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吸引力的双十一,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如何形容今年的双十一呢?
和郑州的朋友聊天,问及双十一都买了什么,竟不约而同回答,别问,问就是啥也没买!俩原因:快递不发,兜里没钱!别拦我,我要去喝西北风了!晚了“饭特稀”!
疑虑友人们在郑州封控久了的精神状态,不死心转头又去询问外地的朋友,呵呵。(此处省略一万字)
掐指一算,双十一这个全年最火的网购狂欢节已走过了14个年头,当初有多少人蹲点抢购,深夜剁手,如今就有多少人累觉不爱,“只打酱油”。大概真如徐志摩诗中所写,“轻轻地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无论如何,如今狂欢已落幕,日子仍需回归平淡。为更好地服务于行业,笔者近几日开展了对裤装企业及消费者的双线调查,收集些许信息加以盘点分析,以期管中窥豹,并抛砖引玉,但求更多智者献上突围良策。如有不够详实之处,还望各位多多包涵,积极指正。
裤业双十一:几家欢喜几家愁

这个冬天来得有点早。
今年双十一,许多地区都赶上了疫情,受经济环境、物流限制及疫情封控影响,消费者这方“纷纷退赛”,电商平台则不约而同选择了低调,而品牌阵营往年的保留节目——销售战报,也在各家默契之下悄无声息。
如此情境之下,实力雄厚的传统电商品牌尚且打击不小,与往年相较已不可同日而语,更何况是中小微企业占据多数的裤装行业,影响之大更不必多言。在大部分裤企眼中,今年的双十一如同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只能望“网”兴叹,退而自保。而部分参与其中者,鲜有收获颇丰,更多的是“徒留情怀,冷暖自知”。
“今年双十一压根没参加,整个封在家里,一条裤子也没卖出去“,石家庄某裤企老板无奈地说。重庆继郑州之后成为下一个“倒霉蛋儿”,据业内人士透露,厂区封了,“物流快递也停了,发不了货”。乌鲁木齐的代理商更惨:几个月前出了趟差,到现在还没能回家;上半年在石狮厂家订的秋冬产品,这时还在某货运点封存,不知何时才能拿到手中,亦或者,早已不知所踪。而在男裤品牌曾遍地开花电商欣欣向荣的福建石狮,双十一亦是不复当日盛况,据知情者透露,”这两年好多厂家都消失了,一些线上品牌也都静悄悄没有动静,电商已成‘电伤’了。”
不过,尽管双十一裤装行业整体唱衰,仍有人拼尽全力在这逆境中杀出一条生路来。女裤电商翘楚逸阳,连续数年斩获双十一全网女裤销冠,今年在郑州如此艰难恶劣的条件下,以全网销售额1.1亿的成绩,交上了实属难得的答卷;娅丽达紧随其后,虽未实现预期目标,却依然克服了重重困难,拿下了3200万的销售额,令人振奋;男裤领头大哥九牧王,在种种不利因素之下,亦有不俗表现(截至发稿前,具体数据在统计中);湖南圣得西,稳扎稳打,低调常驻销售额千万以上的队列;郑州杜鹃鸟,疫情之下灵活应对,积极调整,转为直播间供货,将影响降至最低,并实现逆势增长;同样灵活应变的还有河北男裤博尔萨,线上为直播间供货的部分即可保证企业正常运转……
逆势可以打败弱者,也能造就强者。总而言之,单就双11带给商家的效果来看,各行业中的大品牌是最大的受益者,中小企业在这喧闹的场子里走得更加艰难,却依然会”在夹缝中求生“,一直没有放弃。

