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疫情防控”“高质量发展”“双循环”“双碳目标”等语境下,纺织行业、企业克服重重外力影响,实现了“十四五”阶段的良好开局。
进入2022年,内外环境变化更加剧烈,国内疫情发生频次增多,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行压力巨大;外部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以“稳”字当头,如何“行稳”?短期我们要打好组合拳,长期我们要拿出杀手锏,而这些都需要“创新”,需要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战术、创新的模式、创新的管理,而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创新的精神。
6月27日,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五届一次理事会五届一次常务理事会上公布了“2021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名单,授予王兰喜等20位同志“2021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荣誉称号。
百年变局,唯创新不破;时代考验,显使命担当。本刊公众号特别推出2021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系列报道——创新者说,走近这些肩负使命的创新者们,分享他们的创新秘笈,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近年来,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坚决履行国企责任担当,始终创新求变,锐意改革,在全力打造根植于服装行业的时尚科技集团、致力于健康消费的知名品牌企业的征程上不断前行,成果颇丰。2021 年,北京铜牛被评为“中华老字号”企业。并在北京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作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主动求变
深度创新适变未来

“当前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人工、原料、能源、出口贸易等挑战严峻,作为企业,只能主动求变,适应环境的变化,降低影响。我们主要是从产品服务以及业务管理模式上推进创新。”作为铜牛创新带头人,贾晓彬通过整合资源,加强品牌建设,积极拓展BLESS 和TOPNEW品类,有力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为铜牛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首先,以产品和服务创新推进市场拓展。加强艾草纤维、石墨烯等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开发出的抗菌、保暖、阻燃等功能性新产品在品牌和内外贸市场均取得了较好成效,新产品收入同比前两年有较大增长。同时,结合市场需求变化,整合研发和设计资源,加强文化融入,突出时尚科技功能,铜牛职业装定制和铜牛曙光校服业务发展较快。
其次推进信息化、数字化,以数字化研发设计引领市场拓展和业务提升工作初见成效。在北京2022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时定制口罩、制服、火炬手服装服务保障中得到了冬奥组委领导的充分肯定;“铜牛校园”订制系统成为了链接家长学校供需服务的核心平台。加快供应链基地的跨区域布局,远程ERP、MES 管理系统提升了跨区域的产业链布局效率,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成本、原料、能源和进出口等风险因素影响,实现了业务的持续增长。
此外,他紧抓北京打造全球数字标杆城市机遇,积极探索数字化融入,顺应消费升级和服装纺织科技趋势,通过电子试衣镜等增强客户体验,拓展推广渠道;进出口数字工作室推进数字化研发设计,投入使用Style 3D 虚拟设计打版系统,成效显著,先后荣获“全国纺织行业创新型班组”和“北京市技能大师工作室”。不仅如此,他还充分利用铜牛信息公司上市优势,加快以云计算中心为核心的大数据业务投资建设和拓展,云集成、云安全和基于SAAS 层面软件开发与实施等新业务快速发展,获得了多家大客户订单,成为了业务增长重要动力。
在贾晓彬的推动下,如今铜牛集团正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持续推动品牌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逐步建立完善。以集团公司市级技术中心为管理中心,以研发中心和创新工作室为主体、以项目为纽带的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初步成型,铜牛集团获得中国服装行业百强企业、“十三五”中国针织行业优秀科技创新企业荣誉。

提升品牌影响力
国企有担当

为了寻求更大发展空间,多年来,铜牛在贾晓彬的带领下,在推进个性化定制、职业装定制等,服务国企保障的同时,还积极推进“科技守护健康”的理念,进一步扩大品牌消费群,有力提升了铜牛品牌的影响力。“在北京2022 冬奥制装和冬奥赛时定制口罩的项目上,铜牛的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有特殊的意义。”贾晓彬介绍,铜牛姜钊创新工作室自2020 年开始与北京服装学院贺阳老师设计团队联合,进行冬奥制服的研发,发扬奥运拼搏精神,精益求精,快速反应,把时尚与科技融入作品,完成了16 版冬奥赛时制服样衣的设计研发制作,先后进行三次评审会,在技术上攻克了诸如石墨烯保暖科技面料的防护与防雨雪功能的兼顾、雪场报警救援警示系统安装等科技创新难题,合作方案最终获得北京2022 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制服装备视觉外观设计“金奖”,得到了国际奥委会与冬奥领导小组的一致认可,铜牛集团被授予杰出贡献奖,冬奥制装成为冬奥会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而更值得铜牛人骄傲的是,铜牛集团承担为北京2022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生产定制口罩以及火炬手服装的重任。为此,铜牛成立工作专班,全力以赴,不计投入,克服重重困难,在极短的时间内修改设计、制作样品,创新研发了医用防护口罩的全自动生产线,并创新改进了材料。首次成功实现口罩包装袋的“零污染、全降解”,充分实践了习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办奥”理念,为北京2022 冬奥盛会奉献了铜牛力量。
不仅如此,铜牛集团还积极践行国企担当,主动作为,加大与航天科技合作,以“铜牛太空科技联合研发中心”为基础,铜牛产品助力“天和空间站”和“神舟飞船“再度飞天。特别是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贾晓彬还积极推进城市副中心张家湾设计小镇相关项目,致力于打造全球创新资源,创新设计生态体系,共同构建全国领先的创新设计资源整合平台。未来设计园区将作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办公区,助力城市副中心的“两区”建设。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支持科技创新的扶植政策企业利用率较低,除了企业对信息了解不够深入及时外,相应的申请程序和回报要求可能也让有的企业望而却步。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要加强政策培训宣讲、行业创新方向指导和资源信息对接、产业链企业联合创新等方面的支持。”对此,贾晓彬表示,当前面对新的挑战和诸多不确定因素,企业既要看到疫情冲击下市场预期的严峻挑战,更要看到中国经济自主驱动的澎湃动力,全社会期望稳定发展的坚强决心。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推进的关键之年,恰逢铜牛集团建厂70 周年暨组团25周年。面对未来发展,贾晓彬表示,今后铜牛集团将保持创新引领、稳中求进的战略定力,坚持以品牌为引领,与科技、文化相融合,不断完善创新体系,积极利用数字科技、品牌模式、绿色发展赋能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通过推动产品服务和业务运营模式持续创新,来实现企业更大发展。铜牛创新,永远在路上。
关于创新人物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