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热点 | ​2021年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为1.54%,纺织业仍需提高

发布时间:2022-09-05  阅读数:11350

热点 | ​2021年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为1.54%,纺织业仍需提高

8月31日,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联合发布《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图片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家财政科技支出稳步增加,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强度持续提升,基础研究占比明显提高。2021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再创新高,达到2.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4.6%。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经济体,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1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44%。这一水平居于发展中国家首位。

2021年纺织行业(含纺织、纺织服装(服饰)、化学纤维制造)规模以上企业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515.4亿元,比上年增加45.8亿元,增长9.75%,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0.99%。从国家统计局行业分类看,纺织业R&D经费为231.7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0.87%。纺织服装、服饰业R&D经费为114.4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0.75%。化学纤维制造业R&D经费为169.3亿元,R&D经费投入强度1.64%。


纺织业R&D

纺织服装、服饰业R&D

化学纤维制造业R&D

经费(亿元)

投入强度(%)

经费(亿元)

投入强度(%)

经费(亿元)

投入强度(%)

2020年

231.4

0.99

105.8

0.76

132.4

1.66

2021年

231.7

0.87

114.4

0.75

169.3

1.64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首席统计师李胤解读说,2021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为6.50%,比上年大幅提升0.49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新高。高等学校是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第一主体。2021年,全国高校基础研究经费为904.5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对全社会基础研究经费增长的贡献率达51.3%,成为拉动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快速增长的关键力量。

2021年,企业R&D经费占全国的比重为76.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稳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175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7%;高技术制造业企业R&D经费5684.6亿元,增长22.3%,投入强度(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为2.71%,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

分产业部门看,高技术制造业R&D经费5684.6亿元,投入强度为2.71%,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 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的行业大类有5个,为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5个行业的经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的比重为51.2%。

工信部规划司司长王伟表示,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

《纺织行业“十四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国纺织规模以上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要达到1.3%。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理工大学校长陈文兴认为,当前,中国纺织工业产业规模已然成为世界第一,技术创新的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但是颠覆性、原创性成果还是偏少。纺织行业科技创新的研发投入强度低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其中特别是针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强度,而且这种趋势还在延续。他提出,要重视纺织科技的投入创新,特别是国家级基础纺织类科技平台的建设,重视纺织类的基础项目,重大科技基础项目的立项,引导大型企业向基础研究倾斜。

2021年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

 

R&D经费

(亿元)

R&D经费投入强度

(%)

合 计

17514.2

1.33

采矿业

370.5

0.63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43.3

0.43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92.9

1.02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34.1

0.57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29.6

0.94

 非金属矿采选业

29.8

0.69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40.6

1.85

制造业

16914.3

1.46

 农副食品加工业

348.8

0.63

 食品制造业

156.6

0.72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65.2

0.40

 烟草制品业

25.3

0.21

 纺织业

231.7

0.87

 纺织服装、服饰业

114.4

0.75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104.0

0.91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90.1

0.88

 家具制造业

102.0

1.23

 造纸和纸制品业

136.1

0.90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95.6

1.24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107.6

0.73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188.3

0.34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857.1

1.03

 医药制造业

942.4

3.19

 化学纤维制造业

169.3

1.64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518.1

1.7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52.6

0.81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906.7

0.94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475.3

0.68

 金属制品业

683.0

1.37

 通用设备制造业

1119.1

2.27

 专用设备制造业

1035.4

2.77

 汽车制造业

1414.6

1.61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620.2

3.35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818.1

2.10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577.8

2.43

 仪器仪表制造业

313.3

3.21

 其他制造业

66.3

2.34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58.6

0.62

 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20.6

1.28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29.4

0.24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84.2

0.23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26.8

0.21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8.4

0.44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