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上海国潮真的不行?!

发布时间:2018-02-24  阅读数:11126

热爱潮流文化且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自己的淘宝历史订单中除了各种 Sneaker、Supreme 以及和潮流 Life Style 相关的单品外,相信也有着不少的国潮产品。


如果总结一下目前国潮的生存和经营模式可以大体概括为两种,第一种更多的是在认真的低头做事,他们努力地做好自己的产品和设计,甚至在工厂渠道和营销上的有着自己的思路和主见。而这样的品牌大多数分散于全国比如武汉,成都等地区。


另一种则可能更加让人熟悉,在某个区域内会出现诸多从设计到质量再到口碑都十分不错的品牌群体。这样的互相带动久而久之就会让消费者对这个区域所诞生的品牌和产品有着潜意识里的好感。


而这样的国潮重镇到底是哪里,经常关注和购买国潮的朋友一定早已想到是杭州,广州,这一点并不是毫无根据的,毕竟淘宝平台提供的大数据给出了相同的答案。而他们更是有着下沙里元宿这样的大环境和暗地莞这样的组织团体存在。


暗地莞的主理人们甚至开启了电影“副业”


其实对于那些对国内原创潮流品牌关注比较早的潮流爱好者来说,上海绝对是国潮最早的发源地,曾几何时被全中国潮人所熟知的那个地标:长乐路 ,虽然在今年将被整体拆除重新规划,但它的辉煌绝对不会被忘记!


即使你没有消费过长乐路上那些曾经存在的店铺和品牌的产品,但当年这条路绝对是所有国内潮人都想前来“朝圣”的地方。



一家 ACU 和一家 NPC就足以奠定长乐路在中国潮流界的历史地位


虽然长乐路的辉煌伴随最后一家已经离开这里的 NPC 的关店而走向了终结,但是在上海仍然有着一群同样在努力付出,并且想把这一切做好的品牌和主理人们存在。他们早就扎根在了这座城市中。但实事求是地说他们为什么没有像其他几座国潮重镇的品牌一样享誉全国呢?要深究问题的答案,光靠我们的猜测是远远不够的,而答案可能就在他们自己心中,而我们则希望他们说出来!



李晨对于国潮有着非比寻常的影响力,但在上海像他一样在做事的人还有很多。


LEX - 上海本土服装品牌GAON 主理人


|先和大家介绍你一下你品牌现在的发展情况或者说生存状态吧


LEX:我们品牌真正开始运营是从 2016 年夏天开始,至今差不多是 2 年时间目前至少度过了从零到壹的过程,品牌目前主要售卖渠道分为线上与线下,淘宝直营与其他 APP 分销共同销售,线下几个城市的分销买手店铺也在帮忙售卖。



| 你的品牌近期在着重做些什么呢?


LEX:目前团队已经稳定在 10 人左右,基本都是上海各大服装院校毕业并且热爱潮流文化的小伙伴,具体一点的话,因为品牌一直比较注重较为纯正的街头文化发展,17 年我们与许多 rapper 进行了合作,18年依然会继续相关的深入合作, 18 春节后,我们将会与原来的 ONSTAGE live house 合作于上海开设一家综合潮流与音乐文化的 live house 生活体验空间,届时将会有一个更开放、自由并且有针对性的场所,让我们这些诞生于上海甚至是其他城市的街头文化机构有自己的平台进行一些活动。



| 我们发现你的品牌设计中有许多包含上海传统文化元素的内容在这其中,这是你品牌会长期坚持的一个设计思路嘛。你怎么看待街头潮流与上海传统文化的结合呢?


