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兰溪市有着千余年纺织积淀,近年来,兰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纺织行业的培育,突出以时尚纺织为主题;以提高创新能力为引导;以纺织业转型升级为目标,增强核心竞争力,纺织业迅速发展。目前拥有各类纺织企业16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近200家,产值超亿元企业75家,喷气织机1.7万台,织机无梭率100%,休闲面料产量居全国第一,牛仔面料产量居浙江省第一。在全国纺织行业低迷的情况下,2015年,兰溪纺织规上产值实现309亿元,同比增长5.3%,税收同比增长12.5%,完成工业总投资37亿元。
目前,兰溪纺织拥有“中国织造名城”、“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中国牛仔面料出口共建基地”、“全国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浙江省棉纺织精加工先进制造业基地”等10个国家级、省级区域品牌。集群内有中国名牌产品1只,中国驰名商标3只,浙江名牌产品6只,浙江省商标6只,浙江出口名牌1只,注册商标502只,国外注册商标60只,并成功注册了“浙兰纺织”集体商标。
“十三五”时期,纺织业是兰溪重点培育的五大产业之一,将重点打造以棉纺织造为基础;以设计和营销为核心;以自主品牌为支撑的时尚纺织产业集群。
兰溪市委书记朱瑞俊提出,要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推进兰溪由“纺织大市”向“纺织强市”跨越。
顺时应势,亮点多多
兰溪纺织工业起步较早,产业发展历史悠久。进入新世纪以来,纺织业在兰溪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连续多年项目投资总额占兰溪市工业总投资的60%以上,行业年均增幅保持在20%左右,使纺织行业成为兰溪工业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机器换人”顺大势。
近年来,兰溪纺织业机器换人蔚成风气——以威臣、万舟等为代表的主流纺织企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
威臣公司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原来一台机一个人,自从‘机器换人’后,按我们威臣公司拥有600台机器计算,共减少用工150人,人均产值由原不到100万增加到150万元;按全年330天计算,公司增加纯利润1200万元。”
——产品升级迈高端。
在产品升级方面,兰溪纺织业也有力有序——以奇锦、汇明提花等企业的终端产品,时尚围巾、高档墙布、色织布都很有特色。
奇锦公司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说,“设备改造升级前,运行速度慢、耗时长,且容易出错。设备改造升级后,相关工序的运行时间从原来的一天减少为一个半小时,纠错时间也大幅减少,不仅减少用工14~15人,也极大减少了用工劳动强度。产品升级前,企业为了把规模做大,把成本摊薄,以量取胜;升级后,产品定位与以往大不一样,要考虑高品质、品种适应能力。比如,原料选择上,以前用纯棉,设备改造升级后可以用亚麻、天丝等纤维。”
——扩大业界“朋友圈”。
走出兰溪、走出浙江,响应“一带一路”战略是当地许多纺织企业的共同选择。
比如,裕欣公司就到新疆开办企业、立马纺织到江西九江建立基地等。
新疆棉花以纤维长、色泽洁白、拉力强著称,是我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新辟棉区,新疆劳动力成本较低,兰溪裕欣纺织在新疆建设兵团投资的新兴纺织公司30万锭棉纺项目已建成投产,总占地面积300亩、投资10亿元。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生产新型气流纺纱、环锭纺以及各类新型棉纱产品,以及各种档次和规格的纯棉、混纺纱线。
该项目实现年产值8亿元,实现税收2000万元,年产各类新型棉纱32000吨,年销售收入可达6.5亿元,解决就业1000人,这对推动农业产业化,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师纺织产业化的良性循环和产业升级将产生重要作用。
——线上线下能兼济。
近年来,兰溪纺织业站上互联网浪潮的风口浪尖:兰溪已经建立了“兰溪棉纺织信息服务中心”等网络平台,鑫浪纺织等企业也已在试水互联网经济,通过互联网将上游采购以及下游印染销售与企业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此外,康恩贝集团、中国惠盈联合供应链集团正在策划出资打造兰溪白坯布网上交易平台,促进兰溪纺织升级,优化当地纺织企业的销售模式。
——世界牛仔看兰溪。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界牛仔布产业版图上,兰溪正在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极:
看规模,截至2015年底,兰溪有牛仔生产企业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5亿元、销售收入30亿元,税利总额、出口创汇及产能、产品产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牛仔面料产量3.5亿米,总产量占全国1/7,浙江省第一。浙江省棉纺织行业协会数据显示,兰溪牛仔产业无论是生产企业数还是年产能、年产量均占全省65%以上。2015年,兰溪外贸出口总额达12.3亿美元,主要出口产品就是牛仔布、牛仔服装、纺织面料等,累计出口额6.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4.3%。
对兰溪牛仔行业发展,当地政府高度重视,下了很大气力:成立牛仔行业发展领导小组,对牛仔行业发展实行强有力领导和管理;制定《兰溪市牛仔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对兰溪牛仔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科学规划;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快产品研发、技术创新、邀请省级和中国棉纺织行业专家来兰指导;推进牛仔产业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开展信息技术在设计研发、制造执行、节能减排、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环节的推广和应用;审批流程优化,办事快捷高效,真心、贴心为企业服务,为兰溪牛仔行业保驾护航。
