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MCR嘉世咨询《 2022纺织服装- 行业简析报告》
阅前语:
分享一份最新纺织服装行业简报,在2022年即将结束的时候,让我们对行业情况能有一个整体的、理性的认知,同时在行业对策上有一定的参考。内容源于MCR嘉世咨询。
纺织服装行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增加国民收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纺织服装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度较大。
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棉花、麻、蚕茧丝等天然纤维以及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等化学纤维,涉及农业种植、养殖、化工等相关行业;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纺织品、服装加工及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各种销售渠道;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稳固,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
从产业链来看,品牌运作&创意设计,能够获得行业价值链中40%—50%的利润;贸易流通能够获得价值链中30-40%的利润;而加工生产环节只能获得10-20%的利润;
从中国实践来看,2012年—2021年服饰品牌商毛利率在30%—80%左右,而服饰制造行业毛利率15%左右;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纺织服装行业未来需要加大创新投入、加大研发力度和加强品牌建设,不断往附加价值高的区块移动与定位。
近年中国消费仍处于稳健增长时期,人均GDP水平(12556 美元)及可支配收入增速(近5年CAGR为8.1%)基本相当于20 世纪80年代的美国;
当下中国服装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略有下降,这是国内消费环境逐渐丰富和发展成熟下的正常表现,中国经济与消费中长期仍然在稳健发展,国内暂时未出现导致全社会消费降级的经济环境。
进入2022年,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影响,内销增长有所放缓。2022年5月后,我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单月零售额虽然同比仍在下降,但降幅逐步收窄;
未来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以及促消费政策效应显现,我国内销增速有望延续边际改善趋势。
2022年1-8 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 2203 亿美元,同比增长 11.0%;其中,纺织品出口1023亿美元,同比增长10.2%,较2019年同期增长 28.81%;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180亿美元,同比增长11.6%,较2019年同期增长20.39%;
疫情下,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全球份额不断提高,出口优势依然稳固。
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服装行业历史(2014-2019)复合增速在四大细分赛道均优于全球服装行业历史复合增速;
从未来(2019-2025)服装行业增速预期来看,尽管当前服装消费受到疫情影响有所抑制,但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好转,宏观环境逐步改善,中国服装行业未来仍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以支持纺服行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活力;
在制定政策的同时,国家积极进行战略布局,加强对“一带一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实施,以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
在政策与战略的双重推动下,预计我国纺服行业有进一步发展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2021 年,我国城镇化率从 36.22%增加至 64.72%。而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消费者对生活水平、产品质量的要求亦相应提高。为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与提高市场竞争力,纺服企业纷纷加大了品牌培育与推广;
“重点品牌企业”与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相比具有一定优势,主营业务收入、盈利能力、研发投入强度等指标的表现均明显好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预计在我国城镇化水平发展的带动下,居民生活质量稳中有升,将推动纺服产品与品牌结构升级。而在这过程中,优质纺服企业产品与品牌的竞争优势亦将逐步显现。
10.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要求叠加健康低碳消费趋势下,化纤消费占比提升放缓,可再生材料与天然纤维应用拓展。2020年化纤、棉花消费量占比一增一降,羊毛、纤维素消费量占比保持平稳;
以全球第二大化纤锦纶(俗称尼龙)为例,在服装领域主要应用于运动服、冲锋衣、泳衣等, 碳中和目标倒逼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未来可再生尼龙市场有望持续增长。
消费者偏好转变,短期激发国货消费热情。海外品牌3月在全国出现个别关店、客流骤减现象,反观李宁在官宣肖战成为全球代言人之后,同款商品呈上线秒光盛况;
商业优势再平衡,中期重塑国货品牌地位。过去国内商场出于引流考虑,在店位选择、扣点优惠等方面给予国际大牌众多特权。随着消费者认同感日益提升,国货品牌有望不断提升产业链议价地位;
第三消费时代中,长期看民族品牌的崛起。参照日本上世纪70-80年代,我国正处于以国产崛起为一大特征的第三消费时代,近年来电子、个护及鞋服产品的本土化已率先起势。
12.
线上渠道占比持续提升,拓展直播电商等新兴渠道。
我国服装零售企业的传统销售渠道主要为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目前百货商场竞争能力逐渐降低,购物中心成线下流量聚集地;
近年来, 服装企业纷纷加强线上布局,渠道历经搜索式电商到社交电商再到直播电商的拓展,目前抖音、快手等直播电商发展迅猛,尤其是疫情以来,电商直播用户规模高速增长。
服装品牌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
1)服装品牌的长期痛点:高库存(冻结现金流)、高缺货(用户体验差)、长企划(6-12月造成供需差异);
2)需求端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与个性化,且消费者变化越来越快。
全方位数字化转型,覆盖销售、营销、物流等各环节。目前品牌商的数字化转型已由点到面,覆盖全业务链,有效提升销售及营销效率等,基于数字化体系的建设,品牌商积极打造柔性供应链,有效降低库存风险、提升周转效率。
1)新冠疫情持续时间过长的风险;
2)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3)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的风险;
4)汇率大幅波动的风险;
5)东南亚贸易环境、社会稳定性风险。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产能逐步向东南亚转移
发展中国家中的劳动力成本更具比较优势。与此 同时,随着部分国家区域性贸易协定的陆续开放与实施,或将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关国 家的贸易成本,使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近几年在纺服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整体呈现向上趋势;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逐步向绿色环保的趋势迈进
为响应国家绿色低碳等环保政策,我国纺服行业近几年逐步向绿色环保的趋势迈进。预计在行业产能优化、政策指导等因素催化下,绿色环保仍是我国纺服行业未来发展仍需重点关注的因素之一;
互联网+纺织有望成为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大数据、电商平台等因素催化,叠加疫情影响,推动我国线上消费发展。纺服行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或将一定程度上提升纺服企业的盈利水平,有望成为我国纺服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