LEX:“不分国界,无视年龄,源于市井,便是街头。”这句 Slogan 目前我感觉似乎已经比我品牌本身的名称更加的受人认可。


说到街头,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滑板,涂鸦,Hip-Hop 甚至是更多让长辈们感觉不健康的元素(偷笑),但是我认为,真真实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街头文化,是没有这些元素的,我们的童年或是现在所正在影响所有年轻人的一切,都应该是基于更为市井的元素。


比如乒乓,麻将,或是弄堂里那些游戏,虽然我们是诞生于上海的品牌,但是我们也希望能够随着品牌的发展,我们所传递的街头市井文化,也可以走出上海,走访更多的城市市井文化,从而为他们发声。



| 相信作为上海本土原创设计品牌的主理人,你应该也能感受到上海的国潮发展似乎并没有广州和杭州那样形成规模和气候。你怎么看待这件事呢。作为上海国潮主理人你是否愿意学习和借鉴下沙里元宿或者是暗地莞这样的生存模式呢?


LEX:这个确实是我们身为土生土长的上海原创品牌需要反思以及深思的一个问题,我们是一定需要学习以及借鉴来自于下沙、广州、深圳、东莞以及武汉这些先进品牌的发展模式的,


不过究其原因,我感觉无论是城市的规划,城市人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态度还有各方面业态与经济等因素都决定着这么多年,上海这个城市给人的感觉似乎更加商务,冰冷,甚至是多变一些。


所以做品牌、做文化、做原创,在这么一个城市肯定起步点就会高于其他地方,所面对的压力与挑战也是无与伦比的,再加上上海人一直以来对于自我发展,职业规划以及家庭观念的重视,别说是做潮流,感觉对于创业都要比其他城市的人来的保守,没有一个很好的契机或是更多的帮助,或许很难成就或是促使一个人或是一个品牌的长期发展,这是我作为创业者以及在这个城市生活了 30 年,经历过多家外资 500 强公司、国企以及私营企业和各种世间冷暖的普通人角度的看法。



然而,挑战与机会永远是并存的,可能在上海,供应链问题,发展成本问题,人员问题等等都能够直接给大多数人筑起一座座大山,但一旦跨越这些大山,随之而来的,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先进综合的资讯来源,得天独厚的城市资源等等,都是能够让品牌快速发展的武器,这也是我能够至今都信心满满的原因。



LEX 其实成长于服装世家,从小对做衣服耳濡目染,很多人还不知道他还有着定制高级正装的手艺。


加上这么多品牌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与试错,给我们创造了很好的借鉴与学习材料,并且,现在越来越多在上海的品牌也意识到了一些问题,愿意摈弃一些原有的发展观念,共同谋求生存,大家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反而会建立良好的革命友谊,一同前进,这也是我所希望看到并乐于参与的改变。


小熊 - 上海本土服装品牌FA2LO 主理人


| 先和大家介绍你一下你品牌现在的发展情况或者说生存状态吧


小熊:对于大家来说,我算是一个比较新的品牌吧,FA2LO 的生存状态和品牌的理念是一样的,我更希望通过品牌帮助到在各个领域中和我一样有想法有能力的人,一起更上一层楼吧。品牌的名字能脱胎于上海话“不套路”的谐音。我们的品牌会致力于打造出“高品质,不套路”的产品。



| 你的品牌近期在着重做些什么呢?


小熊:一个新的品牌还是着重于产品吧,同时我们也在做一些跨界的合作。之前我在香港和香港的玩具品牌 Steven House,谈一些合作。我们会和他的 Pinky Mons 系列玩具做一个联名,我们也会通过视频的形式去记录这个联名产品诞生的过程。最后希望在今年举办一个同时包含了我的服装,玩具,装置艺术,DJ 音乐等在一起的综合展览。




| 我们知道你曾经是长乐路上 NPC 的店长,自己其实也从一名普通的潮流爱好者一路走到今天,成为了 KOL 和品牌主理人,你是怎么看待这几年上海本土的原创设计品牌和潮流文化的发展的呢?


