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色彩 | 藏在诗意里的色彩,一起领略中国传统雅色的独特魅力。

发布时间:2022-07-28  阅读数:11299

色彩 | 藏在诗意里的色彩,一起领略中国传统雅色的独特魅力。

近几年,酸性未来色、流体渐变色等具有科技感的色彩逐渐成为设计中的流行配色。


流行色代表着新兴视觉,但精美雅致的中国传统雅色也是设计时不可忽视的元素。带领大家一起领略中国传统雅色的独特魅力。


图片


古人从自然风景和生活情趣中汲取灵感,赋予了传统颜色许多美丽的名字,荼白、天青、胭脂、藕荷、朱砂、雪青、栀黄......这些写在诗里的颜色,是中国人定义颜色的独特方式,蕴藏着流传了千年的东方审美和古老智慧。


图片

接天莲叶无穷,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绿色,是独坐幽篁里的静,是接天莲叶间流淌的生机,是白毛浮绿水的活泼与明丽。


图片
图片


宫墙靡靡,庭筱绿差差。

——郑元祐《送杨季常山》


红色,吉祥喜庆、热烈祥和,是中华文化的底色。


图片
图片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黄色,是丰收的颜色,我们可以从中觅见秋冬的影踪。


图片
图片

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

——李商隐《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


蓝色,鲜明而静谧,沁人心脾。


图片
图片


暗暗淡淡,融融冶冶黄。

——李商隐《菊花》


紫色,旖旎清雅,无论淡紫还是深紫,都有执着、淡泊、含蓄之风韵。


图片
图片

中国传统色,是古人观察山川日月、草木鱼虫记录下的风雅,也是融于生活的诗意。夕阳薄雾笼罩远山所现紫色,名为“暮山紫”;黎明时分高空天色,即“东方既白”;黄河水色金黄闪光,称作“黄河琉璃”;“花是深红叶麴尘”“揉蓝衫子杏黄裙”……色彩是诗人眼中的风物。


传统色来自天地万物的具象,也来自古人心灵的意象,是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语言。


图片



图片


“颜色”其实在古代最早的时候并不是指颜色,而是代表“容貌面色”的意思,到了唐朝,才开始以“颜色”一词作为自然界色彩的统称。


图片


由于唐朝当时国富民强,文化开放包容,关于衣食住行的文化艺术美学需求也空前繁盛,衍生了最具代表的唐三彩、草木染、唐妆等,同时也缔造了中国的最早颜色体系概念。


图片


中国传统色彩重视色彩的意象,追求的是“随类赋彩”、“以色达意”,没有确定的概念。所以不使用色相、明度、纯度这三要素定义色彩,而是用正色、间色来区分。


图片

中国传统五色环


正色就是原色,古代原色以“阴阳五行”学说中五行,水、火、木、金、土,分别对应黑、赤、青、白、黄作为色彩象征,称为五色体系。


古人认为这五种颜色是最纯正的,只能从自然界提取原料制作,其它任何色彩相混都得不到,因此这五种颜色就是正色。


图片


赤:红色,是一种鲜艳的颜色,象征着吉祥喜庆,从周朝开始,“赤色”便是中国正统。天子朱批、贵胄朱门、宫门红墙,均以红色代表富贵。


图片


青:青色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有生命的含义,象征着坚强、希望、古朴和庄重。晚明时期,天青色的“柴窑”是文人心中的梦想。


图片


黑:所谓天地玄黄,黑色在《易经》中被认为是天的颜色。从原始氏族社会到大秦王朝,黑色一直都是人们崇尚的颜色,黑色包揽了中国文明的源头。


图片


白:白或称素,清洁纯正,是西方之色。白色,故宫汉白玉栏杆的一道道记忆,也是徽派建筑中的视觉呈现。万物之始,大道为至简,而色彩简至为素色。


图片


黄:黄色五行属土,象征中正帝统。汉以后的历代王朝,黄色以近金色的灿烂成为皇家专用色彩象征,平民百姓不得以赤黄为衣。


图片


间色是正色按照五行相克的规律两两调配得到的结果。红、绿、紫、碧、骝黄五种颜色为间色。


不过,由于五间色本身还能再生成间色,所以间色的数量是非常大的,但由于间色不够纯粹,所以重要性不高,等级比较低,对它们的使用也就没有限制。


正因为如此,古代中国的色彩才会那么繁荣,像什么天水碧、海天霞、月白、胭脂、青黛等色彩几乎都是间色。


图片


图片


中国的传统色彩,在几千年的持续更迭中,经历了由简到繁的生长历程。每个颜色都凝结着古人的智慧,以及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中国传统色彩体系,融合了自然,宇宙,伦理,哲学等观念,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色彩文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来源:CandS设计工作室


中国传统雅色蕴含着国人丰富细腻的情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的沉淀,在设计时,我们或许可以试试从中国传统雅色中寻觅更多的设计灵感!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