为保持兰溪牛仔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将持续“给力”——继续引进先进设备,提高生产力和产能以及牛仔布的品质。主要引进束装染色机以提高牛仔布染色质量,引进“必佳乐”新织机提高产能,到2018年总产能提高到5亿米。引进后整理深加工丝光机、定型机提高牛仔布的产能和质量,使牛仔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从大到强,蹄疾步稳
近些年,特别是“十三五”开局以来,在推进纺织业“从大到强”过程中,兰溪多管齐下,综合施策:
一是注重科学规划。
按照“创业创新、走在前列”的要求,兰溪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兰溪市“纺织强市”创建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确发展目标,力争5年内纺织规上产值达500亿元。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主线;以强化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导向;以纺纱高支化、面料功能化、家纺品牌化、装备信息化、产品终端化、管理精细化、产业链优化为抓手。深入实施“差异化、品牌化、高端化、国际化”战略,走内外并举,量质并重的发展道路,推进产业从数量规模向效益型转变,切实增强纺织核心竞争力。
二是构建创新体系。
为形成自主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行业话语权,提升企业竞争力,兰溪市政府和浙江理工大学合作建立了“兰溪纺织技术转移中心”,使该校的研究成果直接转移到兰溪,实现了兰溪纺织企业与高校科研资源和科技成果共享。
为避免纺织行业的同质竞争,提高行业整体效益,兰溪市政府大力构建兰溪纺织品差别化发展体系。2010年被列入浙江省42个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随后区域块状经济棉纺织产业集群专家赴兰提供专门服务。在政府、专家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之下,兰溪纺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品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差别化发展体系逐步成型。
三是完善产业配套。
为给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辟畅达的市场通道,兰溪市不断完善集群共享的物流、技术以及金融等配套服务体系。
2013年9月建成的嘉宝物流基地占地740亩,总投资5.8亿元,配套有保税物流、海关监管、检验检疫、仓储、信息服务中心、海铁联运专线等服务。
2012年11月兰溪开工建设浙中纺织品专业市场。总投资7.5亿元,占地面积160亩,目前已完成主体建筑施工。市场主要由纺织品专业市场交易区、原料供应商设立总部经济区、技术创新和电子商务区、人才集聚居住区四大核心功能区构成。市场正式投入使用后,可有效整合纺织品上下游市场资源,完善产业链。
四是促进转型发展。
——以时尚产业为目标,兰溪积极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浙江省时尚产业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以发展时尚产业为主线,加快发展时尚纺织发展战略的布局。
一方面,兰溪加快推进纺织产业结构调整,在继续保持以纯棉产品为主导的产业特色的基础上,向坯布、牛仔、毛巾、床品等多领域协同发展转变,并逐步开拓纯棉色织领域,做出特色。
另一方面,兰溪继续保持织造产业优势,逐步扩大中高档服装面料和家纺面料产品比例。使棉织造产品向棉家纺产品和产业用产品转变。
——以绿色发展为要求,以清洁生产为目标,努力创建环境友好型产业。
兰溪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进行严格限制,严格控制印染废水排放,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纺织印染后整理水平,提倡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的技术和工艺应用。
兰溪还进一步推进印染行业整治提升,实施现有印染企业并购小印染企业,整合重组,集聚到开发区,以股份制形式,兴办大型的、先进的印染企业;推广无水印染、中水应用、活性染料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印染竞争力,促进兰溪纺织产业链更趋合理、完善。
与此同时,兰溪还致力于推进纺织企业装备更新、技术革新,优化全产业链生产工艺和流程、加大环保浆料的应用、逐步减少PVA浆料使用量,降低环保压力。
——以创新驱动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落脚点,推动产业发展。
建立新产品研发创新机构,设立新产品开发基金。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科研经费提取力度;牵头或者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形成独立自主质量管理体系,增强行业话语权,提升企业竞争力;积极寻求原料的多元化,加大非棉原料的使用,研究开发新型纤维,设计生产多组分纤维混纺和交织的面料,有效发挥各种纤维的性能,研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纺织面料,朝着新型纺织方向发展。
——以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为契机,开拓纺织品线上销售渠道,筹建兰溪市纺织品网上交易平台。
组织与有关大学合作发展EMBA培训工作,提升纺织行业企业家综合素质;使企业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转变,加大企业管理人才的培训,引进企业经理,提高发展行业水平;培育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与设计开发人才、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