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信部公布2022年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多个纺织服装特色产业城市入选
11月30日,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发布2022年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公示名单,39个城市上榜,其中包括一批以纺织服装为特色优势产业的城市。据了解,这些上榜城市具有较好的消费品工业基础,在稳增长、扩消费、惠民生等方面表现突出,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引领消费供给升级、提升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示范作用明显。主要表现在重视产业培育和政策引导。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思路清晰明确,政策举措取得实效,数字化转型成效突出,注重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参与“三品”全国行系列活动。消费品工业发展综合实力较强。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增速平稳,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工业比重较高,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明显提升。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成效显著。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中高端消费品生产供给水平较高,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能力较强,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较为完善,自主品牌建设成果突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突出。区域发展特色和主导产业优势明显,消费品领域区域品牌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特色优势产业市场占比较高,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较大。
2.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对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关键技术、绿色发展等均提出具体举措
近日,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从多措并举夯实工业经济回稳基础、分业施策强化重点产业稳定发展、分区施策促进各地区工业经济协同发展、分企施策持续提升企业活力、保障措施等五方面提出了17项具体举措。
其中提到:
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推进国家级集群向世界级集群培育提升。
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编制《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促进产品迭代更新。抓紧制定发布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培育、推动生物制造发展等政策文件,加快制修订家用电器、婴童用品、电动自行车等重点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
支持纺织服装行业绿色化发展,加大再生纤维制品宣传推广力度,稳住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促进传统行业平稳运行;加力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来源:纺织经济信息网、工信部)
大品牌
3.瑞典快时尚巨头H&M宣布全球裁员1500人,以节省成本开支
12月1日,瑞典快时尚巨头H&M宣布,将全球裁员1500人,以削减日益飙升的成本。H&M表示,裁员的主要原因是通胀飙升以及与俄乌冲突相关的成本上升。目前,H&M拥有155000名员工,裁员计划只是该公司削减成本开支的一部分。Hargreaves Lansdown分析师Susannah Streeter表示,这是快时尚零售商所面临的问题。「随着能源价格上升,维持大型商店照明和供暖变得越来越难以承受。」最新的业绩数据显示,截至8月止三个月,Hennes & Mauritz(H&M)经汇率调整后的销售额同比下降4%。(来源:法新社、英为财经)
4.lululemon在上海开设首家独栋沿街门店,中国门店数逼近100家据时尚商业快讯,lululemon日前在上海东平路开设品牌在中国的首家独栋沿街门店,发售涵盖瑜伽、跑步、训练及日常通勤等多元场景的全系列运动服饰及装备。区别于其它门店,lululemon上海东平路店建筑侧面的大幅彩绘玻璃巧妙结合瑜伽、骑行、飞盘、滑板等运动,将品牌多元化的产品通过优雅的沪上淑媛和经典“老克勒”的人物形象进一步凸显。值得关注的是,这是lululemon在中国市场的第91家门店,标志着品牌在中国的门店规模进一步向百店靠拢。截至目前,lululemon在中国一线城市拥有40家店,另有25家和14家位于二线和三线城市。除了继续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开设新店进行突破和创新尝试,lululemon今年还在不断向中国下沉市场扩张,先后在珠海、佛山、厦门和哈尔滨等城市开设首店,以“D2C”模式来拓展业务并吸引新消费者。(来源:LADYMAX)
前三季度,受到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以及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我国服装行业产销增速总体呈放缓趋势,企业盈利压力较为突出。在近日召开的2022中国服装论坛高精尖创新峰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中国服装论坛主席陈大鹏表示,前三季度,我国服装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快速稳定增长,表明行业在加快技术进步、转型升级的步伐,通过强链补链、优化产业布局等方式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在服装产业新发展时期,我们要以实现时尚强国为目标,攀登世界时尚产业的最高峰。企业要做到专、精、特、新,打造世界级企业。”陈大鹏表示,产业要构建实现“高精尖”的内在能力和外在实力,真正把“科技、时尚、绿色”内化到企业运营管理中,将精益化管理、协同创新、工匠精神深深扎根企业发展理念中。(来源:经济日报)
6.逆势增长,9-10月全球部分发达经济体服装零售小幅回暖最新官方数据显示,9-10月尽管全球多国通胀仍处高位,但在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下,部分发达经济体零售市场表现逆势增长,服装服饰类产品零售呈小幅回暖态势。然而,在全球经济下行、市场需求走弱的大背景下,各服装品牌库存仍处高位,未来3-6个月新订单下发情况不容乐观。全球服装零售是否能够保持回升态势仍未可知,全球服装消费企稳增长仍将面临多重挑战。9至10月,亚洲多国通胀压力继续升高,服装零售持续面临下行风险。9月,日本CPI同比增长3%,纺织服装及服饰销售额为5960亿日元(约43.1亿美元),同比下滑2.3%。土耳其9月通胀率再度恶化,攀升至83.5%。当月纺织品服装和鞋类零售同比增长2.3%,与上月持平。越南10月通胀率达4.3%,今年前10个月越南服装零售同比增长17.3%。9月,新加坡整体零售额同比增长11.2%,是该国整体零售额连续第七个月实现增长。当月新加坡服装和鞋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2.5%,环比增长1.6%。10月,受节后消费需求回落、去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等因素影响,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有所回落。10月我国CPI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同月,我国限额以上服鞋帽针纺织品销售额115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5%。(来源:中国纺联国贸办)
7.福建省发放50亿元纺织鞋服产业纾困贷款,惠及280多家企业
10月中旬,福建省在全国率先设立规模50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纾困专项贷款,目前已发放完毕,共惠及全省280多家纺织鞋服企业,营收总额约占全省纺织鞋服产业的1/5,涵盖化纤、棉纺、织造、染整、鞋服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纺织鞋服机械、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配套产业。据介绍,纺织鞋服产业纾困贷和以往的银行贷款相比,利率和成本大大降低,审批和放款时间明显缩短。据悉,此次符合条件的省级工业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分别享受单户不超过5000万元和3000万元的贷款额度,并在贷款利率的基础上给予1%的贴息补助。据介绍,出台此项贷款是为了贯彻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纺织鞋服产业转型升级的工作部署,纾解纺织鞋服企业面临的暂时流动性困难,支持企业增产增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从目前贷款发放的情况看,对提振行业企业发展信心、促进增产增效起到了积极作用。(来源:中国纺织)
8.后疫情时代,31 家上市公司布局抗病毒抗菌纺织专利及产品
抗病毒抗菌纺织品关注度不断升温,纺服企业纷纷进行相关布局。目前已有31 家上市公司布局抗病毒抗菌专利及产品。其中多数公司仅布局抗菌功能性面料并取得相关专利,仅少数公司如安奈儿、森马服饰、众望布艺、如意集团拥有抗病毒相关专利。分应用领域看:1)童装:采用抗病毒抗菌功能面料保护婴幼儿,如安奈儿、森马服饰;2)成人服装:兼具时尚美观和抗病毒抗菌功能,如海澜之家、比音勒芬、波司登、太平鸟等;3)家纺用品:具有抗菌、抗病毒、防螨、防霉功能,如罗莱生活、水星家纺、富安娜等;4)运动服饰:侧重抗菌功能,防止运动用纺织品与人体代谢物质混合后大量滋生病原微生物,如李宁、安踏体育、特步国际等;5)其他纺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储备、加工销售附加值较高的抗病毒抗菌纺织品,如众望布艺、如意集团、鲁泰A、台华新材等。(来源:新浪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