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孩生育政策的全面放开,以及相应配套措施的逐步完善,三孩政策的红利释放出更多的消费需求,为母婴行业发展大环境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时,从“刚需”到“可选”,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迈向高层次,90后、95后等父母对孩子的出行穿衣更加重视,“有颜”又“有料”的面料产品时代已然到来,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个性化、高端化的产品和服务成为主流趋势。政策红利叠加消费需求升级,婴童面料市场呈现增长态势,迎来新的契机。
在纺都柯桥,越来越多的婴童面料企业立足市场需求,以 “专、精、特、新”为方向,在产品的专业化、品牌化、高质量等方面做功课,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纺织服装周刊》记者走进中国轻纺城市场,以时新的婴童面料产品出发,寻求婴童面料企业在高端细分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以及柯桥纺企如何积极抢抓政策优势和消费升级需求,前瞻产业商机。


✦
严把关:
精选天然原料护航孩子成长
婴幼儿皮肤娇嫩、抵抗力弱,面料成分与质量备受消费者关注。绍兴浪卡贸易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男女婴童面料的产品开发、设计、生产10余年,立志成为国内专业的婴童系列面料开发解决商,在极致考究的细节中能够窥见其对产品品质的始终追求。
“公司精选符合BCI(良好棉花发展协会)认证的棉花,产品通过OEKO—TEX(世界影响广泛的纺织品生态标签)检测,在纱线的选择上,采用40支、50支的精梳棉,制成相对柔软舒适的布料,并在全棉基础上进行创新演变,制成功能性迥异的面料”,绍兴浪卡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赵艳菊说道,近年来大众消费能力有所提高,不同于以往仓库备有哪种现货就提供哪种现货,客户要求变化日新月异,根据需求做定制化产品的比重越来越大。
面对消费升级,浪卡贸易在产品研发上另开生面,在全棉纤维中混纺竹纤维等原料,进而达到抗菌、芳香、驱蚊等功效,天然纤维的纯净安全、环保健康满足了面料消费市场的差异化需求,颇受消费者青睐。
“对于全棉面料,国家标准缩水率是小于等于5%,而我们能够做到1%”,浪卡贸易坚守质量底线,本着对产品及客户负责的态度对生产的每个细节尽善尽美,“每一匹布在出厂之前均需在厂内进行第一轮检验,合格后会送往库房再验一次,清除表面上的瑕疵,随后根据客户要求送往第三方检验机构再次进行严格审查”,赵艳菊表示,凭借低价吸引客户的时代已经过去,高质量才是公司未来潜心钻研的方向。
✦
抓需求:
“时尚+科技”圈粉新世代消费者
新一代母婴消费群体的眼界视野更贴近时代,其育儿理念也在不断迭代中倾向个性化、品质化和科学化,加之近年来大众健康意识的普遍加强,婴童面料在满足柔软亲肤、透气舒爽等特点的同时,向更高层次要求探索突破。
位于东升路市场的绍兴柯桥最蓝纺织品有限公司专注童装内衣面料生产13余年,主要生产全棉与功能性两大类面料,其中全棉面料以基础款舒绒拉架为主,功能性面料则以特性各异的纱线织造的各类面料以及通过后整理加工的面料展开。

工艺方面,最蓝纺织也不落窠臼,采取先进的拔印印花工艺,加码成本以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此种工艺通过特质的拔印浆料将染色布料中的颜色拔除,从而呈现出层次分明的色泽和别致的纹理触感,不仅在手感上做到细腻舒适,其独特的染色方式更是为面料色牢度提供保证,同时,环保染料的使用也真正达到了绿色制造的效果。目前,公司已成为南极人、巴拉巴拉、以纯等客户的优质供应商。
✦
谋布局:
线上线下贯通多维渠道
绍兴市九艺纺织品有限公司是在二孩政策开放后涉足婴童面料的企业,在政策落地初期,总经理王顺钢便以先见之明抢抓婴童面料这一“新蓝海”,构筑产品差异化壁垒,从纤维纱线源头开始把关,采用通过GOTS(全球有机纺织标准)检测和SGS(全球领先检测机构)检测的原料,每款新品需达到国家A类一等品标准才会推向市场,生产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棉和天然彩棉产品。为此,好孩子、英氏等众多婴童品牌都间接或直接与九艺纺织合作。
2021、2022年营业增长近60%,2023年第一季度同期增长40%,问及九艺纺织在短短几年内不断冲云破雾的秘诀,王顺钢表示,作为未来5至10年母婴消费的中坚力量,兼具高知识水平和经济实力的90、95后新生代父母带来了截然不同的育儿观念,在“精细化育儿”“科学育儿”的理念下,顺应线上宣传、做好线下服务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短视频构建场景化叙事结构,从工厂直接联系到消费者,沉浸式、交互式的体验增进了企业与客户间的距离,为公司品牌的打造大有裨益”,王顺钢表示,由于面料是产业链中较为源头的环节,无法像成衣一样直接触达到消费者,更多时候是通过线上“刷脸熟”,真正实现“面料品牌化”目标的过程需要时间的积淀,自己也会在该方向持续探索进步。据了解,九艺纺织目前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累计粉丝数量达到1W+。


文章来源: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