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纺织行业也是如此。近期的露营之风,可谓吹遍大江南北,顺带把户外面料带火了一把。
8月9日,牧高笛发布了2022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均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其自有品牌运营业务增长势头尤为迅猛。
值得注意到,钢铁大王沈文荣旗下“沙钢系”在二季度大举买入牧高笛股票,两个平台的合计持股比例已超4%。
据牧高笛2022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67亿元,同比增长61.34%;实现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111.80%。分季度来看,牧高笛一季度营业收入为3.274亿元,同比增长56.06%;净利润为3677万元,同比增长73.38%。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5.399亿元,同比增长64.72%;净利润为7639万元,同比增长137.09%。
牧高笛上半年业绩增长主要源于自有品牌运营业务发力。报告期内,公司外销(OEM/ODM)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18亿元,同比增长24.81%;自有品牌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6亿元,同比增长182.25%。
自有品牌运营业务方面,牧高笛线上(自营)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248.81%;大牧(露营装备及周边的品牌产品)线下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341.04%。
报告期内直营店和加盟店的盈利情况
上半年,牧高笛核心子公司衢州天野户外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衢州天野)和浙江牧高笛户外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牧高笛)的业绩均不错。其中,衢州天野实现营业收入4.17亿元,净利润1637.18万元;浙江牧高笛实现营业收入3.47亿元,净利润4681.45万元。
在半年报中,牧高笛也对露营产业的前景进行了阐述。公司表示,国内露营成假日、周末的热门休闲生活方式,户外露营装备及周边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阅读延伸:
央视调研:卖爆了!一天100万匹,满负荷生产,都赶不上订单增长速度
露营这个新全民生活方式已经火出圈了,对于纺织行业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
帐篷、天幕、睡袋、吊床、露营桌椅……露营装备中有着丰富多彩的纺织产品。
露营作为一种休闲旅游方式在今年大热,相关户外用品大卖,不少企业从中嗅出了商机。
露营市场火热
造伞厂转型做帐篷
浙江上虞的崧厦街道被称为“中国伞城”,市场上号称“三把伞中,就有一把出自这里”。由于制作工艺接近,现在很多伞企也在做帐篷。
在浙江绍兴的一家老牌制伞企业,展厅内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露营帐篷。负责人徐建树表示,这里的传统伞业公司多为外贸代工厂,利润率相对较低。跨界造帐篷,也是瞄准了户外用品客单价相对较高。近年来露营热兴起,加上帐篷与伞的制作工艺接近,他们在2019年就开始转型生产帐篷等户外产品。今年更是需求井喷,满负荷生产都赶不上订单增长的速度。
在当地另一家生产企业,工人们正在熟练地进行布料缝制。90后负责人韩浩杰表示,上半年他们销售了50万顶帐篷,目前还在持续招工。随着竞争者持续加入,企业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创新设计。
伞企造帐篷,当地的面料企业也在积极研发新产品,用于各种帐篷。一家面料企业的负责人韩女士介绍,这里一天生产100万匹,原先是制伞的面料销售比较多,今年企业露营面料销售占比已经从15%提升至60%以上。(央视财经)
露营兴起,利好纺织行业
近年来,本土露营相关企业的业绩突出。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显示,2021年,海外市场对我国毡布/帐篷的需求旺盛,出口额达44亿美元,同比增长49.6%。近期,协会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运行简况》中,2022年一季度,我国篷、帆布行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以上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20.4%和37.2%,其中,5.5%的利润率为行业最高水平,毡布/帐篷产品的出口额达到13.7亿美元,同比增长31.7%。
疫情时代下,在旅游出行受到影响的情况下,露营一跃成为后疫情时代生活方式顶流,火到“中国伞城”跨界造帐篷,需求井喷,满负荷生产都赶不上订单增长的速度;此外,因社交属性而迅速出圈的飞盘,在短时间内就迅速俘获了一大批年轻人用户。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背后,运动服饰与功能性服装俨然已成为市场新热点。
文章来源:全球纺织网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