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台 ——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平台

服饰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助您快速实现商业价值

新用户注册 立即登录
换一个
获取短信验证码
×
×

权威媒体聚焦时尚新区 | 广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3-05-23  阅读数:35906

权威媒体聚焦时尚新区 | 广西日报





今年以来,中央、自治区级主流媒体多次聚焦平南县纺织服装产业,持续推出有声势、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报道。“今日平南”开设了【权威媒体聚焦时尚新区】专栏,陆续推出各级媒体刊发的平南县纺织服装产业和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的文章。


接下来

我们一起来看看

来自广西日报的详细报道


图片





平南:在“东纺西移”升级版中实现共赢

——探访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


近日,在2023年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工作会议上,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以下简称时尚新区)获中纺联授予全国纺织服装产业园区(试点)共建园区。

贵港市副市长、平南县委书记周仕志介绍,近年来,平南县按照贵港市提出的“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育品牌、拓市场”思路,以及打造培育木材加工、新能源(智能)汽车及电动车、纺织服装、绿色建材、农产品精深加工五个千亿元产业集群的目标,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聚力打造时尚新区,通过招大引强、精准承接,吸引了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256个纺织服装项目,合同投资额340多亿元。目前投产(试产)企业34家,在建项目57个,实现了产业集聚新格局,并在打造“东纺西移”升级版中实现互利共赢。

01


订单充足生产忙


5月11日,位于时尚新区的同生纺织公司生产车间,生产设备高速运转,200多名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娴熟地操作各类机器有序忙碌着。厂长许兵介绍,该公司订单充足,目前企业已经满负荷生产,订单已排到6月,运送原料的大卡车都排到了厂门口。“下一步还要继续扩大产能。”


图片
▲同生纺织厂工人对刚生产的布匹进行检查

同生纺织公司成立于2020年11月,总投资2.5亿元,用地57亩,是一家从事箱包、鞋面等帆布面料产品的织布企业。“目前有进口织布机40多台,月均产能80万米;印染设备40多台,日生产能力10—12万米。”许兵说,今年一季度产值2000多万元,预计全年产值2亿多元。

今年2月以来,平南纺织服装行业迎来产销旺季,时尚新区内的各大纺织服装企业赶订单、忙生产,车间内到处回荡着机器轰鸣声,一片火热景象。

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不少群众就业,在这里工作的200多名工人,70%来自周围乡镇。订单的火爆也让工人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工人月工资6000元至8000元。家住平南县上渡街道大成村的莫敏贤夫妇是最早一批进入企业工作的员工,不仅见证了企业的发展,也挣到了不错的薪酬:“离家近,从家里过来车程10多分钟,非常方便,我们俩的工资加起来有1万多元。”

“同生纺织公司是目前园区最大的织布企业。”平南县纺织服装产业服务中心主任何仲武介绍,时尚新区内的大成园区已投产织布企业15家,去年织布约22万吨,实现年产值58亿元、税收2亿元。此外,还有14家印染企业已投产,5个配套项目竣工,即将开工建设51个项目,带动了近5000人就业。

02


智能织造效率高


面对纷至沓来的订单,如何保证生产能跟上?

“我们购置了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不仅减少了人工,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工人只需站在一旁设置数值、检查布匹质量等简单的操作即可。”顺着许兵指的方向,记者看到,6台验布打卷机一字排开,不停地进行验布、打卷、切边,随后送上传送带进行包装封口……这些工序全都自动进行、一气呵成。许兵介绍,每台验布打卷机只需1—2名工人,劳动力成本比之前最少缩减了1/3,而且包装质量更好。公司还从比利时引进了40台全球同类设备中较为顶尖的必佳乐伽马型剑杆织布机,“相较于普通的织布机,它的质量更加稳定,故障率低,同等时间里生产的布料更多、质量更好、效率更高。”

图片

▲布嘉迪服饰公司实现智能化生产

同在园区的布嘉迪服饰公司生产车间,智能设备也被运用到生产中。只见一条U型生产线上悬挂着的一块块布料正被有序传送到各个工位,工人将布料取下,完成相应操作后把布料挂回传输线上,按动控制按钮,再自动传输到下一处工位。在每一个工位上方,还有一块巴掌大的显示屏,记录着工人进行的工序、产量等信息。

“这是服装吊挂生产线,从裁片到成品的所有工序都能在这完成,不需人工搬运,实现整个生产流程信息化与高效作业,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厂长莫丽华介绍,目前公司正在加装两条服装吊挂生产线,预计一个月后可投入使用。

“东部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很多纺织服装企业选择落户平南,并不是将落后淘汰的设备、工艺转移到这里,而是在产业转移中实现技术升级和工艺换代。”何仲武介绍,平南县积极引导东部企业通过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工艺换代,在打造“东纺西移”升级版中实现合作共赢。

03


纾困解难促发展


前不久,园区内的赢煊服饰公司、帮亮服饰公司向平南县纺织服装产业服务中心反映园区内部分支线供水管主管没有铺设,影响企业建设进程问题,希望服务中心能够帮忙解决。

接到企业情况反映后,该服务中心立即组织工作人员现场勘探,并召集企业、城投公司和施工方一起讨论施工方案,落实供水管主管安装作业。经过协调推进,施工方按企业更改的设计重新安装出水口,并在4月中旬完成了该支线供水管主管铺设,为企业加快竣工投产扫除障碍。

何仲武介绍,为加快项目建设,平南县进一步优化服务水平,落实“妈妈式”服务,从企业落户到竣工投产全过程,提供无条件、全过程、全方位的主动式、亲情式服务,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中心按照一个企业、一套档案、一支队伍、一包到底的‘四个一’模式对每个入园项目落实‘一对一’跟踪服务,突出抓好项目要素保障,积极为项目争取资金、土地指标等要素支持。同时,组织工作人员每周深入项目一线走访不少于2次,及时发现、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今年以来,该服务中心共为企业办理不动产证15张、总平图审查20份、施工图审查10份,为企业解决困难问题30多件次,有力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唐正芳 莫舒华 麦栋华)


(2023年5月17日发布于广西日报)

图片



主管| 中共平南县委宣传部

出品| 平南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 广西日报

编辑| 于万年

责编| 卢昱冰

审核| 韦挺松

签发| 余世昌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尊重版权,我们尽量标注文章来源,若不愿被转载或涉及侵权,请及时通过在线客服和邮箱联系,邮箱地址:wutongtai@wttai.com,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