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过后,新华社记者在各地企业生产一线看到,车间机器轰鸣,客货往来不息,一派繁忙景象,为全年生产奏响春日序曲。
2月2日,赤峰东黎羊绒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人在生产线上工作。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在有“地毯小镇”之称的天津市武清区崔黄口镇,各家地毯生产企业正忙着扩容产线、加紧生产,干劲十足。早在春节前夕,镇里7家地毯生产企业组团参加了在德国举办的全球规模较大的地毯及地面铺装贸易展会,现场签订了2300万元订单。
“这次比之前的每届展会大概增加了一至两倍客户量,订单量也增加了大概两倍以上。”天津安芝金林地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方林预计,今年公司的销售额和生产量比往年至少要增加30%以上。
在天津市武清区崔黄口镇凯利地毯有限公司,工人搬运地毯(2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吉林化纤集团是我国碳纤维行业领域主要的供应企业之一。在吉林化纤碳纤维碳丝生产线上,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检查生产线工作状况,不时通过计算机控制平台调整生产线参数,一缕缕雪白的原丝,缠绕在滚筒型装置上“翩翩起舞”。
碳纤维被大家称为“黑色黄金”,被广泛应用在风电、光伏等绿电新能源领域。吉林化纤国兴复材公司综合处副处长刘宁介绍,今年公司还要再继续交付2万吨的碳纤维拉挤板的订单。现在正在开足马力抢生产,保证供应的稳定。
工人在吉林化纤集团吉林国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拉挤车间工作(1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根据新华网整理)
文章来源:纺织经济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