小熊:其实我最早从读高中的时候开始接触到潮流文化,进入到 NPC 从什么都不会到现在成为了 KOL 和品牌主理人,我觉得这些都是缘分吧。当然这中间要感谢李晨和潘玮柏两位老板。


身兼 KOL 身份的小熊有着不少狠货


在 NPC 我从店员做起慢慢地开始接触造型和市场,发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才开始做品牌。有了这些经历再去看,会发现上海本土的品牌和潮流文化发展其实是挺好的,但是目前并没有一个品牌可以真正的代表上海的潮流文化,这也是我接下来想做的一个事吧。


虽然上海有很多原创设计品牌,但真的要说代表上海潮流文化的到底是什么?没人能说的出来,我自己也想不出来。所谓的风格即使在全中国的原创潮流品牌中也没有一家能作为代表。所以我觉得产品里所代表的内容更能凸显出文化,我觉得未来我们上海品牌能通过内容让大家知道上海有许多好玩的东西并且了解到上海的潮流文化。



| 其实国内的潮流爱好者曾经对上海的原创设计品牌十分熟悉了,那时候大家依托长乐路的实体经营模式打造了诸如 NPC、FLY 等等十分知名的品牌和店铺,如今伴随着长乐路的重新规划改造,在没有实体店铺的情况下,你会选择尽力再去打造实体还是继续目前的网络销售和推广模式?如果选择网络,你有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想法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呢?


小熊:对于我来说,我之所以做这么多联名性质的活动,为的还是将来能打造实体店铺,虽然我目前可能还没这个能力和资本。但现实一点说最终还是网络和实体店铺混合的模式。


网络可以让更多消费者认识我并且购买我的产品,实体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是让消费者了解到你产品的设计啊,面料啊。之前我有一季产品中有一件“汉堡”MA-1 你看上去那只是一件印花的 MA-1 ,其实它的实物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使用了防刮丝的材质。


实体是好的,未来实体店会慢慢回到大众的视线中。实体是一个品牌必备的。网络渠道固然是一直向好的,但大家也要看到,有多少人是买了就退的呢?这样的体验对消费者自己是伤害,对品牌同样是伤害,来回浪费时间去买一件衣服。


淘宝我也会在今年去做一个持续的推广让更多人知道,其实网络店铺是为了让自己生存,但在生存下来以后就需要有一个实体店,实体店更多的是一个形象吧。


诺诺 - 上海本土服装品牌OXY STUDIO 主理人


| 先和大家介绍你一下你品牌现在的发展情况或者说生存状态吧


诺诺:我们从2014年到现在做了3年半,作为一个十人以内的小微创业团队,有 OXYSTUDIO 同名网店但还没有线下直营店铺。此外线上线下拥有一部分订货商代理,也进驻 Yoho 和 NPC 贩售。


虽然品牌还是挺烧钱的。不过我觉得大趋势是市场向好的,尤其在国力和国内文化崛起的同时,我对未来比较乐观;同时竞争也肯定存在,仅仅 3 年也不算有明显的品牌护城河,而且初创企业未过五年都算危险期吧,毕竟比尔盖茨都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 18 个月。




| 你的品牌近期在着重做些什么呢?


诺诺:生产 18SS 的大货,筹备拍片,和一些文化产业交流吧。我们品牌全称就包含原创和青年两个词汇。原创是由产品设计来体现的,而青年文化可能就是 2018 的工作重心,今年会在这个方面更多努力。



| 作为科班出身的你又是国内知名的设计院校东华大学毕业,你觉得这样的经历和背景对自己做潮流品牌有什么帮助和影响嘛?


诺诺:其实我在东华大学毕业生里是一个异类,因为我大多数的同学如果做了自己的品牌,那一定是那种偏时装性的设计师品牌。但是我更喜欢街头文化,我觉得文化的传递可以让我 Get 到酷,Awesome 的感觉,有时候仅仅一句 Slogan 或者一张 Picture 的印花也可以打动我。


然后我现在做的事情主要还是因为我爱好街头潮流,倒不是因为我从东华毕业的背景,而且我其实曾经蛮学渣的,所以毕业后和学校、老师联系也不多,此外的影响可能是我会在衣服上用上一些别的品牌不太常用工艺手段吧,让我在街头圈又显得有点异类。


我有两个同学就很厉害了,他们东华毕业去了中央圣马丁读研并且毕业被评为优秀毕业生,直接被选中在 Dover Street Market 和连卡佛销售,现在成为了上海时装周的重要新锐力量,他们可能才是比较典型的科班生。总之学校每年毕业生讲座从没邀请过我哈哈(哈哈,哭着笑脸)



| 实事求是地说如今上海的国潮发展确实不如广州和杭州等地,你觉得这其中的问题在哪里呢?是上海的潮流大环境与广州和杭州不同嘛?


