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枝
侗族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湘、桂、黔三省交界处。在其民族文化中,侗族刺绣与侗族大歌、侗戏作为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地推动着侗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前一章节我们介绍了侗绣的制作方法,这里我们来介绍下侗绣的纹样分类。
侗绣的纹样类型
刺绣纹样也可以看成图案,而图案通常是由点、线、面组成。点构成线、线构成面、面构成体,此外在侗绣图案中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色彩。图案的出现远比文字来的更早,原始的人类在没有发明文字之前通过图案进行记录。图案的表达方式是直接的、明确的、生动的。侗绣纹样来自于他们的生活实践,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每一个纹样都有其深远的寓意与历史渊源。它们像一颗颗遗珠,在缤纷富丽的背后,流动着千百年的沧海桑田(图1)。
传说一元初始,开天辟地,创造日月,侗族女神萨天巴从天上撒下种子,让大地万物生长,然后孕育千万儿女,四处开放发芽。宇宙本源,早已经充满生机。
图1 侗族纹样 来源于(纹藏)—侗族纹样库
侗绣纹样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抽象与简化,是经过解构与重组的刺绣纹样。即使原本的物象并不写实,仍然有着超高的辨识度,纹样也非常美丽。在众多的侗绣纹样之中我们可以按照对象的不同分为四大类: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景物纹。
动物纹样是所有刺绣品类中都有的题材,苏绣的猫狗、湘绣的狮虎、苗绣的锦鸡等。在原始社会中,每个部落都会有各自崇拜的动物,并把这种动物信奉为自己的神灵,向神灵进行祈福赐佑,便有了图腾崇拜这一说。而动物纹便是最早出现的图案纹样。
侗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对自然的崇敬一直保留着。我们可以从他们代代相传的图案中看出来。在他们的刺绣之中有许多动物的纹样,他们将大自然中的鸟、蛇、龙、鱼、蝴蝶等动物的形态通过变形、夸张等手法制作成为刺绣,装饰在他们的衣物上。
他们热爱自然,崇拜自然,皈依自然,将自然界中美好的物象经过变形、夸张等手法,组合出独具特色的纹样,并且同一物象的刺绣纹样富于变化,有的写意,有的写实,有的简化组合,有的夸张变形,极具浪漫色彩。不管如何进行变化与组合,有几种动物纹样始终是侗族绣娘们永远不变的主题。
1. 龙蛇纹
它是侗族织绣艺术中的古老纹样。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记有“闽,东南越,蛇种”之说,可见古越人崇拜蛇。因为蛇有很强的生命力,正符合原始先民的生存繁衍愿望,因而被人们崇拜。蛇崇拜在侗绣艺术中主要体现为盘蛇纹与游蛇纹。
而龙是中华民族最具神秘色彩的图腾符号,自古以来就被各族人民视为神灵。龙的形象在侗族地区很普遍,侗族的村寨和“款”组织的旗帜上,多绣有“飞龙穿云”的图案。
盘龙纹刺绣背带盖片
来源:(纹藏)—侗族纹样库;编号:DZBD013
2. 鱼纹
在侗族人的潜意识里,鱼是“水中最洁净的工具”。鱼纹就是鱼图腾在刺绣上的表现,作为一种吉祥纹样,常见的鱼纹有双鱼戏珠、鱼龙跳跃等等。鱼纹样常常与龙蛇纹一同出现在三江侗族的绣品里,比如“龙戏珠”的旁边都会出现鱼纹。
鱼纹侗锦 来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430/14/4958641_649810515.shtml
3. 凤鸟纹
鸟纹是侗族织绣艺术中最为常见的纹饰,体现了这一族群鸟文化的遗风。古越人有崇鸟的习俗,作为其后裔,侗族人保持着“敬鸟如神,爱鸟如命”的传统。凤被视作百鸟之王,彩翼长尾的凤纹为各地区侗族人喜爱,各地侗锦、侗绣中出现的鸟纹种类丰富。三江侗女的胸兜及背带片中鸟纹大量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鸟雀或飞、或停、或悠然戏水、或回颈梳翎的奇妙形象。
鸟广西区级侗绣大师韦凤仙金凤凰金奖作品(作者拍摄)
4. 蜘蛛纹
在侗族人民的信仰中,“萨”是族群共同崇拜的对象。其中有一位叫做“萨巴隋俄”的神,在天上时是太阳的日晕,到地上之后变为了一只金斑大蜘蛛。因此侗族人们对蜘蛛的崇拜油然而生。人们把蜘蛛作为吉祥物,用来祈祷去除与远离疾病。蜘蛛纹在三江侗族的刺绣中非常普遍,一般会用作主图,再配以其他纹样进行组合。
2020第八届柳州工艺美术展(作者拍摄)
5. 蝴蝶纹
蝴蝶是最美的昆虫,被誉为“会飞的花朵”、“虫国的佳丽”,是一种高雅尊贵的象征,能令人体会到回归大自然的赏心悦目。蝴蝶也是幸福、爱情的象征,它能给人以鼓舞,让人对爱情陶醉和向往。
