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坚持四方联动,打好招工“组合拳”
2
聚焦四类群体,扩大招工“覆盖面”
将脱贫人员、充绒工人、外地工人和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招聘对象,破解"要招谁"难题。脱贫人员。将招工工作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相结合,把岗位推介作为就业帮扶的重要内容部署安排,通过促进就业稳收入。充绒工人。针对纺织服装行业用工缺口,通过专题招聘会、县羽绒协会广泛宣传、制作投放宣传片,加大对充绒工人的岗位推介,充分挖掘全县羽绒工人重要资源。外地工人。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易于传播的特点,向周边地区广泛推介招工信息,吸引了来自湖北、安徽、四川等地的工人到光山就业。高校毕业生。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组织企业积极参与河南省民营企业携手高校招聘活动,实现高校毕业生从校园到企业的"点对点"输送。
3
坚持四路并进,开拓招工“新路径”
扩大招工视角,开辟招工新路径,破解"怎么招"难题。传统媒体加新媒体广泛宣传。在各乡镇、火车站、汽车站、文化广场等地开展各类线下招聘会,发送宣传单1万余份;通过三大电信运营商向适龄人员精准推送招聘信息2万余条;在"光山微生活"、抖音和微信公众号开设"万人助万企"招聘专栏,开通网络招聘直通车;通过视频号广泛播放《就业不用去他乡,光山就是好地方》宣传片,扩大宣传范围。固化工作实现常态招聘。将招工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在各乡镇设置固定招工点和招工专员,保证招工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常态化进行。走村联镇上门招。联合村党组织、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精准掌握各村适龄劳动力人数和就业意向,按实际情况实行"一村进一厂"或"一镇进一厂"方式集中组织招聘会,将签约现场由企业转到镇村,将岗位送到家门口,将工人送到厂门口,做到组织精准、人群精准、服务精准。与职业院校、招工代理门店合作招。通过与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举办校园招聘会留住毕业生资源,积极引导企业与超市、便利店、餐饮店等商户合作,设立招工代理点48 个,多样化扩大招工渠道。
4
优化四项服务,织紧稳岗“保障网”
聚焦改善用工环境,做好四项服务,进一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确保工人"留得下"。提技赋能。结合"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活动,借助产教融合,实行以工代训,推动企业为员工开设技能培训课程,并帮助符合条件的员工进行技能证书申请,增加工人的获得感。专车到企。为解决部分城镇员工上下班交通问题,推动利佳服饰等公司开设上下班"免费大巴",科学设计路线,实现"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一站式服务。假期托管亲子班。为实现稳岗就业,让工人干得安心、舒心,新宝电器成立了首期假期托管亲子班,在节假日为工人子女提供学习娱乐场所,切实解决了部分工人的后顾之忧。完善福利待遇。推动企业提高员工食宿标准,兑现节假日福利待遇,落实"五险一金"制度,切实保障员工权益。
文章来源: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