诺诺:大环境肯定是不同的。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上海是怎么错失这些年的互联网机遇的?》,这篇文章的一部分观点可以对应互联网之外的行业。地缘上来说上海的确不属于一个小微企业麻雀变凤凰的好地方,因为上海接受外企、金融资本这样的高大上行业已久,崇尚精英文化。



上海不是一个一起玩一个文化就能慢慢玩出来的地方。这点政府也不是很有心培养,从长乐路业态下滑到市政拆迁可以看出。此外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从身边朋友来看的个人感觉,上海人创业的竞争心相对不是很强烈。而且上海的创业者们团体意识也不是很强。



虽然我不觉得这一定不好,但是可能个人的想法和力量确实有局限性,对比杭州下沙里原宿,广州一城数十个品牌联动,东莞暗地莞联合体,上海都没有这样的体系。


当然广州和杭州都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杭州是 Alibaba 大本营,电商氛围浓厚,各品牌淘宝运营都是强项。广州作为生产大本营,供应链优势明显,成本控制和出货速度经常让我艳羡。而上海其实也不是没有优势,许多活动经常在上海举办,品牌公关云集,但是街头潮流圈的我们如何对接好这些资源也是一个课题。


而且我还有一个特别想说的现象就是,我觉得上海的品牌其实基数不多而且年龄断层比较大,就是我知道的品牌很多是十年以上,比如 Corade 和 TheThing,都放弃小众街头圈转型百货品牌了。然后 NPC 是自有店铺的品牌,也9年了,其实上海几乎很少五到八年的中生代品牌,新生代品牌圈都在三五年以下,品牌上就存在代沟的感觉,有时候想要问前辈讨教经验的话发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和我交流的比较多的上海品牌几乎成立时间都比我更短。


虽然说有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么一句老话,但对于上海国潮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以上三位当局者自己的看法我们多少能看出一点其中的缘由。上海作为一座世界级的超级城市,确实能最快,最容易吸收全球的潮流乃至时尚和艺术文化为己所用。



入选《Louis Vuitton City Guide》的 NikeLab X158也是全区首批,大陆第一家 NikeLab 店铺。


这固然能让上海出现许多像以上三位被采访对象这样有想法的年轻人去通过原创设计品牌像世人传达他们的理念。但在上海同样有着其他国内城市无法比拟的压力,这其中也包括了前文所提到的,创业环境,成本乃至这座城市的人文传统给人在观念上所带来的保守。


令人压力山大的魔都不是白叫的


而对于经营潮流品牌来说,无论你如今的生存模式有多么的依托网络,能够开出实体店铺可能才是最终的目标之一。这一点上,虽然上海同样有着世界级的店租成本,但是这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曝光度是相匹配的。


维密算的上是有足够曝光度的商业演出了,其国内首秀同样选择在了上海


这些因素对于打造一个原创国潮品牌来说可能都是负面的,同时这些都是导致上海没有出现类似暗地莞没有打造出下沙里元素的原因。但这些都不能阻碍上海的国潮品牌去团结起来的理由,早前我们采访 NPC 主理人李晨时他就一再的表达出,目前国内的原创潮流品牌一定要团结的观点。


确实,国内的原创潮流发展才刚刚起步,相对于已经是后起之秀的杭州下沙和广东东莞,既然选择了在上海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城市打造原创设计品牌就更加需要团结起来。



已经颇为成功的下沙模式

其团结和谐的关系不仅仅存在于某个品牌内部,更是充斥在各个品牌之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去复制下沙和东莞的模式,而是在更多的时候去互相交流,甚至是共享一些资源和一起解决遇到的困难。不过至少现在这几位上海的国潮主理人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努力尝试做出改变。


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上海的国潮都不会不行,在不久的将来,当上海再度成为国潮的中心时,也请不要惊讶。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