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疫情防控”“高质量发展”“双循环”“双碳目标”等语境下,纺织行业、企业克服重重外力影响,实现了“十四五”阶段的良好开局。
进入2022年,内外环境变化更加剧烈,国内疫情发生频次增多,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行压力巨大;外部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以“稳”字当头,如何“行稳”?短期我们要打好组合拳,长期我们要拿出杀手锏,而这些都需要“创新”,需要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战术、创新的模式、创新的管理,而最重要的还是要坚持创新的精神。
6月27日,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五届一次理事会五届一次常务理事会上公布了“2021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名单,授予王兰喜等20位同志“2021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荣誉称号。
百年变局,唯创新不破;时代考验,显使命担当。本刊公众号特别推出2021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系列报道——创新者说,走近这些肩负使命的创新者们,分享他们的创新秘笈,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在民营企业居多的纺织行业里,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是为数不多的国企。2021 年公司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8%,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259%,实现自营出口同比增加127%,实现纳税总额同比增加71.5%。这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充分证明了国有企业在纺织领域的创新力与竞争力,而作为一把手的戴俊自然是“火车头”。
作为2021 中国纺织行业年度创新人物,戴俊对创新有着怎样的理解?戴俊表示:“企业创新不一定就是创造,更多的应该是改进。我认为,创新就是当下纺织企业应对不确定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持久动力。”

技术创新 真抓实干

2021年戴俊带领江苏悦达纺织坚持“高端针织纱线”和“高端家纺面料”两个供应商的市场定位,紧扣市场、产品、质量、效率、成本、研发、人才、内控、党建、文化等企业运营管理主线,坚持科技创新,打造核心优势;坚持产品创新,开拓细分市场;坚持管理创新,提升品质形象;坚持文化创新,提高品牌影响力。
在戴俊的带领下,2021 年江苏悦达纺织开发新品纱线146 只,新品面料63种,以“五类特色纱线”“1+4 坯布”“四超面料”产品为代表的新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2.8%,贡献了70% 以上的公司毛利。
众多新产品投入市场的背后是江苏悦达纺织不断增加的研发投入。2021 年公司研发经费投入达到超历史的3.16%。2021 年公司科技项目立项达77 项;“范公堤纱”“悦聚纺”“优摩纺”等自主技术及纱线、多色纬大提花织绣面料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等一批项目通过技术成果鉴定,申报发明专利11 件,实用新型专利7 件,授权26 件,申报各类项目36 项,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十大类创新产品和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自主研发能力显著提升。
戴俊不仅重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对创新成果转化也非常重视,坚持把成果转化作为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不断完善成果转化机制,以研销一体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自主技术市场推广等特色做法,推动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管理创新 动真碰硬

在管理创新上,戴俊动真碰硬,将“五制”改革向基层班组长推行,基层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激发;为提高员工积极性,实施差异化的薪酬分配方案,探索微团队、项目制、设备工时等机制革新,员工收入同比增长16.8%。
在营销创新上,戴俊着力推进了供应链营销、产业链协同营销、互联网营销,构建渠道和产业链竞争优势,营销收入同比增长31.8%,创历史新高。
2021 年公司实施的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纺纱项目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在戴俊的领导下,公司仅用4个月时间,实现一期5.3 万锭搬迁项目投入试生产。
除此之外,戴俊创新推动欧化家纺印染项目落地,高质量推进并实现月产量突破百万米,初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家纺产业链,迈出了悦达纺织产业布局的重要一步。

国企责任 创新发展

作为国有企业的领导者,戴俊始终坚持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感,始终将党建引领和安全环保工作摆在第一位,严格落实“双体系”和统筹疫情防控,连续多年开展“一日捐”活动,广泛开展帮扶行动,全年困难帮扶超百人次,投入资金近百万元。
对于2022 年行业内外环境发展趋势的看法,戴俊表示:“行业发展确实遇到了诸多困难与瓶颈,用工难、疫情反复、双碳减排、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海运费以及国际地缘政治紧张等都是企业发展需要面临的不利形势,而且不少影响因素在当前已经有所显现。”但尽管需要面对种种不确定性挑战,戴俊认为,“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始终是传统纺织行业实施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加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必由路径。”
据悉,下一步江苏悦达纺织将在以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方面,加快实施智能化转型升级,按照“T”型发展思路,深化“高端针织纱线”和“高端家纺面料”两个供应商定位;另一方面,也将加快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智能纺纱、差别化纺纱、织造、印染、家纺定制等多个场景,按照“整体设计,分步实施,不断完善”的原则,逐步实现悦达纺织公司数字化转型。
而对于企业发展面对的实际困难,戴俊建议政府和行业组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预警机制,包括企业如何策应“双碳”目标,加快绿色低碳转型;要重视全社会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在当今智能化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推动员工技能素质提升尤为迫切,要鼓励高技能人才的发展政策支持;加快纺织智能制造和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进程。“这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建议多引导、多试点,为纺织企业提供借鉴。”戴俊表示。
关于创新人物
文章来源:中国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