三江侗族的蝴蝶纹样是侗女们根据生活中见到的蝴蝶形象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来绣制的,也就形成了别具一格,形态多样的蝴蝶纹样形象。如双翅膀的造型蝴蝶出现在婚嫁鞋上,表达出双宿双飞的美好心愿。
2020第八届柳州工艺美术展(作者拍摄)
格罗塞指出:从动物装饰变迁到植物装饰,实际上是文化史上一种重要进步的象征——即生产经济从狩猎变迁到农耕的象征。侗绣传统图案中,植物类纹样表现丰富多彩,并且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和地方特色,与动物纹样交叉绣制,动静辉映,富有灵性。最常见的就是榕树花纹和各种花草纹。
1. 榕树花纹
三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生产四季长青、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榕树,也是全国著名的木材产地之一,蕴藏丰富的树木是侗族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所以侗族人对树情有独钟。
而三江地区的千年古榕尤为受到青睐,地“榕”与“龙”谐音,因此榕树又称为龙树,是侗族人民的生命树,侗族人爱榕树、崇拜榕树,希望自己的族群能如榕树般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一地区的育儿背带盖中盛行绣榕树纹,背带中心为圆形太阳纹,周边绣有四株繁茂的榕树纹,成为生命繁衍的象征。
榕树花纹
来源于(纹藏)—侗族纹样库 编号:DZBD004)
2. 花草纹
花草纹样总是与蝴蝶纹样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最经典的图案为蝶恋花。“蝶恋花”原为词调名,始于唐教坊曲,被无数词人吟诵,还因《梁祝》故事中的“化蝶”情节,表现了人间的至亲、至爱、至善与至美,所以蝶恋花纹样寓意恋人对爱情的忠贞,对幸福的向往。侗族的花卉纹样都是以花团的形式出现,刺绣时候巧妙地将“蝶”融入“花”融会布局,花团锦簇,生机盎然。
花草纹并无固定的形态,全靠绣娘们自己对花卉的喜好、观察、设计进行表达,花草纹在绣品中的主要作用是进行搭配构图,使画面饱满、舒适。花卉的品种也各式各样,有的取自于身边常见的一些花草,也有的花是绣娘们自己想象创作出来的。
笔者拍摄于柳州第八届工美展
景物纹包括有日月星辰、祖庙、多耶等。
侗族视太阳为“万物之神”,太阳纹在侗族刺绣图案中无处不在,在儿童背扇和童帽中应用最为普遍。
多耶舞是侗族的集体舞蹈,用于刺绣的多耶纹即为一排手拉手、身着盛装的侗族人民跳多耶舞的场景。
太阳纹与多耶纹
笔者拍摄于广西三江同乐侗族博物馆
几何形纹样是中国传统的主要装饰纹样,它是基于动物、植物、图腾等对象,由其具象、写实演变来的高度抽象、概括化的纹样,体现了一种形式美的内涵。
侗绣中含有大量的抽象几何纹,有卍字、#纹、回纹、铜鼓、云钩、菱钩、八角花等。
“卍”是侗家女对太阳的几何形式化,侗女用“卍”字几何形的形式来简洁地表现出太阳的光芒四射的形态。
侗族人因崇水爱井而将“#”纹引入了织锦刺绣的纹饰中。它象征着人丁繁衍,如泉水长流不息。
侗锦中的卍字纹和#纹
摘自王彦《侗族织绣》
结语
侗绣是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农耕文化的再现,表现了侗族人们铭记祖先、崇尚自然、祈福避祸,追求平和、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 本文系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广西三江侗族刺绣服饰艺术及其应用研究》(18YJAZH037)的阶段性成果,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高级工艺美术师

湖南长沙人,本科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专业,硕士毕业于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中共党员,专硕导师。现就职于广西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设计学院。
研究方向:服装结构设计、少数民族服装
主要科研:主持教育部人文规划基金一项、广西教育厅项目两项,参与省部级、市厅级项目六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拥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及外观专利数项,出版专著2本、教材3本;参与广西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和二等各一项;多次获得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老师和服装设计大赛优秀指导老师。
文章来源:华服志 志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