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中国时尚指数(产业)调研座谈暨专家研讨会在盛泽举行,本次会议由盛泽镇人民政府支持,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和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共同主办,与会领导与专家围绕中国时尚指数(产业)如何更好引导时尚产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交流座谈。
吴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主任张建华,盛泽镇副镇长、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陆子平,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专职副主席朱少芳,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总工程师张杰, 中国服装协会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国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当岐,北京服装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元风,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吴洪,金顶奖设计师,艺术家张肇达,东华大学教授闻力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时装艺术国际同盟主席吕越,江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服装协会副会长沈雷,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北京市城市形象设计专家委员、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委员会艺术顾问鲁闽,东华大学副教授、博士杜劲松等领导专家参加会议。
专家们就中国时尚指数(产业)如何更好引导时尚产业和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并结合盛泽时尚产业现状,面向未来讨论其发展路径、措施和政策建议、资源对接。会上,中国纺织建设规划院总工程师张杰介绍了中国时尚指数(产业)工作进展和成果,包括时尚核心概念的界定、评价体系构建以及产业报告编制等。他分享道,中国时尚指数(产业)作为一项可持续的产业时尚发展监测、研究体系,是衡量和评价中国时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之一,研究成果一方面可为国内外时尚产业研究提供研究借鉴价值,另一方面为国内时尚产业、时尚企业、时尚品牌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吴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主任张建华表示盛泽镇围绕打造“丝绸古镇、纺织名城、时尚之都”三张名片,充分思考“过去有什么,现在靠什么,未来谋什么”,得出的结论就是要谋求纺织产业的创新发展、丝绸文化的传承发展,全力构筑世界级高端丝绸纺织产业创新集群。当前,盛泽镇每年举办时尚周和纺博会,通过“秀、展、赛、会、商”,全力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展现时尚魅力。接下来,盛泽镇将锚定纺织产业“科技、绿色、时尚”的发展目标,积极做好产业发展统筹和规划工作,充分利用纺织人才、时尚创意、高端纺织机械等资源要素,整合各方资源,制定计划,梳理工作清单,满怀信心继续擦亮“盛泽纺织”的靓丽名片,全力助推纺织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中国服装协会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国强认为,中国服装产业体量庞大,发展迅猛,但在全球时尚趋势引领方面还有待加强,因此,中国时尚指数(产业)的提出是时代的需要,我们要以此为标准,指导产业的良性发展。
金顶奖设计师、艺术家张肇达也指出,中国时尚指数(产业)具备前瞻性及开放性,并在不断完善。盛泽作为“丝绸古镇、纺织名城、时尚之都”,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新兴产业席卷之下,盛泽同样紧跟节奏,打造出盛泽时尚周、纺博会等精彩活动。未来,在中国时尚指数(产业)的赋能下,盛泽将成为世界上一个新的时尚符号。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时装艺术国际同盟主席吕越从搭建产业链平台的角度解读到,作为面料产业集群,盛泽聚拢了大量的TO B品牌,其实,这些面料企业可以将领先的面料注册成商标,让这些带有商标的优质面料呈现在盛泽时尚周上,进行互推。做成类似于杰尼亚面料或莱卡面料一样的名牌面料。另外,以科技、艺术为纺织产业赋能也是一种去同质化、去扁平化的重要手段。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当岐结合中国时尚指数(产业)的内容编制,提出了几点建议。他表示,首先,指数要聚焦纺织服装产业;二是,指数要添加潜藏的标题——盛泽指数,三是,指数可以按照纺织服装产业链细化一些子课题,这样中国时尚指数(产业)的内容将更详实。并且,他还结合巴黎、米兰、伦敦及纽约的时尚之都打造之路谈到,只要不断地对外发布时尚信息,就会成为时尚中心。
北京服装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元风谈到,近年来,盛泽对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APEC到冬奥,都不乏盛泽面料的“身影”。盛泽很多化纤面料企业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作为创新研发手段,在行业内具有示范意义。未来,在中国时尚指数(产业)的推动下, 希望盛泽得到更进一步的全面发展。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服装服饰文化专委会主任,研究院院长吴洪说,中国时尚指数(产业)的打造,需要政府、协会、企业及院校等多方面协同,指数的确立虽然不一定大而全,但一定要具备权威性及影响力。甚至,还可以对时尚产业的产能、效益、规模进行客观排序,进行发布,这些真实的数据都十分珍贵。
东华大学教授闻力生指出,此前,国内的时尚行业指数发布均围绕科技、技术指数较多。目前,中国时尚指数(产业)从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体系构建,内容超前,意义很大。中国时尚指数(产业)应当跟随时尚产业年度发展水平不断变化,以季度或年度为单位进行发布,这样的指标才能精准而长久。并且,组建专业的团队或研究中心共同确立指数内容,便于研究。
江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服装协会副会长沈雷从盛泽的产业架构角度谈到,丝绸纺织产业是盛泽的“根”与“魂”。盛泽镇砥砺奋进,依托丝绸纺织产业聚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了完整的纺织产业链,形成了千亿级产业集群、千亿级市场和千亿级企业齐头并进的态势。这离不开政府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推动力,当然,这种推动可以从更细分的品类里展开,为挖掘潜能提供更大支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北京市城市形象设计专家委员、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委员会艺术顾问鲁闽表示,中国时尚指数(产业)编制的科学性十分重要,盛泽作为化纤面料产业集群,发展步伐与科技发展力息息相关。这次的时尚指数报告,以企业的调研数据为切入点,再推至时尚产业及文化自信调研,可以说是紧跟形式。
最后,东华大学副教授、博士杜劲松提出,纺织建设规划若想更上一层楼,要引入“按摩、打通、针灸”这三种脉络打通的方法。 所谓的按摩是指地方政府的政策,让企业沿着体系架构去建设。如果中国时尚指数(产业)能够充分发挥作用,那盛泽就是排头兵。而针灸则指针对企业有一些重要的优惠政策,比如说POP,在行业里有影响力的特色企业,一定要帮它锦上添花,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的效益。调理是指数字化的建设,促进地方产业的互联互通。
会前,中国时尚指数(产业)专家组一行还实地考察了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恒力集团、盛泽东纺城等地,实地感受盛泽丝绸纺织产业的时尚魅力。




据悉,中国时尚指数(产业)将于5月29日在盛泽时尚周上发布,届时,让我们一同通过指数的确立,探寻时尚产业的未来可持续发展路径。
文章来源:服装设计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