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广东省时尚服饰产业经济研究院跨年分享:2023经济发展新趋势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2-12-30  阅读数:38379

广东省时尚服饰产业经济研究院跨年分享:2023经济发展新趋势新动能

图片

2023经济发展新趋势新动能

广东省时尚服饰产业经济研究院

2022-2023跨年分享

图片

文丹枫博士

广东省时尚服饰产业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首席数据官

广东省现代移动互联网研究院院长


研究领域:数据与技术驱动的产业服务

成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智慧供应链》《决战互联网+》《大数字时代》《从颠覆到重生“互联网+”时代企业进阶之路》

图片



现状困境驱动:四个不可逆

主要工业区日益受到能源、劳动力、产业结构等因素限制,纷纷遇到发展困境,概括为“四个不可逆”:

1.不可逆的人口老龄化——中国预计“十四五”期间将达到 14%,进入深度人口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将加剧适龄劳动者短缺,带来许多新的生存发展问题;

2.不可逆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3.不可逆的GDP增速低迷——经济下行是主要工业国家都面临的问题,特别是疫情后;

4.不可逆的制造业产能过剩——意味着很多企业产品卖不出去,生产设备不能满负荷生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制造业的利润越来越低,全球制造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图片



背景:疫情、金融危机、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应用三浪叠加的2023年

据统计,对企业CEO而言,2023年对企业产生最大影响的因素中,科技进步占77%、人口结构变化占61%、全球经济力量转移占58%、资源短缺和气候变化占43%、城市化占36%.

图片
图片



趋势:经济、产业走向——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新的产业

在“2022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金融峰会”中,管涛、汪涛、丁爽、李迅雷、陆挺、明明、孙明春、彭文生、邢自强、程实等十位首席经济学家以各自的视角讲述了“后疫情时代的经济观察报告”,对于2023年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已出现了以下观点:

1.如果中国能继续保持经济复苏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就可能重现资本回流,人民币会重新走强。

2.人民币最近相对突然走弱的美元出现了升值,反映了中国防疫政策和房地产政策调整之后市场信心的好转。2023年初由于美联储预计继续加息,美元可能还有再次走强的机会,人民币也可能面临重新贬值的压力。美联储2023下半年预计开始降息,人民币兑美元因此会大概率重回升值的轨道。”

3.中国经济反弹或出现在2023年第二季度以后,未来几个月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将会处在7和7.2的区间内,下半年中国经济反弹之后,人民币汇率则有可能回归到7以下。

4.在全球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基础上,衰退风险正越来越明显。“三驾马车中,消费这驾马车有望启动。”李迅雷表示,2023年扩内需的重心会落在扩消费,手段包括增加养老金支出、发放居民消费券等。2023年中国的GDP增速有望在4.5%到5%之间

5.出口方面,2022年或保持在6%至7%左右水平,但考虑到我国出口基数较高的基础上,2023年出口增速大概率出现下滑,2023年全年的经济增长将大幅度快于2022年,预计经济增长将在5%左右水平。

6.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呈现新的特征。随着稳定房地产行业的“第三支箭”政策落地,允许房企股权融资、允许符合条件的房企重组上市,恢复房企非公开方式再融资,并限制募集资金用于“保交楼、保民生”相关的房地产项目等,都在为房地产行业健康平稳运行。

7.未来中国将从高速成长型市场转向成熟市场,即便是4%~5%的经济增,也意味着每年创造的增量达到4万亿元至5万亿元。

8.2023年有两个驱动经济复苏的力量,一是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二是财政政策的支持。

9.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中国经济生活或将走出疫情恢复常态,消费在下半年显著复苏。房地产市场虽然已经过了结构性的拐点,但是中国每年依然有1000~1100万个新增住房的自住需求,将形成托底的新常态,为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留下基础。“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复苏到5%左右的增长,远好于2022年的3%。”

10.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为3.2%左右,2023年年可能会下降到2.7%左右,2022年全球通胀大概是在8%以上,2023年可能缓步下行到6%左右,全球正同时面临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双向压力,且2023年全球滞胀格局还将延续。“我们既对挑战充满保有一定审慎,也对更多机遇充满期待。”

图片



解读:经济工作部署政策

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3年对经济工作做出部署。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部署五大政策: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政策。

一、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三、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四、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

五、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具有重大意义,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将从过去的投资、出口驱动转为消费驱动,在扩大内需战略中,将有以下重要举措:

一、提升传统消费;

二、积极发展服务消费;

三、加快培育新型消费;

四、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

图片



动能:数字技术与产业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调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着力点的重要性和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紧迫性。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融合,释放数字化和工业化的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和政策推动叠加优势,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1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以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为主线。

从信息化到数字化 “在线”是基础,“链接”是核心。

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进程中的四个步骤:

第一阶段:业务操作电子化;

第二阶段:业务流程信息化;

第三阶段:业务和管理数字化;

第四阶段:业务决策智能化。

从木桶理论到长板原理

行业将越来越细分、垂直、协作越来越完善。传统的木桶理论不再成立,以前短板限制了企业的综合水平,企业总在弥补自己短板,而今后企业将将不断延展自己长处,长处将决定企业的起跑线,决定合作的价值和伙伴的水平。

企业只需要将自己擅长的一方面发挥到极致,就能够和精通其他领域的合作伙伴产生协作,互利共赢,这叫长板原理。


文章来源:广东时尚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