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长假期或至?

疫情放开下市场信心恢复?
自月初全国各地疫情管控逐步放开以来,市场情绪发生了明显的转变,11月纺织企业还在喊着要提前放假,但目前多数还是在尽力生产,主动提前放假的声音明显减少。
主要是放开之下市场对于年后的内销市场预期改变,从悲观转为偏乐观,而贸易商以及织厂本身原料备货就比较少,为了应对年后的旺季行情,开始主动备货,而广东中大市场的复工也加快市场的复苏的脚步。但是实际上,织厂以及终端实际订单并未出现大幅的好转,或者说与目前的棉纱成交氛围差距甚远,这一波的采购仍是以投机性补库为主,贸易商拿货的比例相对更高。
纺企开机率难以回升,供应受阻
2023纺织人必须面对的难题
全球经济萎缩,外贸短期难为
外贸方面,主要受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随着美联储一次次的加息,及欧洲能源危机的发酵,世界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海外的纺织品需求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疲软,尤其是11月出现了罕见的出口增速放缓。
内需方面,从近期中央经济会议的定调来看,明年中国经济的主旨是休养生息、稳中求进,以保证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等方向为主,而非采取非常激进的经济刺激计划。
在未来风险不确定的情况下,居民很难真正放开手脚大肆消费,因此纺织品内需难以出现短时间内的迅速爆发。
外贸需求缩水的量,内需短时间内补不上,因此纺织品需求在明年上半年可能会出现进一步下滑。
需求降了,价格却未必
需求缩减了,但原料、面料的价格却未必会下跌。
今年有企业在10月就开始放假,明年就会有企业晚开工,同时开机率也没法保证。几年过去,在底部挣扎求生的这些纺企的抗风险能力正变得越来越低,也越来越承受不住高库存了。
此外,也不能忽视人力成本增长带来的影响。最近国内不少地区的物流配送都出现了问题,工人到岗率也出现了下降,这些都会增加企业的人力成本,最终加到产品价格中去。
可以预计的是,明年各种原材料与中间环节的成本存在巨大的涨价风险。
“你们的信心回归了吗?”
面对这个问题,有人说“再等等看吧”,有人说“会越来越好”。但可以确定的是,纺织人经历了一个严冬,都在等春天的到来。
来源:华瑞资讯、纺机网、绸都网、网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