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古今“职业装”大观(中篇 · 秦汉至隋唐时期)

发布时间:2022-08-24  阅读数:12778

古今“职业装”大观(中篇 · 秦汉至隋唐时期)

图片

文章来源:星球研究所


图片


点击此处阅读(上篇 · 史前至秦汉时期)


 03 

穿上多元

秦汉-隋唐

在巨大的西安地下秦始皇帝陵中

埋藏着的近8000个形态各异的兵马俑

是这个短命王朝服饰制度

现存最好的真实写照

展现着2000多年前的大秦风度

(每一个兵马俑的面部表情都栩栩如生,摄影师@赵斌&刘兆铭&张天柱,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图片

图片

图片


它们均穿上衣下裤

此种形制在战国时才大规模出现

中原地区的“裤”本无裤裆
必须穿长衣以防走光

(“裤”的形制演变,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图片

当时的北方游牧民族善于骑射

均穿窄袖上衣以及合裆裤

受草原文明冲击的赵国为了强化军队

做出了一项惊世骇俗的决定

推行“胡服骑射

(匈奴人物形象示意,绘画@刘永华,摄影师@陈金延&刘玉生,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图片

胡服非常便于日常活动

一经推广便风靡全民
赵国的军事实力因此突飞猛进
这便是中华服饰史上第一次大变革
(秦人物形象示意,绘画@刘永华,摄影师@张天柱&路客看见,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图片


随着国家版图的扩张

多元交融的趋势更加显著

高端的纺织品远销欧亚

其中能够织出文字的“铭文锦

便在新疆地区多有发现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臂”伴随着丝绸之路从蜀地来到新疆,摄影师@刘玉生,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图片


魏晋南北朝时起义与动乱频发
十数个草原民族南下中原
中华大地自此迎来了全方位的大融合

(魏晋南北朝人物形象示意,其服饰面貌已焕然一新,绘画@刘永华,摄影师@核桃蛋&柳叶氘,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图片

胡服登上殿堂且裤口越来越大

有的用1米左右的锦带绑缚

形如今天的喇叭裤

(弹琵琶陶俑的时尚穿搭,摄影师@傅鸿超&陕西历史博物馆,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图片

图片


腰带上的“带钩”
渐渐变为本用于在马背上固定马垫
更为牢固的“带扣
(“带钩”与“带鐍”原理示意,摄影师@动脉影,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图片

游牧民族用于在腰间

悬挂各种小物品的“蹀(dié)躞(xiè)带”

也被中原人佩戴

(“蹀躞带”结构示意,上面可配置自卫武器以及“护身符”等,堪称多功能腰带,摄影师@樊小喆,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图片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
处处是刀光剑影与权谋争斗
玄学和道家成为避难地
士人们极爱穿着宽松的衫子
甚至将头发散开呈现着不羁的姿态
(请横屏观看《竹林七贤图》节选画面,摄影师@柳叶氘,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图片

少了礼制的约束
人性得以自由伸展
女性同样喜爱飘逸的服饰
腰带中束上多条飘带
走起路来蝶飞燕舞煞是迷人
(莫高窟供养人画像,摄影师@孙志军,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图片

连雕刻的佛像

都受到了此类服饰的影响

从粗狂雄健变得飘逸秀美

(云冈石窟佛像上衣物的褶皱宛若刚从水里出来的一般,摄影师@郎建强

图片

至公元8世纪

空前富强的大唐帝国更是达到了融合的巅峰

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之来往

都城中云集了各色人等

(当时的唐都长安是国际大都市;下图是陶骆驼载乐舞三彩俑,摄影师@柳叶氘,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图片

外国商人与使臣

穿着形式各异的服装招摇过市

令人目不暇接

塑造出异彩纷呈的社会面貌

(当时的外国人来自高昌、龟兹、疏勒、契丹、靺鞨、印度、新罗、日本等等;下图是穿豹纹裤的彩绘牵驼黑人俑,请滑动查看彩绘胡人牵驼木俑,摄影师@柳叶氘,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图片

图片


男性流行戴幞头

脚穿长靴

(幞头戴法及种类,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图片

外穿左右开衩的“缺胯袍
再在腰上系革带
(唐代官吏及侍从形象示意,绘画@刘永华,摄影师@柳叶氘&孙志军,制图@汉青/星球研究所
图片

女性的服饰则更加多样

女扮男装竟成为风尚

大胆将个性张扬

(唐三彩男装女俑,其是否为女俑仍存疑,摄影师@动脉影&朱金华,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图片

图片


上衣下裙的“襦裙

取代了深衣备受贵族女性宠爱

(陶彩绘女俑,摄影师@苏李欢&李文博&动脉影,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图片

图片
图片

有的裙腰高至胸部以上

外罩清透薄衫并挂上披帛

(《簪花仕女图》中贵妇们赏花游园的场景,创作时间上部分学者持宋代说,摄影师@Wikimedia Commons,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图片

有的戴上帽檐加缀纱网的“帷帽

在风中飘摇着美丽的面庞

(彩绘骑马戴帷帽仕女俑,摄影师@柳叶氘,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图片

裙子种类超越前代

绣绘的纹样花式繁多

完美显现唐代女性的丰腴身材

唐玄宗宠爱的杨贵妃

所穿“石榴裙”曾令众人为之颠倒

(请横屏观看《虢国夫人游春图》节选画面,虢国夫人为前面的“男性”还是后面的女性尚有争议;虢国夫人是杨贵妃的姐姐,她们的生活非常豪奢,图片来源@Wikimedia Commons,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图片

布料花纹则受外国文化影响

融合出了典型的唐风式样

宫廷与民间均多为采用

(唐代纹样示意,其中宝相花是佛教莲花纹与唐代的牡丹结合,联珠纹受波斯萨珊王朝影响,摄影师@核桃蛋&柳叶氘,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图片


唐代的服饰文化被其他国家吸收借鉴
至今仍焕发着无尽光彩
(日本画作上的女性颇具唐风色彩,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


这真是一个如今看来都令人诧异的时代
极度开放、极度包容
处处体现着人们因国家强盛而产生的无与伦比的自信
(女俑,摄影师@柳叶氘&苟秉宸&动脉影,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跌宕起伏的历史长河中
这种自信却未能持续下去
服饰形制逐渐回归典雅
磨去了大唐盛气
同时也意味着它将愈加精致
愈加成熟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