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开放麦 | 时尚北京 共同追求“核心价值迭代”​

发布时间:2022-08-30  阅读数:16050

开放麦 | 时尚北京 共同追求“核心价值迭代”​

图片


2022中国服装论坛 开放麦 时尚北京专场


寻找“品牌新时代坐标”

共同追求“核心价值迭代”

见解与实践的碰撞

开启有利于商业、社会和环境的创新跃迁,

共同感知时代新机遇,用品牌价值,引领生活服务方式!


图片

(嘉宾从左至右为:《时尚北京》杂志主编 贾扬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 王文生北京大华时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孔海燕、北京大德和隆庆祥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 燕云云



Q
&
A



图片

Q:北京时尚产业近期的发展现状与大事迹。


A:今年全国服装企业一百强,分销售规模、利润总额、销售利润率。北京在百强名单的排名当中排第四,排在了广东、福建和上海的前面,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而且数量之多,以及我们进入百强的这些企业它们的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的合计都创了历史纪录。这可能和我们大家感觉的,这几年北京首都重新定位,一般制造业疏解环境不匹配,但实际上是非常令我们行业高兴的一件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优质的产业资源是往优质企业聚集的,同时它们的规模和盈利能力是在明显增强的,至少在全国的比较下数据体现是增强的。


同时北京时尚产业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可能我们只是从制造的产业端看它的规模,产业链是完整的,但今天北京的时尚产业除了过去优质的制造部分留下来,包括今天两个企业家品牌,包括时尚的传媒、时尚的设计、时尚的文化,这些挖掘工作实际上比以前要系统的多、深入的多,成果也多的多。


图片

Q:对品牌怎样理解?进一步来说,我们应该怎样在现在多元立体的市场环境之下,打造具有独特审美和先进能力的中国品牌?


A:我在从业过程中采访过大量的服装服饰品牌,据我观察,它们的产品设计基本上是通过细致观察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就是市场调研倒推出设计的元素,把他们认为消费者所喜欢的产品推向市场。逻辑是他先观察了消费行为,倒推出消费者的喜好,看似是非常精准的观察消费者之后的设计,是对行为表现的观察,而且是逻辑推理出来他们会喜欢什么东西,不能从认知层面,只是从审美层面去对消费者进行更深的推理和了解。


同样我们也看到现在出现了不少平台式的跨越各个领域的产品品牌,无论在平台上添加任何其他的商品,也都是在完整的统一里面,消费者在这里只要去选择产品功能和价位,完全不用考虑它的款式、颜色、造型,这些跟审美相关的元素,因为平台里已经帮你选择完了,通过消费者研究做的跨界多元设置之后,你吸引的消费者就不是简单的消费者了,他可能是你的粉丝,很多人都不会离开,因为在最深层次的认知层面已经绑定他了。而且据我自己的学习和了解,人的审美意识一旦形成,几乎很难再改变,很难再进化,在你的一生当中它几乎是不进化的,也就是说原始形成之后就是这个样子。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设计师他年轻时候喜欢什么样的感觉,他到老了还依然保持这种设计,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


所以我想说的就是,如果我们品牌想做多元化的探索和发展,怎么保持风格的统一是挺难的事,特别是你可能要跨界,像苹果卖手机还卖音乐,这个跨度非常大,但是他们有非常共同的关联,就是共同的审美意识和感知观。我们要做的跨越多元化是不是能够从最高层次审美来向下推导,形成统一的风格,这样它可以比较牢固的吸引消费者,而且消费者可以围绕生活所有需求来发展产品,它都逃不掉价值观和审美和所形成的外延。


图片

Q:随着近几年消费观念的迭代,很多中国品牌被越来越多年轻人所喜欢和认可,其实这对中国服装品牌的生长无疑带来了非常有利的环境,本土的创造力也在不断地爆发,北京也有很多的上市公司以及新消费品牌活跃在市场当中。在这样的前提下,因为这种情况北京的营商建设和品牌的营销布局是不是也随之产生了一些深刻变化?


