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陈鲸院士:新形势下数字经济发展的变革、机遇和挑战

发布时间:2023-01-18  阅读数:34590

陈鲸院士:新形势下数字经济发展的变革、机遇和挑战

图片


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的分论坛“世界数字经济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表示,未来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和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全面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推动实现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边界的发展。以下为报告整理(有删减未经审核)



图片

陈鲸

数字经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的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进的系列经济活动。

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进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对数据资源的价值化、提升生产产业的治理数字水平,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构建数字经济的全球数字发展体系。

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经历了从传统农业经济到工业技术的工业经济,再到数字技术的数字经济三个重要发展阶段。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尤其是通用软件的应用,采用数字技术的国家和没有采用数字技术的国家走上了迥异的发展道路,人类历史也出现了一次大的分流。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了密集型活跃期,自动化加速走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技术、新产业与新模式、新业态大规模的涌现,深刻影响着全球科技创新的版图、产业生态主格局和经济的走向。

未来数字经济、数字技术和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全面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推动实现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边界的发展。

数字经济的“四化”框架包括 :数据价值化,价值化的数据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构成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数字产业化即信息通信产业,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需要算力服务、数据服务的协同,深度协同包括智慧城市治理、产业数字化转型相关场景;产业数字化即传统产业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和生产效率提升,其新增产出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化治理包括治理模式创新,利用数字技术完善治理体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等。

数字化的构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数字产业,一是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是信息产业增值的重要领域,其中包括基础电信和电子制造、软件服务以及互联网。产业数字化主要是信息技术对其他产业的贡献,比如对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贡献。

全球数字经济态势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新变化包括要素态势变化,即数据要素化重构生产要素体系。工业经济下的传统生产要素,如技术、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叠加上了数,便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新型形态。传统产业也将衍生出智慧农业、先进制造,以及服务业新模式等新的经济社会形态。

技术态势变化即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群体性突破,如移动互联网(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VR/AR、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发展。其中,数字技术让数字创新深入各行各业,并将有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同时还有一些别的重大变化,如融合态势变化实现了技术驱动、垂直整合、融合发展、开放体系与生态系统的结合发展。从移动互联到共享出行、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和云经济,每个经济形态都是技术经济范式。在当前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在各行各业进行应用,并与实体经济实现融合发展,最后形成开放的体系和生态的系统。

经济态势变化即从生产力变革到生产关系变革。前者体现在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数字技术、经济范式正在加速形成。而后者体现在新兴组织模式、新型市场形态,以及新型治理模式三个方面的发展。数字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更高的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时代面临的挑战首先包括技术错配,即信息通信技术(ICT)不足以支撑产业型数字经济的发展。从消费领域走向生产领域的数字经济中,中国的技术支撑架构其实是缺失的,这个缺失的技术是操作技术,确实还需要再进一步研究。

数据价值和产业转型也是挑战之一。数据价值化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数据的权属界定、价格形成、交易流通、开发利用等各个环节均存在诸多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而在产业转型的挑战方面,产业数字化四“不”问题长期存在。虽然现在正在逐步解决,但是企业数字转型中壁垒仍然比较高。不想、不敢、不能、不会的问题将长期存在,特别是在中小型企业中考虑成本各方面时,会发现适应不了这三方面的条件。

应当注意的是,当前是运用推动消费性数字经济的逻辑来推动产业型数字经济存在的问题。比如微信作为一种消费型数字经济,推广后边际成本可以降低,但是产业的数字经济平均成本很高。因为研发一个产业解决方案的成本投入很大,也因此导致后期的边际成本同样很高。

如果在边际成本和收益成本“双高”的轻快下,政府仍然沿着消费性数字经济逻辑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便难以解决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数字经济发展的策略

进入“后疫情时期”,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框架包括“一基”“四化”“三保障”。“一基”是新的要素基地;“四化”是工业数字化、农业数字化、资源数字化与公共服务业数字化;“三保障”是市场保障、治理保障与发展保障。

数字经济发展要重视五个策略 :抢抓数字消费惯性延续期,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充分衔接现有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态势,拓展数字经济新产业;把握数字技术持续迭代创新机遇,推进数字核心技术新突破;紧抓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窗口期,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响应国家新基建战略,完善数字社会新基建。

要促进算力网络资源区域联动、高速智能、绿色低碳,同时加快东西部数据流通、价值传递,全面支撑个行业数字化升级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其中涉及的资源,包括芯片、整机、算法、应用数据和人才等。

要重视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三个着力点。首先要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键算法、传感器等关键领域,加快推进基础理论、基础算法、装备材料等研发突破与迭代应用。

加快推动数字化产业。培养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的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器器件、关键元件等产业的水平。

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在重点行业和区域建设若干个国际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或者转型促进中心,促进和改善这个产业园的进一步提高。

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包括通过数字化来提数字化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数字化转型,强调创新应用在提高能力方面下功夫。要加强标准化的建设,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如果将真正的数字经济融入到实践经济、社会经济,就必须解决标准化建设的问题。此外还要加快人才的机制建设,有了技术没有人才,仍然是一个大问题。数字化转型的创新与标准化建设人才,是整个数字发展的核心。

数字经济的发展要为人类创造幸福。因此在数字经济发展中,一定要牢记绿色环保、协同创新、合作、开放的新理念。政策再好最后还是要落地,要进一步优化机制、体制并创造良好的环境,驱动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图片


以上文章来源于高科技与产业化 ,作者高科技与产业化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