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5日。
今天很有穿越感。早晨读了会儿《文心雕龙》,然后去李商隐公园跑了5公里,刘勰和李商隐先我们一千年了。开着特斯拉model3去工作室,特斯拉电台在谈model y,方向盘是方的,操作杆没有了。上午在布置工作室二楼的房间,中式的风格,去现代化,下午和朋友在一楼的咖啡间看《头号玩家》,是2045年的人物在虚拟世界的故事。
你是不是觉得有些错乱,我其实是在写一篇与裤子有关的文章。真的没有办法,我只能在这种错乱的环境里来完成这篇文章,因为我和我们每天都处在错乱或者穿越之中。
刘勰说: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这给我很大压力,为裤业写了近20年的文章,大多是应付那种,没有用心用情用功,今后该怎么为这个行业在历史上(肯定不会千古,哪怕百年也难)留下印痕。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调研牛仔裤市场,先后到了顺德均安、温州瑞安、中山大涌、广州新塘,加上之前去过的玉林,在这里用一种相对错乱的时间和空间顺序,记载一下我走马观花的所见所闻,浅薄的所思。
王玫璋把他的公司从广州市区迁到了新塘的长风国际工业园区内,他是中国裤业十大工匠之一,在国内的休闲男裤业界颇有名气。这次的公司迁移,很明显,今后的工作重心要向牛仔裤偏斜。
牛仔服装的70%以上是裤子,而新塘以牛仔男裤为主,中山以牛仔女裤见长,有“男新塘,女中山”之说。
“广本有多大,广英就有多大”,广州帝克尼服饰总经理魏爱弟告诉我。广英是新塘最大的牛仔企业之一,在广州本田的对面,占地面积和广本差不多。
魏总是福建人,在新塘从事牛仔行业将近20年,做生产也研发面料。


我们开车在新塘看看,广英、创兴和增致的工业园面积都很大。现在广英已基本上转入房产业,增致的园区出租给了学校,在网上还有增致牛仔的销售。


回郑州后见到增致牛仔的河南代理商金全福先生,聊到增致,他是1999年开始代理增致牛仔,经历了三轮谈判,才拿到代理权。
当年郑州乃至全国经销最好的牛仔裤是创兴牛仔,金总对飙创兴,三年时间使增致和创兴齐名,河南100多个县市都有增致的专卖店。
当时的创兴有多牛?!“你把货拿出我的档口,即使是一条腿,我也不给你退换”,创兴河南代理商曾这样说。
高峰期创兴和增致在河南市场都能做到100万条左右,创兴和增致是新塘牛仔裤的一个缩影,当时的新塘有几百家牛仔裤企业,面料、水洗等产业链完善,有“中国牛仔看广东,广东牛仔看新塘”之说。
至于后来,金总成立郑州市工商联服装业商会,带领郑州服装产业叫响“中国女裤看郑州”,我猜想灵感有可能来自新塘。
下面一段文字摘自新塘镇政府网站:
牛仔产业的发展,同时带来的是严重污染,2018年前后,新塘开始重拳治污,关停并转,一部分企业转移到中山或者广西玉林等地。
“现在政府又动员迁出去的企业回来”,魏爱弟说,政府还是希望新塘的牛仔产业长盛不衰的。
广东有四大牛仔名镇,广州新塘、中山大涌、顺德均安、江门三埠。
大涌的“涌”字,普通话念yong,而当地人念chong,所以你听到的大都是“大冲”这个地名。
中山市佳多服饰总经理彭敬恩是大涌镇商会的副会长,对于大涌的牛仔,彭总很有自信:洗水第一、出货速度第一、开发能力第一。
比较中山、均安和新塘,彭总说:各有千秋。均安的优势是质量稳定性高,新塘是大厂多,品牌多。
佳多服饰是外贸型企业,生产车间井然有序,而大涌众多的中小内销型企业的现场管理就不那么规范。