A:最近几年消费的迭代,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年轻人对中国本土品牌认可越来越高,新国潮热对于中国本土品牌来说是非常好的发展机会。从北京营商环境看,一个是北京四个中心的新定位,去年北京率先提出了要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这确实为中国本土品牌发展自己品牌的能力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引导和政策平台。


北京时装周我一个特别喜欢的口号,就是“为中国本土品牌提供把握时尚话语权的机会”,这充分展示了我们对整个本土品牌提供展示自己的好平台。另外北京政府在方方面面,北京市的东南西北都在不断地培育集聚化的公共场景,比如说望京小街,还有三里屯的太古里、西单等等,还有很多我可能说的不全,这些都是政府一直在主导打造一站式消费体验场景,这些从营商环境来看确实给了本土品牌非常好的机会和机遇。


我们是一个具有68年历史的老国有企业,在确定多品牌差异化的品牌战略,满足国内消费者年轻化的需求,有些品牌是年龄大些的消费者更钟情,另外我们也需要消费年轻化,要满足消费者的年轻化需求,我们有年轻的品牌。还有一些高定,也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因为市场的变化确实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冲击,但是我们还是要坚守初心,积极地拥抱变化。


在营销方面,我们一方面要运用新的信息技术,打破时空界限,我们提出全时段、全客群营销,除了传统线下门店还在继续做,但确实受疫情影响完全打造了体验性场景。另外一个还是在线上,比如做直播,传统的电商像天猫、京东一直在创新,加入抖音、小红书,利用视频的营销我们也一直在做。充分的利用新的信息技术,能够快速的把我们产品和目标客户双方连接和触达,我们很快发现他的需求,利用新技术满足客户的需求,能够让我们中国的本土品牌融入大的环境,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喜欢和传达我们本土品牌的理念。


另外在产品方面也要很快的创新,像论坛其他一些特别年轻的品牌,它们在挖掘自己的品牌文化,还有它们树立品牌愿景的时候,完全是围绕消费者的兴趣,有的很小众,有的很大众,对于我们国有企业的品牌,在产品方面还是要专注工匠精神,把产品做好。像昨天有一位老总说的,产生服务的永远是产品,要深耕产品。在深耕产品方面除了工艺等,科技创新的材料也要引用进去,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也是北京老企业的优势挖掘北京和企业的文化,我们这些年也一直在挖掘,也在做跨界,利用品牌文化的经验来做跨界。


在这种变化的时代,任何一个品牌,无论是新品牌还是像我们这种老一点有历史积淀的品牌,都需要在文化产品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地适应环境变化,同时用好的元素引领一部分的消费,来把中国本土品牌做大做强。


图片

Q:在推动企业创新体系作为有利实质变革的过程中,一定需要为品牌成长,为世界级品牌建立坚实有力的基石,这块石头需要什么要素变得更稳、变得更高。


A:作为一家老字号企业,也是一个民族服装定制品牌,我是非常感同身受,能够感受到中国服装品牌创始人迫切的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愿望。同时我也非常能理解这些创始人与各个企业家们的艰辛和决心,如果说中国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以后,国家在劳动力以及人民币,以及各种成本要素的发展下,目前在世界上是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但是我们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大国寡品。


未来我认为服装品牌如果想破圈的话,一定要有品牌力。做品牌,通过昨天各位老师的分享,品牌力首先要关注高价值的年轻人群,与年轻消费者站在一起。第二,是各位老师讲的与艺术结缘,挖掘传统文化艺术。第三,要坚持文化自信,包括前面说的好多品牌事件,要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第四,作为服装人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变革。


第二,我们的供应链一定要集中核心优势,把全球化的供应链做起来,同时可以从生产、研发、质量、速度方面完善各种体系。


第三,做品牌要长期坚持,流水不争先后,真的是滔滔不绝,我也知道中国的服装企业家要坚持做有点不容易,但是因为是正确的事情,未来相信我们的品牌一定会走出国门,打造属于中国的奢侈品品牌。



文章来源:中国服装论坛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