为尽量求得调查结果接近真实情况,此次调查小问卷收集到来自武汉、重庆、辽宁西柳、福建泉州、湖南长沙、河北石家庄、浙江杭州、陕西西安以及河南郑州等裤业集群的30多份样本(其中以女裤品牌居多),愿以小见大,从中窥得行业讯息,折射行业现状。以下为各项数据呈现:
1.产品风格分布
从相关数据来看,目前国内裤企产品风格定位仍以商务通勤及休闲时尚为主,运动健身及潮牌定制体量有所上升。
2.出厂价格区间
由图可见,国内裤装产品出厂价格整体并不高,仍以50—100元区间为主流,男裤及部分高端女裤则更趋向于100—200元之间,达到200元以上者寥寥。
3.去年同期比较综合销量
从此图不难看出,一半企业较去年同期是下降的,剩余的企业中基本持平的占据多数,少数企业实现了增长。
4.导致服装行业下滑的原因
大多数代表都将原因归结于“经济环境恶劣”及“疫情影响”,此外,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上涨及同质化严重也是比较关键的因素。
5.对裤装行业的预判
大家的看法比较一致,普遍认为“行业大洗牌后,会留下真正有实力的”,行业将越来越规范,细分。也有人认为,销售渠道将更为广泛,代理模式或将消失。有半数人表示,自己将继续坚守,不会放弃。
6.本次双十一的参与度
本次双十一,问卷代表中有4成参加了双十一大促,一半均未参与,另有一成表示从未参与。
7.裤企当前在做的电商平台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下大部分企业在做淘宝、天猫的同时,也都开通了抖音直播,其次为拼多多、唯品会、京东等平台。
8.本年度双十一销售额
参与调查的企业中,销售额不足百万者占据大部(与部分未参加活动有关),100~300万占据两成,其它区间比率相差无几,3000万以上已属罕见,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者无几,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者众。
9.影响双十一的因素
在所给选项中,“疫情原因发货不便”是大家共同的痛处,而另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便是“人们消费降级,购物更加理性”。
10.当地物流状态(截至发稿前)
由此可见,大部分地区发货受到影响,而发货不及时且费用上涨的也为数不少,甚至有地区物流中断,仅有少数地区物流正常运营,可以保证及时发货。
11.针对双十一的准备工作
如上图所示,大部分企业无论是否参加大促,也都会在双十一的节点进行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其中“提前备足货品”和“开通多重平台”是大家的共识。
12.本次双十一满意度
就调查结果而言,近半企业对此次成绩不够满意,但认为自己已十分努力,下一步会再接再厉;认为很不理想,身心疲累者与比较满意者各自占据一成左右;而未曾参加的代表,也表示下次可能会尝试。

为保证本次调查更有代表性,小问卷共收集到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宁波、山东、陕西、甘肃、广西、厦门以及河南省内各地的200份样本,年龄段为18~50岁,职业涵盖各行各业的白领、蓝领、公务员、自由职业者及全职辣妈等(其中以女性居多,这也与网购主力为女性的现状不谋而合)。
消费者是市场主导,洞悉消费需求,方可应对自如。以下为本次小调查的分类数据:
1.网购主力年龄区间
本次问卷受访者中,30~45岁的中青年居多,20~30岁之间者次之,这两个年龄区间的人们,是当下社会的中流砥柱,也是网购主力。
2.本次双十一是否购物
虽说消费降级,钱包吃紧,该买的物品还是要买的。受访者中有60%参与了大促,另有近四成未曾购物。
3.主要购买的品类
如图所示,除去未曾购物的部分,人们购买最多的还是服装类和生活用品,毕竟这是刚需,其次是化妆品、电子产品等。
4.双十一是否购买裤子
此项调查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未曾购买裤装产品,少部分人购买,另有2成表示想买却没有选到喜欢的。
5.可以接受的单条裤子价格区间
超过半数的人们选择100~300的价格区间,也有人一贯认为,100以下的裤子已足够,另有部分选择价格更高的品质裤装。可见价格也许是关键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
6.假如双十一只够买一件衣服会选择什么
这是一道裤企老板看到会男默女泪的题~
在寒冬已至的节点,大多数人选择了羽绒服、棉服或大衣厚外套,甚至毛衣和内搭的比率都略高于外穿裤。不过这样的选择无可厚非,毕竟人们一贯认为上半身的御寒保暖更为重要。
7.日常购买最多的裤装类型
如上图可见,休闲百搭类裤装是大多数人的心头好,运动健身和牛仔类、商务时装类型平分秋色,年轻女性则更偏爱于小脚裤、烟管裤,打底裤也是秋冬必不可少的单品。
8.双十一线上裤装产品满意度
超三成受访者表示在网上买到了合适的裤装,另有不相上下的人数表示自己“只是上去看看,打个酱油”,剩下部分有因为价格、版型、不喜欢网购等原因,而未曾购买到心仪裤装。
虽说众口难调,但从选项分布来看,还是可以找到些许端倪。产品同质化、套路较多、货不对版,应该是年轻用户远离双十一的主要因素。
经济环境在变,消费理念也在变化。如同一位受访者所言,“我现在觉得东西等到真正缺的时候再买,是最省钱的。东西越多越不珍惜,没必要把现在的资金投入到未来,理性购物,按需购买。”
愿商家不再被“电伤”,消费者也都能快速便捷地买到喜欢的产品。
结语
时代的车轮势不可挡,不合时宜的事物也终将渐行渐远。当一切回归平静,我们更加冷静而务实地遥望未来,必将迎来一个更健康、更理性、更可持续的新消费时代。
让我们共同期待阴霾早日散去,一切向好。明年双十一,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