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省经信厅推介湖北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情况

发布时间:2023-03-29  阅读数:27488

省经信厅推介湖北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情况

图片

图片


3月28日,湖北省纺织服装产业招商大会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海军在会上作推介。


图片



刘海军说


湖北纺织服装产业底蕴足、势头好,正在打造全要素集聚的优势集群。湖北有长达2000多年的家庭作坊式纺织历史,自近代工业兴起以来,纺织服装产业始终是我省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体系完备、门类齐全。基本形成了涵盖化纤、棉、麻、丝、毛纺织印染、皮革、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产业链完备的产业体系。产品丰富、质量上乘。2022年全省纱产量、布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三,涌现了爱帝针织内衣、猫人针织内衣、红人羊绒大衣等一批“中国名牌”,以及爱帝、猫人、红人、太和、天鸣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形成了以襄阳、孝感、江汉平原、黄冈等地为主的纺纱织造集群,以孝感、荆(州)仙天潜、黄石等地为主的服装加工制造集聚区,以仙桃、宜昌和武汉、咸宁等地为主的产业用纺织品(防护物资)应急制造基地。人才富集、科创活跃。湖北纺织服装产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高新技术企业20多家。





图片



刘海军说


湖北纺织服装产业资源丰、配套强,正在绘就全链条升级的发展蓝图。湖北地茂物丰,自古以来就是棉、桑、麻的重要产地。上游原料产能充裕。既是全国棉花三大产区之一,也是纺织用棉大省。汉川市缝纫线规模达300万锭,是全球最大的缝纫线生产基地。印染基地提档升级。荆州纺织印染循环经济工业园是华中最大的纺织印染工业基地和研发生产基地,鄂东绿色印染产业园,正着力打造清洁染整、功能性整理、高档纺织面料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园。销售网络加快延伸。汉口北品牌服装城经营面积达65万平方米,服装商户超5000户。汉正街服装市场已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服装市场,服装销售遍布全国及欧美、东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组建湖北华纺供应链公司,推动全省纺织服装原料、面料、印染、生产、销售、仓储、物流等全产业链资源有效整合和区域协同发展。节会氛围日益浓厚。武汉时装周成为培育时尚新消费、宣传城市新形象的重要功能平台。武汉时裳产业荟促进品牌、设计师和供应链、资金链高效对接。“潜江裁缝”被授予全省“十大劳务品牌”,潜江市高新区荣获“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试点)”牌匾。






刘海军说


湖北纺织服装产业潜力大、前景好,正在营造全周期服务的发展生态。湖北省委省政府持续优化环境,着力筑巢引凤,营造全省纺织服装共荣共生、共融共享的生态。政策供给力度空前。省级层面将现代纺织作为8条新兴特色产业链之一,出台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实施“链长+链主+链创”融合工作机制。荆州市、天门市、仙桃市、潜江市均针对性出台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积极做好纺织服装企业回归承接,支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交通枢纽通达四海。湖北地处中国经济地理中心,坐拥“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优势,特别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花湖机场顺利开航,初步形成了“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的快货物流圈。科教资源优势富集。湖北作为科教大省,科研基础厚实,拥有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科研院所。武汉纺织大学在纤维全产业链领域拥有一批具有广阔市场应用前景的关键技术,产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科技成果。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出台“黄金30条”“新30条”等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纲领性政策文件,制定《湖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进一步释放了湖北以营商环境之“优”,促市场之“活”,谋发展之“进”的鲜明信号。





图文 :颜   升        
编辑 :李樱邦   
校对 :孟可欣
审核 :刘良博       

文章来源:湖北工信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