生纤维素纤维纱线细分领域之首,成为最具行业影响力的现代化纺纱企业。
沈耀华自2011 年起担任苏州震纶棉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管生产、产品质量、销售等企业各项经营管理。任职十年间,沈耀华带领公司团队,从市场份额、智能制造、品种开发、品牌建设等各方面战略布局,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引领震纶迈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震纶生产的各类高品质纱线不仅品种丰富,绿色、环保、时尚、无污染,更远销美国、欧洲、南美、东南亚等市场。其中,震纶生产的赛紧纱线已经成为多家全球知名服装品牌粘胶针织面料指定用纱。
“我所认为的创新,就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或者做别人没在做的事。不是一定成功,但努力尝试了很多次以后,可能能够获得成功,这就是创新。”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政协委员, 吴江创二代薪火工程班长……身为新一代纺织接班人的代表,如今已就任苏州震纶棉纺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沈耀华对创新有着自己的理解。

与时俱进,创新优势摆脱平庸

近年来,震纶棉纺已经成长为国内领先,省内最大、最先进的生物质纤维纱线材料研发、制造企业,充分发挥装备智能化、数字化以及技术研发的优势,在生物质纤维材料差异化制造及特种再生纤维素纤维纱线的研制水平居国内同行业前茅,公司2020 年市场占有率2.2%,江浙沪市场占有12.8%,领先于同行。
“我们的工作,可以说是主动的,又是被日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所推着走的。如果我们安于现状,我们的优势就慢慢被削弱,最后沦为平庸,直至被淘汰。所以无论是什么时期什么阶段,我们都在不停地去找寻新的竞争优势。”沈耀华这样说。

双碳落地,绿色工厂转型升级

在“碳中和、碳达峰”的双碳愿景下,过去的一年里,震纶朝着绿色、生态、环保、可持续这个方向,不断地丰富和推广企业自身的新产品。在全年满产的情况下,实现产销100%,销售额提升了20%以上。
对此,沈耀华抱有清晰的绿色生产理念:“我们在2021 年重点推动了零碳产品的落地和推广。通过与原料厂家,认证机构的深入合作。使用原料供应上的零碳原料,配合震纶的太阳能清洁能源,生产出零碳的纱线,供给下游客户,并更好地推广给终端用户,更好地践行我们的环保理念。”
目前,震纶棉纺已超过50 万纱锭的生产能力,年产各类纱线八万余吨。公司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纺纱设备,连续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安全性能好。震纶的纱线产品已发展到粘胶、涤纶、莫代尔、天丝、再生纤维、环保纤维,混纺系列等七大类五百余个品种,是国内纺纱工艺最齐全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纱线生产商。近年来获“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江苏省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守信用重合同企业”等资质。“震纶”商标先后被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荣获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最具影响力产品品牌”称号。2020 年,震纶入选江苏省第一批绿色工厂。
2022 年,纺纱行业中仍然将持续出现产能新增,但与此同时,竞争也会愈加激烈,常规产品将面临更加残酷的成本比拼,差异化产品则需要更多依赖创新研发和市场推广。基于这样的前瞻和预判,沈耀华对震纶的要求也在提升,企业自身一定要在这两方面不断创新和升级,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身为年轻一代领军人,沈耀华深知,2022 年还将面临全球疫情反复、国际环境的日益复杂、以及贸易竞争加剧等各种困境。因此,“我们每一个企业,都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产品竞争力,才能在国内和国际竞争中生存下来,并获得长久的发展。”
关于创新人物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