胡清华是志诚制衣厂总经理,女儿大学毕业后也进入企业历练,准备未来接班。胡总说:中山的老板很辛苦的,懂面料,懂生产,懂洗水,还得接待客户,在胡总办公室,有老板桌,有茶台,有沙发,办公桌和沙发上散放着裤子和面料,办公桌后面堆放了很多样裤,一个收尾货的人正在清点数量,12条一打,胡总说每季度都有几百条样裤,大概20元一条被打包处理掉。
这是大多数小型服装厂的缩影。老板在一线战斗,用胡总的话说,干了20年工厂,没休息过一天,决策快,反应快,出货速度快。
根据大涌镇商会伍保达先生告诉我:大涌目前已形成纺纱、染色、织布、绣花、印花、制衣、销售等于一体的完备产业链,拥有制衣企业1600多家,印染洗水企业16家,面、辅料销售企业80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标准厂房面积达100万平方米,各类制衣设备近10万台(套),牛仔服装洗水设备3000多台,占全国牛仔洗水产能的50%以上,年均牛仔服装生产能力达3亿件。
之前在瑞安走访,听到的消息是中山有上万家服装企业,中山业内人士说,那应该是包括中山的沙溪镇和小榄镇,另外,现在很多的作坊式或者电商企业很难具体统计。
利达莱是当地最大的洗水厂之一,有十几个车间,每天可洗水3万件。中山目前有洗水机15000台左右。
中山的洗水好是行业内公认的,熟悉洗水产业的中山市大涌镇利达莱纺织制衣有限公司盛美布行总经理贾正华说。中山洗水质量好得益于大涌河的水质,酸碱度合适,以及大涌的洗水师傅技术水平高。
瀚铖制衣厂的生产车间
瑞安我是3月30日从上海去的,参加了服博会,如金蚂蚁总经理孙金伟之约来到瑞安。
事情的起源是之前武汉燕子裤行的陈其顺打电话给我,说在瑞安和孙总喝酒,微醺后说起《中国裤业》杂志,就给我打了电话。
《中国裤业》杂志已经停刊6年,但行业同仁每每提及,都很怀念,陈其顺是《中国裤业》的老朋友,他说你要来瑞安啊,帮瑞安牛仔宣传,瑞安牛仔发展得很好!
我在电话里说,杂志停刊了,但中国服装协会裤业专业委员会的组织还在,我现在以“裤业界”公众号在关注裤装行业。
瑞安我没去过,之前屈清彬负责瑞安的业务,我查了一下,当年屈清彬和李丽霞写过瑞安牛仔的报道,我有印象,但没有切身感受。
到达瑞安已经夜里10点多,我没有打扰孙总接我,在高铁站附近住了,瑞安小雨,感到空气很清鲜。
早晨,雨停了,我按惯例晨跑,寻找到飞云江。
之所以拉拉杂杂在外围转,不直入主题,是我有疑惑:瑞安,没有牛仔的产业基础,没有市场可以依赖,他们是怎么走出的这条牛仔裤之路?
孙金伟开了跑车来接我,这辆跑车价值300万,他是85后,是二代接班人,他的父亲孙一郭在2002年成立了这家服装厂。
在服装厂之前,孙一郭开鞋厂。“温州皮鞋很有名,”孙一郭说,他们当时的皮鞋在全国销售很好的。
我在10年前参观过奥康和红蜻蜓的企业博物馆,也看过《温州一家人》。
2002年,瑞安开始有人在做牛仔裤,因为工厂搬迁,他偶然进入到了牛仔裤行业。
孙金伟告诉我说,瑞安牛仔的优势在于用一等的面料做出来中等价位的产品,他用田忌赛马的典故分析市场竞争。另一个是瑞安工厂舍得在设备上投资。
阿忠是中山新昌景纺织品公司瑞安分公司的负责人,他在瑞安每年销售的面料有700万码,除了广东和郑州,瑞安的业务在新昌景系统里排第三。
瑞安牛仔产业目前有规模的企业有30多家,保守估计年产量在3000万条。
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强是瑞安人,他在人民大会堂出席记者会时重谈温州的“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
解惑了。
瑞安这个地方,面料依靠广州,市场依靠杭州,靠着“四千精神”,无中生有,杀出了一条牛仔裤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