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场上,女孩穿上这个品牌的瑜伽裤,展示着自己姣好的身材,并且开始穿着瑜伽裤出街,为它赋予了更多的时尚属性。
正逢“全民健身日”,艾瑞咨询发布了《2022年中国年轻人群运动发展白皮书》,报告中提到,到2025年,中国体育运动产业总建设规模将有望达到5万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视日常运动与健康管理,近95%的人每周健身1次以上。
民众运动积极性不断提高,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成为年轻人的生活常态。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女性玩家们纷纷晒出自己穿着瑜伽裤和紧身衣的运动照片,安利飞盘运动同时分享一波穿搭,瑜伽裤刷屏社交媒体。
摘取自小红书
尽管关于飞盘运动还有不少争议,“飞盘媛”、“高端相亲局”,但随着飞盘热度的不断提升,瑜伽裤俨然成为最大赢家。
在这背后,是女性消费者们“悦己消费”心理的崛起。表现出女性自信、健康生活、运动社交的理念,穿着瑜伽裤逛街、通勤,成为新时代女性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
专业化运动服饰、运动社交、穿着场景增加...瑜伽消费增速显著,但这并不意味着瑜伽裤生意好做。
阿迪、耐克、李宁,越来越多的运动大牌布局瑜伽裤市场,另外淘宝上大量新兴瑜伽服饰品牌,物美价廉的瑜伽裤比比皆是。
瑜伽裤是一个极度标准化的品类,入场门槛很低,这个品类的销量增长主要来自需求量增加和头部营销曝光。是典型的标品竞争模式...
作为功能性极度标准化的瑜伽裤,这一波飞盘带动的热潮,是否会造出新的瑜伽裤运动品牌?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电商占比超过40%

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
虽然没有专门提及中国市场规模,但从财报和电话会议的一些发言可以推断,lululemon正在中国市场高歌猛进。
2022年第二季度,lululemon在亚太地区新开设了12家门店,其中有8家店开设在中国,lululemon新计划中还表示,中国大陆的门店数量在2026财年将达220家。除此之外,lululemon目前在中国经营着79家门店,其中一线城市40家,二线城市25家,三线城市14家,从一线城市到三线城市,lululemon在中国走上了稍显“下沉”的道路。
在电话会议中,首席执行官表示lululemon在中国还处于增长的早期阶段,品牌之后还将采用与在所有其他市场一致的D2C模式来发展品牌并吸引新客。
针对这一细分市场,lululemon的产品在质量与版型上下了功夫,减少了尴尬的透明度和“骆驼趾”问题,同时通过小logo、优质质感与优良剪裁版型让瑜伽裤成为可以外出穿着的时尚单品。
同时,近两年飞盘、陆冲、腰旗橄榄球和桨板等“新城市运动”在年轻人中流行,这类富有趣味、时尚度和社交属性的轻运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女性健身设备市场也在扩大。《2021年大众健身行为与消费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女性人均年消费额达6362元,同比增长近50%。
女性消费者对运动设备的需求,加上这些运动所需要的社交属性,和lululemon的女性定位与擅长的社群营销的模式不谋而合,适合运动的瑜伽裤,也频频出现在这些轻运动中。
2022年夏季,lululemon在中国举办了夏日乐挑战,有超过2000位嘉宾参与了在中国内地20个城市举办的超过60场活动。lululemon也与健身软件Keep合作,通过和大使合作推出课程吸引用户,参与人数也已经超过了10万人。众多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各地lululemon社群组织的橄榄球、飞盘等线下活动,而出现在这些活动中的运动设备也在不断反向种草。
总结:目前,全国范围内没有绝对龙头,超大规模的直营品牌尚未出现,但各地方区域范围内存在地方龙头,整个市场呈现高度分散的格局。行业内相对知名的连锁品牌主要聚集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但一线城市品牌竞争激烈,市场趋于饱和状态,行业竞争壁垒高,新品牌入局难度较大。此外,疫情加速了行业洗牌,许多规模小、规范化不足的瑜伽馆因资金流、运营能力等问题倒闭,导致市场上大量瑜伽会员等待被接盘,很多空白区域等待被填充。未来,期待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发挥规模或创新优势,品牌效应进一步扩大!
编辑 |Sue
整合自电商在线、针织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