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抗病毒面料走红,超30家企业都在布局,是新科技还是老瓶装新酒?

发布时间:2022-12-24  阅读数:16091

抗病毒面料走红,超30家企业都在布局,是新科技还是老瓶装新酒?



抗病毒面料受到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安奈儿于2022年8月22日发布的一则公告,安奈儿与水木聚力接枝新技术(深圳)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资协议,成立合资公司进行抗病毒抗菌功能纺织品的研发、生产、加工及销售。

安奈儿表示,该面料采用的电子束接枝技术,由清华大学团队研发,对有包膜的病毒、细菌、部分真菌抑制率均超过99%。安奈儿方面还称,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检测报告显示,安奈儿水木的电子束接枝改性面料对痘病毒抑制率超过99%。

图片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深圳市校服行业协会已向安奈儿抛出了“橄榄枝”。11月22日,安奈儿相关三家公司与该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就电子束接枝改性面料在校服领域的应用和销售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图片

对于“抗病毒校服”什么时候可以量产,该安奈儿董秘办工作人员回复到,目前还在建设生产线的过程中,具体量产时间还需过完年才能够对外有所回复。同时,该工作人员表示,在未来生产线建好后,可以对外接受该面料定做或由买方提供面料安奈儿运用技术形成抗病毒面料。

对于目前市场最需要的“口罩”生产,该工作人员说道:“目前也还是在建设生产线的过程中,而且不会直接面对消费者,会与医疗企业合作生产销售。”

虽然安奈儿的抗病毒面料还在生产过程中,但不断披露的进展却点燃了市场的热情,自11月18日至12月7日,不到一个月时间,安奈儿股价近乎翻了两倍。

31家上市公司布局抗病毒抗菌专利及产品

抗病毒面料概念板块的上涨并非偶然。疫情时代消费者愈发关注纺织品中抗病毒、抗菌等新技术的应用,抗病毒抗菌纺织品关注度不断升温。
而此前,安奈儿公告称,其电子束接枝制备抗病毒抗菌功能纺织品技术具有广谱高效抗病毒抗菌、安全性和长效性的特征,能够广谱消杀各类有包膜病毒、细菌和真菌,且预计明年年初能够量产。

孚日股份公开对外表示,“公司研发的抗病毒毛巾和床品处于最后检测阶段,预计明年2月陆续上市,3月批量上市”。

只有南山智尚的情形相对明朗,公司内部人士表示,“公司的抗菌抗病毒面料每年销售在30万米左右”。

在这一热潮下,多家纺织服装上市公司在公告和互动平台上披露抗菌面料的相关消息。值得注意到,多家纺织品、服装上市公司在被问及抗病毒面料时,总是把“抗菌面料”和“抗病毒面料”一起提及。

而东吴证券指出,目前已有31家上市公司布局抗病毒抗菌专利及产品。其中多数公司仅布局抗菌功能性面料并取得相关专利,仅少数公司如安奈儿、森马服饰、众望布艺、如意集团拥有抗病毒相关专利。从涉入产品应用的细分领域来看,除了医用口罩和防护服外,还主要包括童装、成人服装、家纺用品、运动服饰、其他纺织制造企业。

抗病毒纺织品技术非一时兴起
抗菌纺织品和抗病毒纺织品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技术。抗菌纺织品是对细菌和真菌等具有杀灭或抑制其生长繁殖作用的一类纺织品;抗病毒纺织品是对病毒的侵入有阻隔作用、能够抑制病毒的生长和繁殖、抑制病毒活性的纺织品。相对来说,抗病毒纺织品更为复杂、技术难度更高。据东吴证券统计,目前我国有31家上市公司布局抗病毒抗菌专利及产品,其中多数公司仅布局抗菌功能性面料并取得相关专利,仅少数公司如安奈儿、森马服饰、众望布艺、如意集团拥有抗病毒相关专利。

实际上,纺织行业对抗菌抗病毒技术一直在研发,且很多企业都在布局,技术路径也各式各样。

2020年,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山东南山智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开始进行抗病毒面料研发,并在2022年取得重大突破,据公司研发总监郭小云介绍,目前该面料已经实现量产,在套西、单西、裤类产品等领域实现应用,正在进行市场推广。

同时还有东华大学和生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开发的抗病毒口罩,该技术将口罩内的纳米纤维及外层无纺布负载抗病毒药物,防护级别达2级99%,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都达到99%,H1N1的抗病毒活性为99.95%,H3N2的抗病毒活性为99.91%。

该项目还包括北京化工大学研发的一款可让病毒“迷路”的纳米纤维材料。该材料采用“零溶剂”熔体微分静电纺丝技术制作,这种高压静电力可通过静电微分和“拔河效应”,将聚合物溶体均匀分割成多股流,最终可获得不同形态结构的纤维膜,形成错综复杂的微孔通道,病毒通过时就会像走“迷宫”一样被拦截,而且这种口罩经酒精消毒或水洗后其阻隔病毒的功能不会大幅度衰减,可满足重复使用要求。

锦纶行业龙头企业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也在2020年初就开始研发可用于医疗用品领域的原料锦纶6纤维,并在当年年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用品的原料紧缺问题。该公司负责研发的副总经理付重先介绍,公司研发的这款抗病毒锦纶6纤维的开发及应用课题也入选了2020年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盛虹?应急保障与公共安全用纤维材料及制品科研攻关项目,开发的FDY、DTY抗病毒锦纶已实现产业化生产,已在口罩、防护材料及特种服饰用的抗病毒功能纤维等领域实现应用。

不过,也有纺织服装业内人士认为,“抗病毒抗菌面料”的营销概念可能大于实际应用效果,并指出,“通过添加一些染料或助剂,的确可以让面料达到抗菌抗病毒的功效,但这类面料在行业里一直都有,只不过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企业会特别强调突出这类面料”。

而此类面料能否发挥出抵御新冠病毒的神奇作用,除了实验数据,恐怕还有待真实使用场景的考验。

来源:半两财经,《纺织服装周刊》,封面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