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开足马力,工人加紧赶制订单……2023年6月1日,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嫘祖服装新城领秀梦舒雅的智能生产车间,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据了解,公司每年向世界各地发送各式女裤200万条,产值近10亿元。华服霓裳,魅力西平。西平是嫘祖文化的发源地和缫丝制衣的文化原点。数据显示,目前,当地拥有纺织服装生产企业5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22家,年产各类服装2000万件,年产值30多亿元。
西平县先后斩获“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国家智慧型纺织产业园区试点”“中国服装制造名城”“河南省服装产业名城”等荣誉称号。
飞针走线联四海,剪锦裁云绘蓝图。近年来,西平县以丰厚的嫘祖文化积淀为依托,赋予西平服装“科技、时尚、绿色”的全新理念,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承接产业转移,强力延链补链,持续培育壮大纺织服装产业,聚焦打造百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蚕神”嫘祖的故里,西平人的血液里早已深深地融入了源远流长的服饰文化基因。嫘祖制衣泽万代,后辈传承创新业,在20世纪80年代,西平县就因生产、销售服装而闻名中原,“西平裁缝”的美誉一度响彻全国。“在嫘祖文化的影响下,服装产业是西平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传统产业,西平‘金剪子裁缝’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劳务品牌,现在还有2万多名‘西平裁缝’在全国各地创业打拼。”西平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主任朱晓燕介绍,当前,劳动力市场普遍面临着“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等问题,西平大力推进“归雁工程”和“缝盘下乡”工作,持续打造“西平金剪子”“西平缝盘”等劳务品牌,鼓励在外西平籍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并带领更多的外地工人扎根西平。
为有效解决服装企业缝盘加工用工不足的问题,西平县以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为抓手,依托纺织服装主导产业,在嫘祖、五沟营、盆尧等14个乡镇建设了24个缝盘车间,不仅可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又增加了城乡居民就业增收机会,还提升了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内的毛衫企业缝盘加工配比效率。
嫘祖服装新城智尚工园
同时,西平县还大力推进服装智能制造研发平台建设,力促嫘祖文化与服装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建设占地5.3平方公里的嫘祖服装新城智尚工园,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大智能化改造、数字化升级的力度,用精益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实现产业低成本和高效能优势,着力打造中部地区最大的针织服装生产基地。
“西平是中国嫘祖文化之乡,勤劳聪慧的历代西平人民秉承嫘祖文化,传承服饰文明,持续推动服装产业创新发展。”西平县委副书记、县长侯公涛表示,服装产业是朝阳产业、时尚产业,在新技术、新设备的加持下,西平纺织服装产业必将焕发新光彩,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