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计量、标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是资源高效利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总体安排,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等九部门组织编制了《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作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保障方案之一,明确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工作总体部署,为相关行业、领域、地方和企业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图片来源:Pexels
二、对于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设定了哪些工作目标?
《实施方案》锚定美丽中国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大气、水、土壤、固废与温室气体等多领域减排要求,将标准计量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各领域目标有机衔接。同时,充分考虑标准计量体系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协调性。
到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基本建立。碳相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能力稳步提升,关键领域碳计量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测量能力基本具备,计量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碳排放技术和管理标准基本健全,主要行业碳核算核查标准实现全覆盖,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标准指标稳步提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关键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示范推广协同推进。新建或改造不少于200项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制修订不少于200项计量技术规范,筹建一批碳计量中心,研制不少于200种标准物质/样品,完成不少于100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实质性参与不少于30项相关国际标准制修订,市场自主制定标准供给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
到2030年,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更加健全。碳相关计量技术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碳计量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计量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更加凸显。重点行业和产品能耗能效标准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非化石能源标准体系全面升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及生态碳汇标准逐步健全,标准约束和引领作用更加显著,标准化工作重点实现从支撑碳达峰向碳中和目标转变。
到2060年,技术水平更加先进、管理效能更加突出、服务能力更加高效、引领国际的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有力支撑碳中和目标实现。

图片来源:Pexels
三、《实施方案》中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都包括哪些主要组成部分?明确了哪些标准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
《实施方案》首次构建了多维度、多领域、多层级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提出了碳排放基础通用标准、碳减排标准、碳清除标准、碳市场标准等四个方面标准的范围。这些标准广泛应用于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林业草原、金融、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领域中,支撑地区、行业、园区、组织等各个层级实现“双碳”目标。
在碳排放基础通用标准方面,重点是开展术语、分类、信息披露等基础标准制定,完善不同层面碳排放监测、核算、报告、核查标准。制定碳足迹、绿色低碳评价、重点行业和产品温室气体排放等标准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规划设计、实施评价标准,夯实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基础,着力解决行业、企业、重点产品等不同层面碳排放核算标准覆盖面不足、方法不统一不规范等问题。
在市场化机制标准方面,重点是加强绿色金融标准、碳排放交易相关标准规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标准等制修订,支撑碳交易、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工作,为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供有效标准支撑。

图片来源:Pexels
四、《实施方案》如何具体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
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实施方案》提出四项重点行动:
●1.开展双碳标准强基行动。加快完善碳排放监测、核算、核查、报告与评估等碳达峰急需的基础通用标准,2023年前完成30项国家标准制修订。支持具有影响力的社会团体制定高质量的双碳团体标准,建立区域协同的双碳标准实施机制。
●2.开展百项节能降碳标准提升行动。加大强制性能效标准及测量评估标准制修订工作,加快重点行业能耗限额标准提升,2025年前完成100项能效能耗标准及配套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建立能效能耗标准实施监测统计系统,推动能效“领跑者”和企标“领跑者”,鼓励重点区域根据碳达峰需要提前实施更高的能耗限额指标。
●3.开展低碳前沿技术标准引领行动。推进技术研发与标准研制,开展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国家标准验证点和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建设。引导社会团体制定原创性、高质量前沿绿色低碳技术标准,2025年前完成30项前沿低碳技术标准制定,以标准先行带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突破。
●4.开展绿色低碳标准国际合作行动。加大节能、新能源、碳排放、碳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国际标准的实质性参与力度,2025年前联合国际标准组织成员共同制定30项绿色低碳生态国际标准。

图片来源:Pexels
五、《实施方案》在建立完善碳达峰碳中和计量体系方面有哪些具体任务?
《实施方案》围绕建立完善碳达峰碳中和计量体系,提出了3个方面的9项重点任务。
●1.完善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体系。加强基础前沿计量技术研究,建立健全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体系。加快绿色低碳共性关键计量技术研究,加强碳计量监测设备和校准设备的研制与应用。加强煤炭、电力、钢铁、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碳计量技术研究,探索推动具备条件的行业领域由宏观“碳核算”向精准“碳计量”转变。
●2.加强碳达峰碳中和计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碳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和重点行业碳计量监督管理规定,研究建立碳计量监测、碳计量审查和评价等制度。成立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技术委员会,加强碳计量政策研究和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加强计量监督管理,开展重点排放单位能源计量审查和碳排放计量审查,建立健全碳排放测量管理体系。
●3.健全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服务体系。强化社会公共计量服务,建立一批国家碳计量中心,搭建碳计量公共服务平台。完善行业领域计量服务,建立健全电力、钢铁、建筑等行业领域能耗统计监测和计量体系,强化计量数据的采集、监测、分析和应用。加强第三方计量服务,积极培育和发展第三方碳计量服务机构。
环思作为一家覆盖全纺织产业链的信息化公司,拥有纺织服装产业全链条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也是一个数字化绿色低碳转型管理咨询服务平台。
环思双碳事业部通过碳计量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为数字化应用,致力于帮助企业构建内部可持续发展框架,现已帮助部分企业实现从工序和设备级别对碳排放过程数据的管控,为企业低碳技术研究、清洁能源使用、能源资源利用、碳汇能力提升、碳排放核算、碳排放在线监测、碳排放量反演等提供计量信息技术支持。

环思双碳事业部的专家团队可为企业提供节能降耗、绿色生活等绿色低碳技术咨询服务。通过技术服务,推进企业提升碳排放计量能力,为有条件的重点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提供计量技术支持,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进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提升绿色创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